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关于电的公式,初三物理电学公式及变式题

九年级有关电的公式?
1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2电荷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定义: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因素:不一样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一样
本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促使其带电。
(3)感应带电:因为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本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本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不是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e=1.6×10-19C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情况。
拓展:(1)假设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出现中和情况。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下的电荷能够让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2)中和不是算是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其实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及变式?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及变形请看下方具体内容:欧姆定律的公式I=U/R,求电功即电能的公式有W=UIt,这是电能的定义式;W=Pt,这是电功率定义的变形式,比公式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完全一样;
电功率的公式有P=W/t,P=UI这个公式也是电功率测量的原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用电压表与电流表分别测出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就可以。
初三物理学所学到物理量有:电流(符号])国际主单位安培(A),
电压(符号U)国际主单位伏特(V),
电阻(符号R)国际主单位欧姆(Ω),
电功(符号W)国际主单位焦耳(J),
电功率(符号P)国际主单位瓦特(w),
时间(符号t)国际主单位秒(S),
公式:
欧姆定律]=U/R,变形式U=IR,R=U/I,
电流做功W=U]t=Pt=(U^2/R)t=]^2Rt,
电功率P=W/t=U]=]^2R=U^2/R。
初三电学全部公式?
电学公式有:I=I1=I2;U=U1+U2;R=R1+R2。U=U1+U2。
I=I1+I2。R=R1R2/(R1+R2)。
I=U/R。I=Q/t。R=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