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关系公式,会计中的借贷如何快速理解分录
借贷关系公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
从公式左右平衡来看,因为资产与费用的方向一致,因此其记账规则也是一致的;而等式的另一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记账规则也是一致的,但是其方向会与资产与费用正好相反。
此时只要确定这些要素当中一个要素的记账方向,剩下要素的记账方向就因为这个公式而自然而然被确定了。
具体来说,如果假设(注意是假设)资产的增加记为借方,减少记为贷方,剩下要素的记账规则便是:费用与资产相同,也即其增加记为借方,减少记为贷方,其余三个要素与资产正好相反,也即增加记为贷方,减少记为借方。因为只有这样,等式才能保持初的平衡。
会计中的借贷如何快速理解?
谢邀!这个问题,本人认为,会计中的借贷如何快速理解?首先题主要认真弄懂科目的设置:比如讲:资金来源科目类别、资金占用科目类别,并切实了解各科目的含意,这里我提供借贷记账法的公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现举例:我们企业去外地购了一批原材料金额假设是:100000元(对方已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过来)从中抵扣税金17000元原材料实价83000元但本企业因资金紧缺,和供货单位领导协商,暂转往来,这时我们的会计,如掌握了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科目设置含义的话,你就很清楚的利用借贷方法进行制证,购进的原材料、从中可以抵扣的税金,属资金占用科目,所欠供货单位的账款属资金来源科目,这样利用借贷公式进行制证:
借、原材料(材料名称)83000元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17000元
贷、应付账款(欠某单位)100000元
众上所述,会计中的借贷,要想快速理解,心须切实弄通弄懂,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科目设置类别和含义,这是重中之重,通俗讲,一窍通、百窍通,当然就题主解答,如不当之处、请见谅!
借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帐户类别决定。
借贷可以分为四类:
1、 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 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 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4、 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
在借贷记帐法里: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为记帐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上反映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借”“贷”二字的初含义是指债主和贷主而言,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内容日益复杂,记帐的范围日益扩大到实物、收入、费用等方面,借贷二字不仅要记录债权、债务,也要记录各项财产和收入、费用的变动。这样,借贷二字就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成为一种纯粹的记帐符号,成为会计核算中用来指引记帐方向的会计专业术语了
贷款计算公式?
房贷分两种支付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具体公式如下:等额本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金: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其中^符号表示乘方。
2个月就是2次方。占总贷款百分比怎么计算?
是指贷款金额占总价的比例。公式为贷款金额/总价。比如购房总价100万,贷款70万,那么贷款比例为七成。
销贷比计算公式?
销贷比是销售和贷款比例,其学名为“贷款销售率”。其计算公式为:贷款销售率=销售收入总额×资金贷款率/贷款平均占用额。 贷款销售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额与银行贷款之间的比值。反映一元贷款实现多少销售额,或本企业贷款经营中的周转速度 。
进销比=一定时间内总进货金额/一定时期内总销售额; 款销比=一定时期内某一款销售额/一定时间内总销售额。
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TAG标签:
(编辑:华宇考试网注册会计师)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