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成材计算公式,杉木出材率一般是多少呢

木材成材计算公式?
木材成材率(准确说法,应叫木材出材率)计算方式:
第一,检量原木的规格(长度与小头直径)及根数,计算出(或通过材积表查出)该原木的材积(体积);
其次,检量用该原木锯出的成材(按照官方要求尺寸锯解出的板材或方材)的规格(长度、宽度与厚度)及块数,再算出该成材的材积(体积);
后,按照以下公式,算出木材出材率:成材材积÷原木材积×百分之100=木材出材率%
计算公式:1、检尺径为8cm的杉原条 V=0.4902XL+100
2
2、 检尺径自 10cm 以上的杉原条 V=0.39(3.50+D) (0.48+L) 10000、
2
3、 检尺径小于 7cm 大于 2cm 的杉原条 V= (5.5L+0.38D L+16D-30 ) +10000
式中:V=材积(m3) D=检尺径(cm)
L=检尺长(m)
原木材积速算表
材积计算公式:检尺长 210m
2
4、 检尺径自 2— 12cm 的小径原木: V=0.7854L(D+0.45L+0.2) -10000
2 2 2
5、 检尺径自 14cm 以上的原木: V=0.7854L「D+0.5L+0.005L +0.000125L(14-L) D-10)
式中:V=材积(m3) D=检尺径(cm)
L=检尺长(m)
6、 长材原木(短原木)材积表
计算公式:V=0.8L(D+0.5L) 2十10000
式中:V=材积(m3) D=检尺径(cm)
L=检尺长10m 2 m 按0.1m进级(m)
7、 板方材材积表
计算公式:V=B・ D-L(1/1000000)
B、D —板方材宽度和厚度,以毫米( mm)为单位
L —板方材长度,以米为单位
1/1000000为单位换算系数。
GB4814-84《原木材积表》标准中规定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是: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公式:V=0.7854L(D+0.45L)0.2)2÷10000-(5-17)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公式: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10000-(5-18)
检尺长超过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又不满足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V=0.8L(D+0.5L)2÷10000-(5-19)以上三式中:V-原木材积(m3);L-原木检尺长(m);D-原木检尺径(cm)。此外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杉木出材率大多数情况下是多少?
这个跟你要的胸径大小相关 胸径大的冠服就大 相对的行间距就大 大多数情况下采取3-6米见方种植杉木
唯有文件相关要求及规定原木的材积如何计算,没有文件相关要求及规定原木的出材率如何计算。
为什么出材率没有公式计算:
1.按木材材积表材积一样的原木,没有大小头,没有死结,没开裂等等自然缺陷的原木出材率高。
2.按木材材积表材积一样的原木,且都没有自然缺陷,合理选择出材规格的出材率高。出材规格过高,就是尺寸过大,边角料浪费严重致使出材率低;出材规格过低,就是尺寸过小,出现的锯末过多致使出材率低。
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出材率在0.7左右,其实就是常说的1.5出1方多点的板材
木材的利用率公式?
(1)立木蓄积出材率。(见采伐蓄积利用率)
(2)原木利用率。原木经过锯割和切削加工制成产品的材积与原木材积之比。比如原木锯成板方材的利用率(出材率)约为百分之70;原木制成胶合板的利用率为42%左右。
利用率=木头利用的数量÷木头的总数×百分之100。
用的数量除以用的数量就是利用率啦。可以这么理解,有不少木头,但是,并非都用上,利用率就是指利用的数量在总的数量里面占了多少。
反映木材利用程度的指标。一般是指木制产品的材积与木材原料材积之比,以百成绩表示。它是木材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有立木蓄积出材率、原木利用率、成材利用率及原木综合利用率。(1)立木蓄积出材率。(见采伐蓄积利用率)(2)原木利用率。原木经过锯割和切削加工制成产品的材积与原木材积之比。比如原木锯成板方材的利用率(出材率)约为百分之70;原木制成胶合板的利用率为42%左右。计算公式为:(3)成材(板方材)利用率。木制产品的材积与作为原料的成材材积之比。大多数情况下成材制作家具、门窗的利用率为百分之60左右。(4)原木综合利用率。是在原木利用率和成材利用率的基础上,加上剩下物利用量占原木材积的比率。计算方式,以原木经过制材,成材生产家具、门窗,再利用其剩下物生产人造板作为例子,
林木蓄积量计算公式?
