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焦距景深计算公式,如何计算景深范围

光圈焦距景深计算公式?
景深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的长短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一支50mm的定焦镜头与一支100mm的定焦镜头相比,50mm的定焦镜头所拍摄的景深范围肯定要比100mm的定焦镜头的景深范围要大-这也是一条不可违背的“铁律”:即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景深=(2×弥散圆直径×镜头焦距的平方×光圈值×对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4次方-弥散圆直径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对焦距离的平方)
后景深=(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平方-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
前景深=(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平方+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
如何计算景深?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这当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f-镜头焦距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得出来,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还有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相关。这些主要原因对景深的影响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即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即光圈值(F)越大,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不一样的厂家、不一样的胶片面积都拥有不一样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大多数情况下经常会用到的是:
画幅
24mm x 36mm
150px x 225px
4" x 5"
弥散圆直径
0.035mm
0.0817mm
0.146mm
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大概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x7英寸的照片,观察距离为25~750px。
5、一部分计算实例网络在线有部分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上的吃瓜群众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f/Calc
(1)、200/2.8对焦在5m时,f/2.8的景深:
δ=0.035mm
f=200mm
F=2.8
L=5000mm
ΔL1=60mm
ΔL2=62mm
ΔL=122mm
结论: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2)、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f/5.6的景深:
δ=0.035mm
f=400mm
F=5.6
L=5000mm
ΔL1=30mm
ΔL2=31mm
ΔL=61mm
结论: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1)的一半。
景深的计算公式怎么使用啊?
这应该算是个经典问题了吧先说景深景深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δ-容许弥散圆直径f-镜头焦距F-镜头的拍摄
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ΔL2-后景深ΔL-景深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1)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2)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可以看得出来,除去焦距和拍摄距离外,影响景深的参数还有弥散圆直径大多数情况下来说达到全幅高度1000对线的解像度完全就能够算是"清晰"了。这要求在底片上同样应该达到1000对线。针对135底片,弥散圆直径就应该小于24/1000 = 0.024毫米;针对APS-C底片应该小于15/1000 = 0.015毫米
下面来说焦距aps系统和全幅系统对比,常常说等效焦距,既然如此那,说我买一个70-200MM的镜头放在aps上用,用等效系数一算(大多数情况下是1.6左右),我买了一个70*1.6-200*1.6的镜头,约等于110-320MM啊,那我不是赚大发了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焦距可以理解为视角请看下图以50mm来说,假设说全幅得到了这个镜头的全部成像(外圈区域),在和被摄主体等距的情况下换成aps-c系统,你得到的成像就是aps-c那个区域,外面的图像等于被剪掉了既然如此那,如何在aps-c得到50MM在全幅上拍下的都图像吗?答案就是往后退,增大拍摄主体与相机当中的距离,这个距离其实就是常说的1.6倍左右。其实就是常说的说什么等效焦距其实是改变了成像的视角(其实就是常说的成像范围)这时你的景深参数:对焦距离,出现了变-故此,景深也会变化故此,出现2种情况一、全幅 相机----摄距1米----主体aps-c 相机-------摄距1.6米-----主体这样的情况下,你在aps-c上得到了全幅拍下的都图像但这时因为摄距变化了,景深就可以变化了二、全幅 相机----摄距1米----主体aps-c相机----摄距1米----主体这样的情况下,假设不考虑弥散圆的情况下,两个系统下你得到的景深是基本上都差不多的但aps-c损失了外圈的画面,而且,考虑到两个系统的弥散圆是不完全一样的,故此,景深也不会一模一样结束什么是超焦距,怎么计算景深?
超焦距:当镜头对焦到无穷远时,从照相机到近清晰物面当中的距离H叫超焦距。超焦距不是一个定值:光圈开度越大,超焦距越大;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越大;超焦距越大,景深越小。当调焦点放在无穷远时,前景深的界限至相机为超焦距,而后景深没有发挥作用。
当调焦点移到景深前界限处,使远清晰点仍在无穷远,而近清晰点则离镜头更近,这时,从近清晰点至镜头的距离恰好使超焦距的1/2,景深也就增多到1/2超焦距处。景深的计算公式:景深=(2*弥散圆直径*镜头焦距的平方*光圈值*调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4次方D弥散圆直径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调焦距离的平方)从公式可以看得出来,后景深 前景深。
24-105镜头景深怎么算?
景深的计算方式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这当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f-镜头焦距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ΔL2-后景深ΔL-景深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1)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2)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得出来,后景深前景深。
f4等效光圈?
16mmf2.8;按照光圈公式光圈F值=镜头焦距/镜头有效口径直径,可以清楚,实际上16mmf4的镜头有效口径直径是要比24mmf4要小的,其实就是常说的需等效计算通光量。等效光圈实际上是个数学问题,算景深的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f是焦距、u是对焦距离、N是光圈f值、而C是大弥散圆直径。
景深计算公式?
1 是存在的。2 景深是指摄影中清晰的焦点范围,它由相机镜头的孔径大小、焦距和拍摄距离决定。景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景深=2×C×f×s/(c²-f²),这当中C是相机的传感器尺寸,f是镜头的焦距,s是拍摄距离,c是镜头的孔径大小。3 然而景深不仅仅由公式决定,还受到拍摄环境、光线、镜头品质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因为这个原因拍摄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慎重考虑清楚多个原因来确定好的景深。
1.景深
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H×D
景深近界限=--—
H+D-F
H×D
景深远界限=--—
H-D-F
H=超焦点距离D=集中距离(镜头前节点至被摄体距离)F
=
镜头焦距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这样的公式的计算:50mm(0.05米)的镜头,f8的超焦点距离是6.25米(
模糊圈
标准为0.05mm),集中于4米时,f8的景深范围就是:
H×D
6.25×4
25
景深近界限=--—=----=-=2.45(米)
H+D-F
6.25+4-0.05
10.2
H×D
6.25×425
景深远界限=--—=----=-=11.36(米)
H-D-F
6.25-4-0.05
2.2
由此可见这一实例的景深范围是2.45-11.36米
景深=(2×弥散圆直径×镜头焦距的平方×光圈值×对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4次方-弥散圆直径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对焦距离的平方)
后景深=(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平方-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
前景深=(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平方+弥散圆直径×光圈值×对焦距离)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资料及辅导课程
名师培训辅导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光圈焦距景深计算公式,如何计算景深范围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congye/tk/202303251319683.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ongye/tk/)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光圈焦距景深计算公式,如何计算景深范围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的相关信息。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相关信息,可以点击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址:https://zhengquancy.edum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