会计中的借贷如何快速理解,账面上借贷是什么意思

会计中的借贷如何迅速理解?
谢邀!这个问题,自己觉得,会计中的借贷如何迅速理解?第一题主要仔细弄懂科目标设置:例如讲:资金来源科目类别、资金占用科目类别,并真真切切了解各个考试科目的含意,这里我提供借贷记账法的公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现举例:我们企业去非本地购了一批原材料金额假设是:100000元(对方已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过来)从中抵扣税金17000元原材料实价83000元但本企业因资金缺失,和供货单位领导协商,暂转往来,这时我们的会计,如掌握并熟悉了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科目设置含义,你就很了解的利用借贷方式进行制证,购进的原材料、从中可以抵扣的税金,属资金占用科目,所欠供货单位的账款属资金来源科目,这样利用借贷公式进行制证:
借、原材料(材料名称)83000元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17000元
贷、应付账款(欠某单位)100000元
众上所述,会计中的借贷,为了迅速理解,心须真真切切弄通弄懂,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科目设置类别和含义,这是重中之重,通俗讲,一窍通、百窍通,当然就题主解答,如不当之处、请见谅!
借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多,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按照帐户类别决定。
借贷可以分为四类:
1、 资产类帐户:增多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 权益(负债及全部者权益)类帐户:增多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 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多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大多数情况下无余额。
4、 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多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式、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差不多的。
在借贷记帐法里:借:表示资产的增多,负债和全部者权益的减少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为记帐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上反映的一种复式记帐方式。“借”“贷”二字的初含义是指债主和贷主来说,用来表示人与人当中的债权、债务关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内容越来越复杂,记帐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到实物、收入、费用等方面,借贷二字不仅要记录债权、债务,也要记录各项财产和收入、费用的变化。这样,借贷二字就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成为一种纯粹的记帐符号,成为会计核算中用来指引记帐方向的会计专业术语了
账面上借贷是什么?
会计中借贷,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只表达记账的方向。全部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会计分录中借贷是什么意思?
“借”、“贷”是借贷记账法的符号。借贷记账法出现于13、4世纪的意大利地中海沿岸一带城市,初为银行所运用。当时借贷资本家针对收进的存款,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债务;对付出的放款,记在借主的名下,表示债权。在当时,“借”、“贷”二字表示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化。随着借贷记账法在债权债务以外的经济业务和银行以外的企业中地运用,“借”、“贷”二字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而成为纯粹的记账符号。
“借”、“贷”二字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符号,具有以下含义:
(1)表示账户的方向。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2)与不一样类型的账户结合,表示“增多”或“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唯有当其与详细类型的账户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多或减少。对资产类和费用类账户,借表示增多,贷表示减少;对负债、全部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多。
(3)表示资金运动的终点和起点。经济业务的出现导致了资金的运动,每一项资金运动都拥有其起点与终点,起点即是“来龙”,终点即是“去脉”。记账方式是反映资金运动的,故此,要把资金运动的来龙和去脉反映了解。贷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借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终点。
(4)表示余额的方向。资产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借方,负债和全部者权益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贷方。
- 借贷关系公式,会计中的借贷如何快速理解分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