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复试的时候需要简历吗,考研复试简历实在没东西写

参与考研复试时需简历吗?
一份优秀的研究生复试简历不仅仅会给导师留下深入透彻的印象,而且,可以反映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将导师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擅长的方面,增多考研复试面试的成功率。
在考研复试的途中,简历就基本上等同于是一个大纲,可以起到引导导师提问方向的作用,让导师专注于你擅长的方面。在考研复试中回答问题也会更顺利。
同时,在考研复试前与导师联系时,简历可以作为邮件的附件,让导师更多地了解你,同时对是不是录取你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故此,一份好的考研复试简历的作用是很大的。既然如此那,如何写出一份好的考研复试简历呢?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要有逻辑
有的考生怕简历内容不够,前一句写实习经历,后一段跳到科研成果,看似内容满满,实则让导师看得一头雾水。
这位考生就把全部东西都写在教育经历里。虽然分开来都是不错的主要内容,但是,因为挤在一起,而且,与小标题不对应,让人认为内容混乱、没有逻辑。
我们要把整个简历清晰明确地分为「报考专业」、「教育经历」、「研究经历」、「荣誉奖项」、「技能和证书」哪些模块,与现目前模块无关的主要内容不要出现在->模块里。例如可以写成这样:
超级简历考研复试简历模版
2.注意和专业的有关性
有的考生不管报考专业的区别和学校的性质,一股脑把大学四年都的经历都写上,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大学四年没有浪费时间,经历丰富、能力优秀,实际上不是这样。
在本科阶段吃香的「涉猎广,活动多」针对研究生招生来说可能依然不会能给你加潜力分。
假设你是一位理工科的教授,看到学生大书特书自己参与创业活动和社团组织的经历是否会完全无感,甚至可能认为学生心浮气躁,没有专注科研的潜力,这样肯定是不利于考研复试成功的。
我们需思考的是如何将自己具有含金量的一面有技巧地展示出来,擅长什么写什么,什么和报考专业相关写什么。例如报考传播就写采访和社会活动。报考金融就写大学生创业大赛,就算是打酱油的经历也可润色一下写上。
与研究生复试相关的问题要多写、精写,与考研复试无关的主要内容要略写,不写。
举一个不好的例子:例如报考汉语言文学类研究生,在简历里却避而不谈自己的写作上的文章造诣和文字成果,转而花不少整版内容描写无关的社团组织经历、计算机证书等等。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让导师觉得你不知道硕士专业研究方向、没有规划。这当然很不利于考研复试的成功。
而好的例子应该这样:报考传播学,完全就能够写组织的采访、在学校中策划的调查、曾经发表的文章等。这些都是你在这个专业领域的优势。
这样,在考研复试中导师注意到这部分描述并向你提问时,你就可以流利回答,展现出既有能力也有自信的一面,自然会在研究生复试中脱颖而出。
你的优势突出得越多,越能让导师觉得你在专业领域有规划有建树,以此多很多提问这方面的问题,你经过准备就可以回答得更出色,形成良性循环。
要清楚,机会总是更喜爱有准备的人。假设简历没有重点,既然如此那,面试中专业问题占有比例就可以更多,针对专业能力不是既然如此那,扎实的考生是很吃亏的。
3.可以一定程度上扬长避短
有的考生在专业领域没有优势,这时候就应该把自己擅长的主要内容再扩充一部分,不要导师问到自己不太了解的方面。
比如虽说报考的专业领域累积不够,没有亮眼的科研经历和项目。但是,写出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研读过的书籍,在本科阶段与专业有关的小项目等等,也是基本上明你对本专业是有了解的,有志于在本专业钻研的。
又例如跨专业报考计算机类的研究生,就要写你的专业与计算机的有关性,你从各自不同的渠道了解的有关计算机的主要内容,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因素等等。
也可多花力气把自己「学习能力强」的一面展现出来,例如自学了什么编程语言、什么编程工具、完成了什么小的项目。
要让导师清楚你虽然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如本专业学生,但是在学习潜力上是有可取之处的。那就是你对科班考生的优势。
后,假设在写完后认为内容比较散乱,既然如此那,可以通过个人总结把你想需要在项目经历和其他经历中展现的东西总结出来,让导师看到个人总结时清楚你想表达的是哪一个方面的优势。这样也可起到突出优势的作用。
例如可以写成这样:
但是,在个人总结里,那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形容词就不要产生了,例如「学习仔细」、「勤奋努力」等等的。这些都是废话,完全没有必要去说。因为这样,完全没有用处,用考试成绩或者其他的一部分经历完全就能够说明了。
后,推荐直接用
超级简历考研复试模版
写考研复试简历,可以直接填内容,还有引导在内容框中填写。还可以直接在官方网站上用和导师联系的邮件模版直接投递,省时省力。
后祝每一个考研学子都可以顺利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研究生复试简历上没有值得写的东西咋办,应该如何处理?
研究生复试简历上没有值得写的东西可以写自己学习的方式,然后表达自己针对考研的方向的想法。
考研复试简历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
主要涵盖:姓名、性别、民族、家庭所在地、联系方法、本科院校及专业、初试成绩等。
2、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主要涉及本科这个时间段的信息,涵盖:本科院校、所学专业、主要课程、专业有关技能证书、英语水平、是不是辅修第二学位等。
这一块可修饰的地方很少,四六级分不错的,把成绩也写上。
针对考研复试,不少老师会特别要注意关注本科成绩,有部分院校还需要求带上本科成绩单。
3、科研经历及学术成果
科研经历主要涵盖大学这个时间段参与的学术竞赛、课题研究、科研项目经历等。学术成果主要涵盖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项目设计等。
4、技能证书、奖励荣誉
大多数情况下来说,本科生参加的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可能会很少。但大学这个时间段考取的技能证书,取得的奖励荣誉,也会为你的简历添彩很多。但奖励这块,也要带来一定侧重和突出,一部分没啥含金量的小奖励就不要写在简历上了。
5、实践及工作经历
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可有选择性地列数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社团实践和学生工作有关经历。不需要把参与过的全部活动都列举出来,组织考生冬至包饺子、在超市做兼职牛奶促销就不要写在上面了。
实践经历不在多在于精,这些经历也是综合为个人实践能力服务的,讲解时,重点内容要一定程度上展开和深入。
往届生特别有工作经历的考生,简述工作内容和成绩,还有工作收获和感悟。
6、性格爱好、自我评价等
这块内容上,不要套模板。当每个人都会说自己“性格温和”“待人热情”, “沟通能力强”“逻辑思维强”,但尽可能不要这样写,自我评价要和前面内容契合和匹配,写一部分虚有的东西意义不大。还有例如说自己“学习能力强”,却没有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