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盐场及区位优势,长芦盐场成为我国大盐场的区位条件

中国三大盐场及区位优势?
1长芦盐场
是我们国内海盐产量大的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和天津的渤海沿岸。长芦盐场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自北向南依次由南堡盐场、汉沽盐场、塘沽盐场、黄骅盐场和大清河盐场五大子盐场组成,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这当中以塘沽盐场规模大。
长芦盐场中历史为悠久的汉沽盐场,所烧造的盐砖更是明清两代皇室唯一的御贡盐砖,也是我们国内首个中华老字号品牌。长芦盐场海滩宽广,泥沙布底,促进开辟盐田;风多雨少,日照充裕,蒸发旺盛,促进海水浓缩;这里盐民擅长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具有丰富的晒制海盐经验。上面说的这些条件,都为该盐场大规模发展制盐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长芦盐场所产之盐,数量大,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
2布袋盐场
台湾大的盐场。在台湾省岛西南沿海。这里海滩平直,地势缓斜,且冬半年干燥少雨,经常两90天滴雨不下,日照充分,季风超级强大,对晒制海盐十分有利是台湾省唯一晒制海盐理想岸段。现在从大肚溪以南的鹿港到高雄附近的乌树林,连绵分布着一系列盐场,总面积达4000多公顷,这当中以布袋、七股、北门、台南、高雄5大盐田为着名。布袋盐场在嘉义县西部布袋镇附近,其盐田面积虽不及北门盐田,但年产量却大大超越北门。
盐场建在山海当中,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莺歌海盐场初建于1955年,1958年投产。现在,盐场拥有海盐生产面积约3212公顷,海盐生产能力约10万吨/年。莺歌海盐场附近海水含盐量高达波美表3.5度,即100公斤的海水含盐有3.5公斤是世界上咸的海区之一,被称作“苦海”。这里的阳光强烈,全年日照数2600多小时,日均7小时以上,居全岛之冠。这里的风大,一年中常常吹3—4级风。日晒风吹,使这里年蒸发量达到2600毫米,因为这个原因晒盐整个过程较短,从纳潮至成盐只须31天是我们国内南方晒盐条件好的地区。
这里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约等于长江口外的7倍多是我们国内含盐度高的水域之一。
布袋一带海水含盐度故此,很高,主要是因为沙滩广布,河流注入淡水量少,全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快,使海水产生相对的高浓度。布袋附近海岸,因有上面说的优越条件,故此,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国内台岛盐场富集区,每一年生产着60多万吨食盐,素被大家誉为“东南盐仓”。所产之盐成本低、色泽纯白,算得上上品。
3莺歌海盐场
是海南岛大的海盐场,海南岛沿海港湾滩涂颇多是理想的天然晒盐场所。明代时已有感思、乐会等6个盐场,清代有三亚港盐场,以后又产生了诸如崖县、陵水、儋县、临高等新盐场。现在以位于海南岛西南隅的莺歌海盐场规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