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产量计算公式,消费者均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均衡产量计算公式?
生产者均衡公式表示为:MPL/w=MPK/r, 这当中MPL指劳动的边际产量,MPK指资本的边际产量,w为工资率,r为利息率,该公式表达厂商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不管用来购买劳动力还是资本所取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在图形上表示就是等产量线和成本预算线相切,其斜率一样,也即:MRTS=MPL/MPK。
均衡 50000-2023p=40000+3000p 均衡价格p=2 均衡产量为10000
厂商的可变成本 2q3-24q2+75q 平都可以变成本AVC为2Q2-24Q+75 当Q=10000是
AVC=很大 厂商会选择关门。均衡 50000-2023p=40000+3000p 均衡价格p=2 均衡产量为10000
厂商的可变成本 2q3-24q2+75q 平都可以变成本AVC为2Q2-24Q+75 当Q=10000是
AVC=很大 厂商会选择关门
完全竞争状态下, D=S.
D=S,12-2P=2P,P=3,D=S=6
(1)在没有征税时,求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Qd=a-bp
Qs=c+dp
联合解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
Q=(ad+bc)/b+d, P=a-c/b+d
设对厂商征收从量税,新的均衡价格为次p ,则新的供给曲线为
次Qs=c+d(次p-t)
又需求曲线仍为 次Dd=a-b次p
联合,解得 Qt=ad+bc-bdt/b+d; Pt=a-c+dt/b+d;
故此,征税以后价格上涨 DeltaP= Pt-P=dt/b+d
产品数量变化为DeltaQ= Qt-Q= -bdt/b+d
(2)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Tc=Pt-P= dt/b+d
生产者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 总的上涨税 T - 消费者税负Tc = bt/b+d
延伸意义:
税收负担可以被转嫁是因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存在弹性,而不可以完全转嫁是因为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并非无穷大,即 。
当 ,即需求曲线无穷弹性时, ,税负都转嫁给消费者;
当 ,即供给曲线无穷弹性时, ,税负都转嫁给生产者。
均衡产量
1、短时间中:令MR=MC可得出均衡产量2、长时间中: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MR=AR=P。
消费者均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达到自己效用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达到大效耗费时长既不想增多、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P1X1 P2X2 … PnXn=IMU1/P1=MU2/P2=…MUn/Pn=λ,表示消费者应选择优的商品组合,让自己花在各自不同的商品上的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率。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达到效用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自不同的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部分的各自不同的商品,以达到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等产量线定义: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全部不一样组合的轨迹 反映的是两种投入和一种产出的关系。它是一条无明显不同曲线。 两种投入的不一样组合,带来的产量是无明显不同的。这里说的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达到产量大化。这里说的产量大化是在既定成本下达到产量大化。公共物品这就是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达到有效配置的产品。这里说的“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情况。常常出现二手市场、保险市场。虽然“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相关,却超过了这两者所可以涵盖的范围之外,“逆向选择”是制度具体安排不合理所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扭曲的情况,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加方的事前选择。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达到效用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自不同的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部分的各自不同的商品,以达到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生产均衡点的条件是什么?
生产者均衡的基本条件:MR=MC,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
均衡是什么?
均衡是指在市场上,市场供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务处在各自不同的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假设相关该经济事务各方面的各自不同的力量可以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麼该经济事务就处於相对静止状态,并将保持该状态不变,这个时候我们称该经济事务处於均衡状态。 消费者和生产者按照市场价格决定愿意并且可以购买或者可以提供的商品数量,带著各自的盘算,消费者与生产者一起进入市场,后决定市场的均衡。故此,在均衡时达到双方都是有利可能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