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绍兴上虞的(虞)读什么音,中国近现代语言学家及其著作有哪些

请问绍兴上虞的(虞)读什么音?
一、上虞的虞字读音yú。上虞地处浙江绍兴市东部地区是省级区域交通枢纽中心,绍兴商贸中心还有浙东新商都。
二、上释义:
[ shǎng ]
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
[ shàng ]
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部。~游。往~看。
2.等级或品质高的:~等。~级。~品。
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卷。~次。~半年。
4.旧时指皇帝:~谕。
5.向上面:~缴。~升。~进。
6.姓。
7.由低处到高处:~山。~楼。~车。
8.到;去(某个地方):~街。~工厂。他~哪儿去了?
9.向上级呈递:~书。
10.向前进:老张快~,投篮。见困难就~,见荣誉就让。
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
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饭。~菜。~茶。
13.添补;增多:~水。~货。
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2个部分安装在一起:~刺刀。~螺丝。
15.涂;搽:~颜色。~药。
16.达到;够(一部分或程度):~百人。~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去入。
17.我们国内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基本上等同于简谱的“1”。见〖工尺〗。
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山顶。
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标:锁~门。考~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
20.表示启动并继续:爱~了农村。
[ shang ]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墙~。桌子~。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书~。课堂~。报纸~。
3.表示某一个方面:组织~。事实~。思想~。
三、虞释义:
1.猜测;预料:不~。
2.忧虑:兴修水利,水旱无~。无冻馁之~。
3.欺骗:尔~我诈。
4.传说中的朝代名,舜所建。
5.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6.姓。
三、有关组词:
上声 上班 上坡 上级 早上
不虞 寡虞 再虞 轩虞 多虞
扩展资料:
上的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与地相对的天。隶书
承续金文字形。“上”的本义为天,“下”* 的本义为地。
虞的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动词,打虎得胜后,戴着虎面具,表演打虎的歌舞。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虎头
写成
。
词组释义:
一、上声[shǎng shēng]
“上声”shàngshēng的又音。
二、上班[shàng bān]
在规定时间到工作地址位置工作。
三、[zǎo shang]
时间词。早晨。
四、不虞[bù yú]
1.意料不到:~之誉。~之患。
2.出乎意料的事:以备~。
3.不忧虑:~匮乏。
五、寡虞[guǎ yú]
谓忧虑少。
六、再虞[zài yú]
古丧祭名。死者葬后于殡宫举行的第二次祭祀。
七、轩虞[xuān yú]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轩辕 和 虞舜 的并称。
八、多虞[duō yú]
多忧患;多灾难。
中国近现代语言学家及其著作?
1/10朱德熙(1920~1992),我们国内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江苏苏州市人。师从唐兰、闻一多学习研究古文字学和古音韵学,并得到罗常培和陈梦家等教授的教导。朱德熙在语法研究上以独特的语法思想、科学的分析方式,深入透彻的研究汉语语法情况,夯实了汉语描写语法的基础。
2/10赵元任(189211.3-1982 2.24)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作曲家,同样也是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3/10 黄伯荣,当代语言学家。他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考试教材,自1978年出版以来,再版8次,总发行600多万册,创造了考试教材界奇迹。这当中,第八版由黄伯荣师徒三代共同编纂,被传为佳话。
4/10廖序东(1915.3.23-2023.12.12)湖北汉口人。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1956年完成的《汉口语音》则是先生研究家乡方言的产物。本书保存了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汉口语音面貌,对现今的武汉方言演变研究当大有裨益。《现代汉语》 1979年他与黄伯荣先生共同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文科通用考试教材。
5/10 胡裕树,教授。安徽绩溪人。笔名胡附,男,1918年7月生。194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专于汉语语法,非常是对词类划分和句法分析有研究。著有《数词和量词》,合著有《现代汉语语法探索》,主编高等学校考试教材《现代汉语》华侨考试教材《今日汉语》。
6/10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江苏丹阳市人。代表作品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等
710 孔令达,汉族,安徽蚌埠人。先后主持国家教委九·五规划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族儿童实词的发展及有关理论问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族儿童虚词的发展及有关理论问题。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学,心理语言学
8/10沈家煊是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国际汉语学会会长、《中国语文》和《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现正从事基础理论课题认识和了解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主持社科院重要科研项目现代汉语口语语料库。
9/10 陆俭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针对职于北京大学。论文《V来了试析》和《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荣获北京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以陆俭明牵头申请的《现代汉语》考试教材荣获国家教委考试教材一等奖。
10/10男,1962年2月27日出生。1978年 12月-1980年12月在江苏师院苏州地区专科班读师专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独立完成近20篇论文著作,论文《一价名词的认识和了解研究》,于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高奖);著作《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于 ,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部级。
中国近现代语言学家夏丏尊代表作品《白马湖之冬》、《文艺论ABC》、《现代世界文学大纲》。
夏丏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浙江绍兴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
夏丏尊从小从塾师读经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第二年到上海中西书院(东华大学的前身)读书,后改入绍兴府学堂学习,都因为家贫未能读到毕业。
南青北白什么意思?
南青北白指的是浙江的越窑青瓷还有河北的邢窑白瓷盛行于晚唐。国力强盛的唐代是我们国内陶瓷工艺蓬勃发展的阶段,瓷器制作达到了成熟的境界。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并从而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
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高古精粹,南青北白,“类冰似玉”越窑青瓷和“类银似雪”邢窑白瓷是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对两个瓷窑的描述,而两个瓷窑精湛的工艺也颇受世人喜爱
南青
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市上林湖、上虞区窑寺前的产品具代表性,商周战国秦汉六朝等朝以来,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北白
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时间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启动衰落。
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部分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一样的水,击以成乐,声音非常美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