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溶解度的公式是什么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单位是克。 溶解度有定义就是指100克溶剂中,多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用s表示: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 。 溶解度与温度相关,会因温度而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可以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的公式?
溶解度公式为: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样的物质在这样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
一般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来表示,某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如20℃时,100g水中多能溶解35.8g氯化钠,指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100g水。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不一样的物质影响不一样。
我们可按照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作出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找出在任何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提纯、分离某些物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压力影响较小。因为这个原因,溶解度公式为:m(溶质)/ m(溶剂)= s(溶解度 / 100g(溶剂)
溶解度公式
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g)*百分之100(g)w=m(溶质)/m(总)*百分之100
溶解度S/100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解度S=100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解度的计算方式
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单位是克。
溶解度有定义就是指100克溶剂中,多能溶解的溶质的克数,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用s表示:m(溶质)/ m(溶剂) = s(溶解度) / 100g (溶剂) 。
溶解度与温度相关,会因温度而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可以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扩展资料: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个方面决计划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外一个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相关。在一样条件下,有部分物质易于溶解,而有部分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一样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一样。
一般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比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一样。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一般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基本上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大的溶解量分别是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这里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换算公式?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样的物质在这样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溶度积
物质AnBm(s)= n A(aq)+ mB(aq), 溶度积(Ksp)=C(A)^n×C(B)^m的应用十分广泛。
利用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溶度积的差异分离金属离子做定性分析。若往氯化铅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时,溶液中Cl浓度增大,C(Pb )C(Cl )大于氯化铅的溶度积,这时将有部分离子出现Pb+2Cl =PbCl2 的反应,将过剩的PbCl2沉淀出来,直至两种离子的浓度幂之积等于氯化铅的溶度积为止。因为这个原因,为使溶解度小的物质完全沉淀,需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电解质。
按照溶度积常数关系式,可在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当中做相互换算。但是在换算时,应注意浓度单位一定要采取mol·L;此外因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溶液浓度很小,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的密度可近似觉得等于水的密度。
溶度积常数
物质AnBm(s)= n A(aq)+ mB(aq), 溶度积(Ksp)=C(A)^n×C(B)^m的应用十分广泛。
按照溶度积常数关系式,可在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当中做相互换算。但是在换算时,应注意浓度单位一定要采取mol·L;此外因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溶液浓度很小,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的密度可近似觉得等于水的密度。
溶度积与溶解度都可以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两者当中可以相互换算。溶度积是一个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相关。而溶解度不仅与温度相关,还与系统的组成、pH值的改变及配合物的生成等原因相关。
在溶度积的计算中,离子浓度一定要是物质的量的浓度,其单位为mol·L-1;而溶解度的单位有g/100g水,g·L-1, mol·L-1。
计算时大多数情况下要先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S的单位换算为mol·L-1。针对难溶物质饱和溶液浓度极稀,可作近似处理:(xg/100gH2O)×10/M mol· L-1。
化学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110g
这样的情况应该会有KNO3析出(因为以前也是饱和)
84gKNO3溶液,蒸发25g水,但剩31.5g饱和溶液,故析出27.5gKNO3.而27.5gKNO3
溶于25g水中恰饱和,故溶解度为27.5×4=110g
质量成绩为110g/(110g+100g)×百分之100
做这样的题把控掌握住溶解度是某温度下100g水溶解物质质量就可以
溶解度公式推导?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样的物质在这样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溶度积
物质AnBm(s)= n A(aq)+ mB(aq), 溶度积(Ksp)=C(A)^n×C(B)^m的应用十分广泛。
利用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溶度积的差异分离金属离子做定性分析。若往氯化铅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时,溶液中Cl浓度增大,C(Pb )C(Cl )大于氯化铅的溶度积,这时将有部分离子出现Pb+2Cl =PbCl2 的反应,将过剩的PbCl2沉淀出来,直至两种离子的浓度幂之积等于氯化铅的溶度积为止。因为这个原因,为使溶解度小的物质完全沉淀,需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电解质。
按照溶度积常数关系式,可在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当中做相互换算。但是在换算时,应注意浓度单位一定要采取mol·L;此外因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溶液浓度很小,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的密度可近似觉得等于水的密度。
溶度积常数
物质AnBm(s)= n A(aq)+ mB(aq), 溶度积(Ksp)=C(A)^n×C(B)^m的应用十分广泛。
按照溶度积常数关系式,可在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当中做相互换算。但是在换算时,应注意浓度单位一定要采取mol·L;此外因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溶液浓度很小,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的密度可近似觉得等于水的密度。
溶解度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一般为100g)溶剂中,某物质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为这个原因用浓度来表示就是:溶质的浓度=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十100g)x100%,从此式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时一定不可以直接除以100,一定要加上溶质的质量。
要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要先清楚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溶质物质的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质量=s/M(你的M是摩尔质量吧,单位肯定是g/mol,s+100的单位肯定是g)
溶液的体积=溶液质量/溶液密度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s+100(按照溶解度定义)
故此,溶液体积=(s+100)/ρ
这样得到的溶液体积是mL为单位的,要转换为L。
溶液体积(L)=(s+100)/(ρ*1000)
把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带进,完全就能够得到:
C=(1000*ρ*s)/[(s+100)*M]
溶解度和浓度换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1000×液体密度×该物质在这个液体中的溶解度÷(100+溶解度)÷该物质的摩尔质量c=1000ρ液×S/[(100+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