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如何复习?考什么?相信是广大考生关心的事情,华宇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网为帮助大家复习,特整理了“高温及低温——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高温及低温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高温作业的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炼钢铁。
(2)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气温高、高气湿,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如印染、造纸。
(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从事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受太阳辐射和被加热后的地面及物体热辐射作用。
2.中暑按发病机制分型
(1)热射病:是人在热环境下,由于散热途径受阻,引起热蓄积,体温调节障碍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开始大量出汗,以后无汗,皮肤干热,伴有意识障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和水过量丧失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临床特点为肌肉痉挛和疼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多见,尤以腓肠肌痉挛疼痛为常见。患者神志清楚,体温多正常。
(3)热衰竭: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机体不能有效代偿,致颅内供血不足而晕厥。临床特点为起病迅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严重者发生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进阶攻略】相对湿度大于80%为高气湿,小于30%为低气湿。
【易错易混辨析】一般将中心体温35℃或以下称为体温过低,气温≤5℃为低温作业。当气温超过35℃,机体不能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只能通过蒸发途径散热,容易产生热蓄积。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热衰竭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A.体温调节障碍
B.脑部受热引起充血水肿
C.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D.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E.外周血管扩张和失水造成血循环量不足,引起脑缺血
2.夏季下列哪项农业劳动引起中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A.旱地作业
B.水田作业
C.密植高杆作物的大田劳动
D.农业机械驾驶室内
E.以上均可
3.可能存在的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环境是
A.缫丝车间
B.炼钢车间
C.印染车间
D.造纸车间
E.深井煤矿工作场所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E。热衰竭是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机体不能有效代偿,致颅内供血不足而晕厥。
2.【答案及解析】B。水田作业时,作业场所中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适当的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与其它作业相比发生中暑的可能较小。
3.【答案及解析】B。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炼钢铁、锻造、热处理、熔玻璃等。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