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专门整理了饮停胸胁型悬饮的施治要点如下:
1. 症状
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2. 证候分析
肺气郁滞,气不布津,停而为饮。饮停气滞,脉络受阻,故咳唾引痛。因水饮已成,气机升降痹窒,反见痛轻喘息加重。饮邪上迫肺气,则咳逆不能平卧。饮在胸胁,故肋胀满隆起。舌苔白,脉沉弦,为水结于里之候。
3. 治法
逐水祛饮。
4. 方药治疗
十枣汤或控涎丹。二方均为攻逐水饮之剂。前方力峻,体实证实,积饮量多者用之,取甘遂、大戟、芫花研末,大枣煎汤送下,空腹顿服。后方药力较缓,反应较轻,系十枣汤去芫花加白芥子为丸,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水,有宣肺理气之功。剂量均宜小量递增,连服3~5日,必要时停二、三日再服。如呕吐、腹痛、腹泻过剧,应减量或停服,同时服用椒目瓜蒌汤以泻肺祛饮,降气化痰。药用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逐饮;苏子、蒌皮、陈皮、半夏降气化痰;椒目、茯苓、生姜皮利水导饮。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舌苔浊腻加薤白、杏仁。如水饮久停难去,胸胁支满,体弱,食少者,加桂枝、白术、甘草等通阳健脾化饮,不宜再予峻攻。若见络气不和之候,可同时配合理气和络之剂,以冀气行水行。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