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配制的步骤(固体溶质)配制溶液的六个步骤

溶液配制的步骤(固体溶质)?
第一总体计算出所需的酸和对应的盐的质量;
然后用天平称量出对应的质量;
然后将酸和盐混合至烧杯,用玻璃棒搅拌均匀,静置,后移入到容量瓶定容,贴上标签。
计算公式
一、用液体试剂配制:
按照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释浓度ρ1 :密度V1:欲配溶液体积
ω2:浓溶液浓度ρ2:密度V2:需用浓溶液体积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按照稀释前后溶质的量相等原则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释前的浓度 V1:稀释前体积
C2:稀释后的浓度 V2:稀释后体积
2、用固体试剂配制
公式:m=C×V×M/1000
m:需称取的质量 C:欲配溶液浓度
V:欲配溶液体积 M:摩尔质量
3、用液体试剂配制
公式:V1×d×a%=C×V2×M/1000
V1:原溶液体积 V2:欲配置溶液体积
d:比重 a:原溶液百分浓度
c:物质的量浓度 M:相对分子质量
操作步骤
1.计算:n=m/M , c=n/v ,p=m/v
例子: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成绩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
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
5.转移(移液):因为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不要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可以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都转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无法提升的尴尬境地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假设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因为容量瓶不可以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须知:
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避免腐蚀,实验时好戴上防护眼镜。但凡是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有点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
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持续性搅拌。
5.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涵盖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成绩(或摩尔成绩)),放到对应的试剂柜中。
配制溶液的六个步骤?
配置溶液不是唯有6个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大多数情况下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可以完全溶解可一定程度上加热)。检查容量瓶是不是漏水。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大多数情况下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可以完全溶解可一定程度上加热)。检查容量瓶是不是漏水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溶液的配置步骤为: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2~3次);
(6)定容:
(7)摇匀。以上七个步骤是溶液配置的主要步骤,下面进行一点说明。
针对第(2)步,对固体来说是称量,对液体来说是量取;
第(3)步溶解后面要记得要冷却到室温;
第(5)步洗涤后面要记得要摇匀,但这个时候摇匀的方法与第(7)步摇匀的方法不一样,这个时候为旋摇;
第(7)步后面,在实验室里实际上还有装瓶和贴标签等步骤,不过考试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涉及到。
溶液稀释或增浓该怎么计算?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溶液稀释前溶液的体积乘以物质的量的浓度就等于溶液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乘以稀释后物质的量的浓度。因为在稀释途中只是浓液浓度改变了(加水或者加稀溶液),溶液体积随着改变,而溶质的质量是没有改变的(按照质量守恒定律)。
溶增浓和溶液稀释道理差不多的。
液体浓度的计算公式?
浓溶液(容量)×浓浓度=稀溶液(容量)×稀浓度(因为溶质不变);稀溶液(容量)-浓溶液(容量)=你要加入的溶剂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是一个用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公式内容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该公式也叫摩尔定律。
稀释定理是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提出的一个有关离解常数与弱电解质的离解度当中的关系。
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进行稀释和浓缩时,溶质的物质的量自始至终不变。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 度×稀释后体积。即: C1×V1=C2×V2。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 浓度的换算,均遵守此定律。原理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改变。
谁能告诉我浓度配比公式?
低浓度配制高浓度液体大多数情况下加入适量对应的容质,高浓度配制低浓度可以加容剂或者添加比想配制的液体浓度低的溶液……公式用配制后的容质质量除以溶液总质量得到浓度,容质物质的量除以溶液体积得物质量浓度各自可以用类似方式算出各自所消耗的量,值得说的是计算两者
饱和溶液稀释加水公式?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成绩=S/(100+S)(这当中S为溶解度)溶液稀释和浓缩都要抓住一点,就是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成绩=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原溶液质量+加入水的质量)浓缩后溶质的质量成绩=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原溶液质量-蒸发出水的质量)
3%盐水如何配?
将3克盐溶解到97克水里,充分溶解混合均匀即得。是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式,即溶质占溶液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也称为质量成绩。
先取3g的盐,放在一个容器里,然后再取97g的水,倒入盛有盐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完全就能够取得3%的盐水
理由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因为3%的盐水的意思是100g,这样的盐水中含有纯盐3g,既然如此那,水的含量就是100g-3g=97g。故此,3g的盐中放入97g的水,完全就能够取得3%的盐水。
3%的盐水就制作完成。
临床上补充浓钠是由0.9%的生理盐水和百分之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而成,配制方式为0.9%生理盐水100ml,加百分之10氯化钠30ml,配置的液体即为3%的氯化钠溶液。
缺钠量的计算公式为:缺钠量mmol=(140-实质上血钠mmol/L)X体重Kg数X0.55。每升3%氯化钠溶液含513mmol钠离子。
用体内缺钠量除以513再乘以1000即为所需补充的浓钠ml数,大多数情况下计算的为估计量,一般先补充1/3的量,复查血钠水平,按照情况再进一步补充。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成绩。要配制3%的盐水,只要保证盐的质量占盐水总质量的百分比是3%就可以。比如:假设有3克盐还要加入100-3=97克的水,就可以配制含盐3%的水溶液。
以上就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溶液配制的步骤(固体溶质)配制溶液的六个步骤详细介绍,备考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学员可点击右侧资料下载,免费获取百度云网盘资料下载链接(视频课程、电子书教材、历年真题),希望通过这些学习资料能对你金融学习之路提供帮助,考试!!加油!!!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视频课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