林木的材积计算方式,经常会用到的计算公式有:V=g1.3Hf1.3,式中V为树干材积;g1.3为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f1.3为胸高形数。
林木的蓄积计算方式: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如:某地区、某树种的出材率为60%,即:立木材积(立木蓄积)=原木材积÷60%。
玻璃出材率,玻璃出材率,假设给一部分玻璃尺寸,如何计算出这些玻璃的出材率,有公式不?请高手支招?
有一个软件,可自动计算生成。
“百成玻璃排版软件” 对你可能会有用的。板材利用率计算公式?
(1)立木蓄积出材率。
(见采伐蓄积利用率)
(2)原木利用率。
原木经过锯割和切削加工制成产品的材积与原木材积之比。
比如原木锯成板方材的利用率(出材率)约为百分之70;原木制成胶合板的利用率为42%左右。
计算公式为:
(3)成材(板方材)利用率。
木制产品的材积与作为原料的成材材积之比。大多数情况下成材制作家具、门窗的利用率为百分之60左右。
(4)原木综合利用率。
是在原木利用率和成材利用率的基础上,加上剩下物利用量占原木材积的比率。
板材的利用率=板材做物品的实质上表面积÷用到板材的面积×百分之100
林木的材积和蓄积怎么算?
林木的材积计算方式,经常会用到的计算公式有:V=g1.3Hf1.3,式中V为树干材积;g1.3为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f1.3为胸高形数。
形数大多数情况下是按照非常多伐倒木的实测数据获取,经过数理统计整理,求得实验回归式,编制出不一样树种各直径和树高的形数表,在计算材积时查用。
林木的蓄积计算方式: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如:某地区、某树种的出材率为60%,即:立木材积(立木蓄积)=原木材积÷60%。
扩展资料:
建筑用木材,一般以原木、板材、枋材三种型材供应,原木系指去枝、去皮后按规格加工成一定长度的木料,板材是指宽度为厚度的三倍或三倍以上的型材,而枋材则为宽度不够三倍厚度的型材。
根据国家标准,按照木材的缺陷情况对各自不同的商品木材进行了等级划分,一般分为一、二、三、四等。
结构和装饰用木材大多数情况下选用等级非常高的木材。针对承重结构用的木材,根据承重结构的受力要求对木材进行分级,即分为I、II、III三级。
什么是木材的出材率?
出材率是指原始坯料在被加工成成品后的量与原始坯料量之比。大多数情况下有规格的(或成型的)原材料,再次加工切割,就可以有出材率,就是能用的有多少,剩下不可以用的,就是损耗。
木材出材率是指去皮的坯料在纵切和横切以获取合格方木后可用木料占去皮原木体积的百分比,木材出材率与原木的大小头直径差、弯曲程度、结疤多少等相关。
具体内容以大理石石材的出材率作为例子:假设大理石的原石料规格为:600*1200mm,而设计要用的石材是:600*1150mm,既然如此那,剩下的600*50mm就没用了,故此,出材率就是:600*1150mm/600*1200mm=0.9583
全部原材料,再被加工成生活、生产所需的成品后,均有出材率。
原木出材率 = 产出锯材(主产+副产+连产)体积 / 消耗原木体积
主产出材率 = 主产品(枕木,大方,厚板等)材积 / 消耗原木体积
综合出材率 = 都锯材(主产+副产+连产+小规格材)体积 / 消耗原木体积
木材的出材率是指去皮的坯料在纵切和横切以获取合格方木后可用木料占去皮原木体积的百分比。 木材出材率与原木的大小头直径差、弯曲程度、结疤多少等相关。 如:树木在生长途中受环境影响,使树干形成不正常形状,如弯曲等。弯曲原木严重影响出材率,直径30CM材长4M的原木,其弯曲度在1%时,生产出材率降低5%,弯曲度在2%时降低出材14.7%。
以上就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木材成材计算公式,杉木出材率一般是多少呢详细介绍,备考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学员可点击右侧资料下载,免费获取百度云网盘资料下载链接(视频课程、电子书教材、历年真题),希望通过这些学习资料能对你金融学习之路提供帮助,考试!!加油!!!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视频课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