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时间:2020-05-06来源:互联网收集 作者:华宇考试网 点击: 加载中..
课程下载
小编专门整理了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希望对各位初级护师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生理性黄疸

华宇考试网专门整理了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希望对各位初级护师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生理性黄疸主要与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病理性黄疸主要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感染性:

①新生儿肝炎:大多为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产程中被感染,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伴厌食、呕吐、肝大及肝功能异常。

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感染性肺炎等:因细菌毒素侵入加速红细胞破坏、损伤肝细胞所致;早期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两者均高,晚期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除黄疸外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等表现。

(2)非感染性:

①新生儿溶血病:ABO 血型不合常见(其中以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多见),其次是Rh 血型不合,多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可伴有贫血、水肿、心力衰竭、肝脾肿大,严重者导致胆红素脑病;

②先天性胆道闭锁:多在生后2周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粪便呈灰白色(陶土色),肝脏进行性增大,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③母乳性黄疸: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3个月内仍有黄疸,为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 24~48小时,黄疸可明显减轻;

④其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药物性黄 疸等。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精华知识点请关注华宇考试网初级护师栏目!我们提供专业的备考经验技巧、精炼的复习资料!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