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水平怎么算,合理库存计算公式

库存水平怎么算?
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假设每天用量是100PCS,则,安全库存量等于: L/T 生产周期(天数) *100+ 运输时间(天) *100+检验时间(天) *100+ 低库存量,还需要考虑产品检验不合格返工天数和重做天数,从而类推。
低库存的计算公式:
低库存量(成品)=低日生产量x长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
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采购早一点期内的消耗量。
低库存量=日销售量*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天。
高库存量计算公式:
高储备日数=供应间隔日数+整理准备日数+保险日数。
高储备量=平均每日耗用量x高储备日数。
库存计算公式?
周转率=月度发出金额(数量)/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
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每月(1日+2日+……+30日)的库存金额(数量)/30=(上月30日库存+本月30日库存)金额数量/
2若周转率=1,则:月度发出金额(数量)/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1即:月度发出金额(数量)=月度平均库存金额(数量),,这是很正常的。“月度发出金额”和“月度平均库存金额”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
库存月数怎么计算?
4s店内的新车备货量,一般是每月正常销量的(1.3~1.4)倍量,这样才可以保证每月销量的完成。
如该店与车辆制造厂签署全年采购量为1200辆,每月平均销售量为100辆。因为车辆有生产制造及运输时间。
该店的备货量(库存量)为每月销量*周转率=100*(1.3~1.4)=(130~140)辆。
净存货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此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此次进货数量)
此次发出存货成本=此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此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净存货周转率公式是什么?
净存货周转率公式是: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计算公式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年末数的计算方式是:存货=在途物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半成品和成品(各个科目期末数的相加)。
存货需要根据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涵盖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存货到达场所和状态所出现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在平日核算中采取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存货成本,本质性也是存货的实质上成本。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涵盖各自不同的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等。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应按照 "材料采购"、 "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而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标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材料采取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后的金额填列。生产成本期末借方余额为“在产品”,一般会计核算时,在产品只涵盖直接材料。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当中的勾稽关系,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全部者权益各项目予以一定程度上排列。
企业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的整体规模和结构,即:资产有多少;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有多少;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有多少,应收账款有多少,存货有多少等等。
全部者权益有多少;全部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资本公积有多少,盈余公积有多少,未分配利润有多少等等。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一般涵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参考资料来源:
存货的计算公式?
存货计算公式大多数情况下指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这当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