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会计的可比性,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重点章节

举例说明会计的可比性?
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涵盖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同一企业不一样时期出现的一样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需要采取完全一样的会计政策,不可以随意变更。例如企业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式只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方式中选择这当中的一个方式,该方式一经选定,前后各期不可以随意变更。
二、是不一样企业同一会计这个时间段出现的一样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需要采取一样或相似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完全一样,相互可比。例如各个企业对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的会计核算一定要遵循管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例子:现有甲、乙两人同时投资一个一样的商店。假设30天以来,甲获取了20230元的收入,乙获取了17500元的收入,都购进了10000元的货物,都出现了5000元的广告费。假设均没有其他收支。月末计算收益时,甲将5000元广告费都作为本月费用,本月收益为5000元(20230-10000-5000);而乙觉得5000元广告费在下月还将继续起作用,因而将它分60天分摊,本月担负一半即2500元。因而乙本月收益也为5000元(17500-10000-2500)。从经营过程看,甲明显比乙要好,在其他原因一样的情况下,甲比乙获取了更多的收入,但从收益计算的结果看,甲与乙差不多的。可见,收益结果未能客观地反映经营过程,因素就在于对广告费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正是因为收益计算的基础或依据明显不同,让甲、乙二者的收益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其实就是常说的说,我们不可以因为他们各自计算出的收益一样就断定两者的经营效益一样。可以想象,假设每一个企业都利用各自不一样的会计处理方式,既然如此那,就没办法用他们提供信息来判断哪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效益更好。那就是会计核算中要使不一样企业采取一样的核算方式以便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的因素。可比性原则(comparability)《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会计指标需要口径完全一样,相互可比”。那就是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重点?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涵盖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并熟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严性、本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会计要素变化的实务辨认。
可比性原则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会计指标需要口径完全一样,相互可比”。
那就是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又称统一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需要根据现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会计指标元素口径完全一样,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这里的可比是指不一样的企业,特别是同一行业的不一样企业当中的可比。该原则要求不一样的企业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核算方式与程序进行,以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企业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