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函数公式,等腰三角形的公式四年级

等腰三角函数公式?
等腰三角形面积算法: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2/1absinC,即两夹边之积乘夹角的正弦值等。
1.等腰三角形概念:
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条等边的三角形,两条等边称为三角形的腰部,另一侧称为底部。两个腰部当中的夹角称为顶角,腰部和底边当中的夹角称为底角,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缩写为“等边对等角”),其余的角叫作顶角。三角形的重心和垂直中心位于从顶点究竟部的垂直线上,可以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面积公式
s=(1/2)*底*高
s=(1/2)*a*b*sinC (C为a,b的夹角)
s=1/2的周长*内切圆半径
s=(1/2)*底*高
s=(1/2)*a*b*sinC
c=a+b+c
s=1/2ah(底*高/2)
s=1/2absinC(两边与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s=1/2acsinB
s=1/2bcsinA
s=根号下:p(p-a)(p-b)(p-c) 这当中p=1/2(a+b+c)(海伦公式)
等腰三角形斜边长公式
1、记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a+b*b=c*c,这当中c是斜边长
2、按等腰三角形考虑:a=b
3、故此,:c*c=2*a*a,a是直角边长
c=sqrt(2)*a,sqrt(2)是计算机函数的“根号2”的表示法。
c约=1.414*a
4、用正弦或余弦定理也行:sin(45度)=a/c
c=a/sin(45)=a/(sqrt(2)/2)=sqrt(2)*a约=1.414*a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1、等边对等角(两个等腰边相等,并且对应的角也相等);
2、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中线、底边的高线)。
等腰三角形的公式(四年级?
等腰三角形分:普通等腰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四年级: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认识)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
(2)、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90°直角,其他两个锐角相等,都等于45°.
(3)、三角形特点: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公式?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长*2+底边的长
定义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断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假设两个角相等,既然如此那,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除了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以外,还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判断的方法:
在一个三角形中,假设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该角对边上的中线重合,既然如此那,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该角为顶角。
在一个三角形中,假设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该角对边上的高重合,既然如此那,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该角为顶角。
在一个三角形中,假设一条边上的中线与该边上的高重合,既然如此那,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该边为底边。明显,以上三条定理是“三线合一”的逆定理。
有两条角平分线(或中线,或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是三个边长相加 等腰三角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
此外再补充一点等腰三角形非常重要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等腰三角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
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扩展资料
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6303731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大多数情况下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唯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但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个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所在的直线,和高所在的直线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8.等腰三角形中腰长的平方等于底边上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勾股定理)。
9.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它的高的关系:腰大于高;腰的平方等于高的平方加底的一半的平方 。
等腰三角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
另外拓展一下,等腰三角形有以下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不只等腰三角形,任何三角形的周长都是各个边长相加上和。
等腰三角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
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函数?
等腰三角形公式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海伦公式)(p=(a+b+c)/2),
S=sqrt[p(p-a)(p-b)(p-c)]
=sqrt[(1/16)(a+b+c)(a+b-c)(a+c-b)(b+c-a)]
=1/4sqrt[(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absinC,即两夹边之积乘夹角的正弦值。
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是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
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是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4R。
6、记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a+b*b=c*c,这当中c是斜边长:c=a/sin(45)=a/(sqrt(2)/2)=sqrt(2)*a约=1.414*a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怎么算?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长x2+底长。
在一般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是不相等的,要计算三角形的周长,也就没啥计算公式,就是把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其和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但是在情况特殊下,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我们叫它为等腰三角形,这时的周长计算,完全就能够简化为腰长x2+底长。
若是三边长度都相等,我们叫他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中一种特殊形式,这时的周长计算,完全就能够简化为一边的长度x3。
周长公式是腰长乘2加底边。具有至少两条相等边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两条相等的边称为三角形的腰,剩下的一条边称为底边。两个腰所形成的角称为顶角,腰和底边当中所形成的角称为底角。
等腰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计算公式?
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
故此,:斜边2=直角边2+直角边2=12+12=2
斜边=√2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公式?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为:L=AB+BC+CA,其AB、BC、CA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并且三条边中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指的是,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的视角数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面积公式:设腰高为h,底长为a,面积是S,既然如此那,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公式是S=(axh)/2。
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三角形的表达: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