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执业二试考点:【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相关内容,相信介入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测验的考生都在存眷,为利便各人备考,在此华宇测验网中医执业医师测验频道为各人整理如下内容:
▼
手太阴肺经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脘横纹上1.5寸;
[轻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错,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剖解]在肱桡肌腱与拇长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脉、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枕神经浅支的殽杂支;
[主治]感冒,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操纵]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剖解]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殽杂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咽喉舯痛,咳嗽,鼻衄,发烧,昏倒,癫狂;
[操纵]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手太阴经所出为“井”。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轻便取穴法:以一手指指骨枢纽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剖解]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合法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五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操纵]直刺0.5——1寸;
[附注]手阳明经所过为“原”;《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别名:虎口。
曲池
[定位]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
[剖解]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桡侧;有桡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隐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操纵]直刺1——1.5寸。[附注]手阳明所入为“合”
肩禺
[定位]肩峰锻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呈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剖解]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隐疹,瘰疬。
[操纵]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桥脉交会穴。
迎香
[定位]水沟穴旁0.5寸,当鼻孔外缘直下,与水沟穴相平处取穴。
[剖解]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鼻塞,鼻衄,口歪,口噤。[操纵]直刺或斜刺0.3——0.5寸。
▼
足阳明胃经
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剖解]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饥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饥,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夏至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主治]目赤肿痛,堕泪,夜盲,眼睑跳动,口眼歪斜。
[操纵]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迟钝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附注]足阳明经、阳跷脉、任脉交会穴。
地仓
[定位]口角旁0.5寸。
[剖解]在口轮匝饥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经的分支。
[主治]口歪,流诞,眼睑跳动。
[操纵]斜刺或平刺0.5——0.8寸。[附注]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
下关
[定位]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剖解]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对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深层为下颌神经。
[主治]耳聋,耳鸣,齿痛,聍耳,口噤,口眼歪斜。
[操纵]直刺0.5——1寸。
[附注]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
天枢
[定位]脐旁2寸。
[剖解]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在(内部为小肠)。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徵瘕。[操纵]直刺1——1.5寸。
[附注]大肠的募穴;《千金》孕妇不行灸。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剖解]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漫衍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胃痛,吐逆,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痨羸瘦。
[操纵]直刺1——2寸。
[附注]足阳明经所入为“合”;本穴有强状浸染,为保健要穴。
丰隆
[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
[剖解]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吐逆,便秘,水肿,癫狂痫,下肢痿痹。
[操纵]直刺1——1.5寸。
[附注]足阳明经穴。
▼
足太阴睥经
三阴交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剖解]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操纵]直刺1——1.5寸。[附注]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孕妇禁针。
血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
[轻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效此。
[剖解]在股骨内上踝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隐疹,湿疹,丹毒操纵]直刺1——1.5寸。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局部剖解:有跗内侧动脉及足背静脉网。漫衍着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吐逆,腹痛,腹胀,泄泻,痢疾,肠鸣。现多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性吐逆,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腹水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踝枢纽上三寸。对付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是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
地机穴
定位:属足太阴脾经,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
位置: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腹痛,泄泻,小便倒霉,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症。
刺灸法:直刺1——1.5寸。
▼
手太阴心经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剖解]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迟动脉通过;布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忘记,失眠,癫狂病,胸协痛。[操纵]直刺0.3——0.5寸。
[附注]手少阴经所注为“输”,心经原穴。
天宗
定位为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其主治为①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②气喘。③乳痈。临床中可治疗颈项、肩背及上肢的疼痛、麻痹,肩背风湿症,外感风寒等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
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
[剖解]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耳鸣,耳聋,聍耳,齿痛,癫狂病。
[操纵]张口,直刺1——1.5寸。
[附注]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
足太阳膀胱经
肺俞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剖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冷汗,鼻塞。
[操纵]斜刺0.5——0.8寸。
[附注]肺的背腧穴。
胃俞
[定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剖解]在腰背筋膜,长肌和髂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椎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肠鸣,腹胀,吐逆,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
[操纵]斜刺0.5——0.8寸。
[附注]胃的背腧穴。
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辑突下,旁开1.5寸。
[剖解]在腰背筋膜,长肌和髂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歪侧支,深层为第一丛。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操纵]直刺0.5——1寸。
[附注]肾的背腧穴。
委中
[定位]国横纹中央。[剖解]在国窝正中,有国筋膜;皮下有股国静脉,深层内侧有国静脉,深层有国动脉;股后皮神经,合法胫神经处。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倒霉,遗尿,丹毒。
[操纵]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国静脉出血。
[附注]足太阳经所如为“合”。秩边:
[定位]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剖解]在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合法臀下动、静脉;深岑当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主治]小便倒霉,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纵]直刺1.5——2寸。
承山
[定位]委中穴直下2寸。
[剖解]在腓畅肌两肌腹接壤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操纵]直刺1——2寸。
昆仑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踺之间凹陷中。
[剖解]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腓肠神经。
至阴
定位:足小趾外侧,距指甲角0.1寸,直刺0.2寸。
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足下热,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
太溪
定位:输穴原穴,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直刺0.5-0.8寸。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