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五版固体干燥公式,干燥失重计算公式干燥后重量怎么求
化工原理第五版固体干燥公式?
氧化钙:
CaO+H2O=Ca(OH)2
五氧化二磷:
P2O5+3H2O=2H3PO4
铁粉4Fe+xH2O+3O2=2Fe2O3.xH2O
(其中水为反应的必要条件,并不参加反应)
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干燥失重计算公式?
干燥失重=(W1-W2)/W1*100%。
W1为干燥前的样品重量,
W2为干燥后的样品重量。
W1-W2就是干燥中减失的重量。
几乎是化学原料药的必测项目。其准确的测定与否影响着化学结构的判断和含量测定的结果。
含结晶水药物的水分(或含结晶溶剂时溶剂)测定,是结构确定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同一化合物含不同的结晶水往往会视为不同的药物。
那种数据不够水分凑,用随意的加××%吸附水,以改变计算值,使之与理论值相符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严格的测定含结晶水的方法,首选晶体X 射线衍射(SXRD)。晶体X衍射是很繁琐的工作,单晶的培养、测试、计算工作量都很大,一般并不常做。用常规的四大波谱(IR、UV、NMR、MS)进行结构确证。
假如各论中要求采用毛细管塞称量瓶测定干燥失重,应该使用直径为225±25um的毛细管塞称量瓶,毛细管塞放在干燥器中,装有样品的称量瓶按规定干燥,维持干燥室内的压力在5毫米汞柱或者更低。
在加热结束时,可以把干燥的空气放进干燥室内,取出称量瓶,移入干燥器,盖上毛细管塞,冷却,称重。
干燥失重=(W1-W2)/W1*100%。
W1为干燥前的样品重量,
W2为干燥后的样品重量。
W1-W2就是干燥中减失的重量。
流化床干燥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溶液含水率=(m水/m溶液)*100%土含水率=(湿重-土粒重)/土粒重×100%木材中的水分含量多少通常用含水率或含水量(Moisturecontent,简称MC)来表示,即用木材中水分的质量与木材质量之比的百分数的方式表示。根据计算基准的不同分为绝对含水率和相对含水率两种。木材干燥生产中一般采用绝对含水率(MC),即木材中水分的质量占木材绝干质量的百分率。含水率(质量含水率)moisturecontent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分的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数,不同于回潮率。简单地说就是:含水率=(湿重-土粒重)/土粒重×100%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含水率为土体中自由水的质量在土体总质量中占的百分比。含水性可以用来表示吸湿性。即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材料吸水后,会导致自重增加、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收到基灰分换算公式?
干燥基灰分计算公式是Xd=100*Xad/(100-Mad)%。把收到基中外部水分变化的因素排除,除去水分以外的其他含量为工作成分的整体,称之为干燥基成分。煤炭工业分析指标的一种基准,由于煤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其它成分的百分量亦将随之变更,所以不能简单地用成分百分量来表明煤的种类和某些特性,而必须同时指明百分数的基准是什么。
分析煤样的高位发热量与空干基低位公式(经验公式)烟煤、无烟煤、褐煤?
这是恒容低位发热量的公式恒容低位发热量=(空干基低位热值-206*空干基氢值)*(100-全水分/100-收到基外水分)-23*收到基外水分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公式干燥基高位发热量=空干基高位热值*(100/100-内水)
玉米湿粮100斤烘干后是多少斤怎么计算的?
将100斤玉米湿粮烘干后后称重即可。
或者通过公式计算,100*(1-湿粮水含水率)。
烘干,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通常是指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的过程。玉米烘干常用玉米烘干机,从塔顶输入玉米湿粮,通过给料装置,经过向内翻转的无底的V型挡板和与加工交错排列的多排V型挡板的联合作用,使加工品得以混合,同时还作为干燥空气的进出通道,风机将用过的气体送入收集器,加以净化,大部分干燥空气可循环使用。
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1、溶液含水率=(m水/m溶液)*100%。
2、土含水率=(湿重-土粒重)/土粒重×100%。
含水量是岩石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岩石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
物料含水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湿基表示法和干基表示法。湿基表示法是以物料质量为基准计算的,而干基表示法是以物料中固体干物质为基准计算的。
含水量和含水率的区别:
含水率是一个比率,是物体中所含水分与物体总重之比。含水量是指物体中所含水分的重量。所以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可能在许多不规范的场合用含水量来代替含水率,但规范来讲,表示物体含水百分比用含水率,表示物体含水重量用含水量。
干燥度什么意思?
干燥度(Aridity index , AI , 或其它缩写形式,如K 等)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程度的指标,也称干燥度指数, 一般以某个地区水分收支与热量平衡的比值来表示, 其倒数称为湿润指数(Humidity index, HI)。
干燥度表达公式如下:,式中:K为干燥度;W0水面可能蒸发量;R为同期降水量。
以K值为1.0的等值线来区分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指标。K1为湿润地区,k=1~1.25为半湿润地区。这条等值线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线。但此线以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胶东半岛的K值亦小于1。k1的地区表示降水量大于可能蒸发量,植被为森林;k=1~1.25为半湿润区,植被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土壤中有一些石灰质积累,有些地区有盐渍现象,旱患频率较大. K1.25~4为半干旱地区,包括广大的西北地区 和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与干草原区相当。 K4为干旱地区,植被为干荒漠,发展农业需进行灌溉;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
干燥度的意思是指干燥的程度。可以造句为衣服晾的不是太干,干燥度大概在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