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是怎样的?
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更好的复习备考中药学职称考试,华宇中药学职称考试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吴茱萸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如下:
【来源】《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10~15g、人参10~15g、生姜20~30g、大枣12~20枚。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1. 阳明寒呕。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干呕吐涎沫。
3. 少阴吐利。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方解】本方证治是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本方原治三种证候,一为阳明寒呕,二为厥阴头痛,三为少阴吐利。其证虽有阳明、厥阴、少阴之别,但其见症均有呕吐,均与中虚寒气上逆有关。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辛苦大热,一则温胃止呕.二则暖肝降逆,三则温肾止吐利,一药而三病皆宜,故为君药。生姜为呕家圣药,重用为臣药,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君臣相配,散寒降逆之功益著。人参甘温,益气健脾,既扶中气之虚,又顾津液之伤,为佐药。大枣甘平,助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暖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为一首治呕之良方。
【鉴别应用】理中丸与吴茱萸汤均可治中焦虚寒证。但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为治脾胃虚寒,腹痛吐利之基础方。吴茱萸汤以温胃降逆为主,兼补中虚,为治胃寒呕吐、肝寒及肾寒上逆之经典方。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