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师大成立多少年了,内师大什么时候建立的

内师大成立多少年了?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5月的内蒙古师范学院;1954年3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而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院并入内蒙古师范学院;1954年8月,学院由乌兰浩特市迁至呼和浩特市;1982年,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 7月,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至今已经成立了69个年头
截至 3月,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4余万平方米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至今已经成立了69个年头了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目前已经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也是国家及自治区环境与持续时间发展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详细指导员培训基地、自治区民族雕塑研究中心、专业艺术创作基地、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是自治区各种体育专业人才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余元,这当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亿余元。馆藏图书250万余册,电子图书170万余册。学校下设28个教学机构,2个合作办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2所附属学校。现有教职工2128人,这当中专任教师135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1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8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7%;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43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奉献中青年专家24人, 至今,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45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30人。
学校有在学校念书全日制本专科生31677人,这当中蒙古语授课本专科生6593人,有各种研究生4330人,各种成人教育学生905人,各种留学生645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92个本科专业(这当中蒙古语授课专业37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Team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9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Team15个;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37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10种;具有研究生不需要考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0个,这当中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3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同时拥有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Team7个、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自治区首批科普示范基地1个。
建校69年来,学校形成了“求真务实,育人至上,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观念,强化了“双学位教师教育和蒙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种毕业生25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哪些国家及5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请来涵盖5位两院院士和4位学部委员在内的40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根据“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观念转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