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密度计算公式,化学高中晶体密度计算常用单位换算题

晶体密度计算公式?
就是平均每个晶胞内的原子数 晶胞是个正方体,看你的晶胞结构是咋样,角上的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算1/8个原子;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有,每个算1/4个原子;面心的原子为两个晶胞共有,每个算1/2个原子;体中心的原子,就算1个原子。
以NaCl晶体作为例子。已知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晶胞的边长为a cm,求NaCl的晶体密度。 按照NaCl晶胞结构可以得出:每个晶胞属有的Na+和Cl-为4对。 假设有1mol NaCl晶体,则有Na+和Cl-共NA(阿伏加德罗常数)对,质量为58.5g。 1mol NaCl 晶体含有的晶胞数为:NA/4 每个晶胞的体积为a^3 cm^3 则按照:ρ=m/V 得到NaCl晶体的密度为:58.5/(a^3×NA/4) g/cm^3 其它的晶体的密度求算可以依此思路类推。
化学高中晶体密度计算经常会用到单位换算?
p=NM/(V×NA)p是晶体密度M是广义的晶体的摩尔质量N是晶胞中广义上的分子个数NA是阿福贾德罗常数V是晶胞体积
氯化钠晶体密度计算公式?
按照NaCl晶胞结构可以得出:每个晶胞属有的Na+和Cl-为4对。假设有1mol NaCl晶体,则有Na+和Cl-共NA(阿伏加德罗常数)对,质量为58.5g。
1mol NaCl 晶体含有的晶胞数为:NA/4
每个晶胞的体积为a3 cm3
则按照:ρ=m/V 得到NaCl晶体的密度为:58.5/(a3×NA/4) g/(cm3 )
化学算晶体密度时质量怎么算?
晶体密度的算法:先找一个晶胞的质量,再找晶胞的体积。质量除以体积就是密度。
比如,氯化钠晶胞中,一个晶胞合四个氯化钠,而氯化钠的摩尔质量是58.5克每摩,即,一摩尔氯化钠的质量是58.5克,一个的质量是58.5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克。
4个的质量是一个的4倍,即4乘58.5再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
晶胞体积(因是立方晶胞)等于边长的立方。
质量除以体积就可以得出。
算一个原子的质量
乘以晶胞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原子
晶体立方晶胞密度的计算?
密度ρ ,晶胞棱长a ,微粒数x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M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a3 * ρ = x/NA * M
碘晶体密度计算公式?
在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密度的单位中。
ρ=M/V。M=ρV。V= M/ρ。
经常会用到的单位有:克/立方厘米。g/cm3。
千克/立方米。kg/m3。
它们的换算关系:1g/cm3=10-3 kg/10-6 m3=1000 kg/m3。1000 kg/m3=1g/cm3。
2700kg/m3=2.7 g/cm3。
金刚石致密度计算公式?
金刚石的密度有差异,普通金刚石晶体,大的密度等于3.51554g/cm3;小等于3.514479/cm3;平均密度等于3.51539/cm3。H型金刚石密度波动比I型金刚石小。
一颗完整H型金刚石晶体,它的晶格常数a=0.35668nm,按照晶格常数计算的密度ρx=3.515159/cm3,而用浮游法测量时,其测量值p0=3.515279/cm3。
这里测的是普通、无色、质纯、结晶好的金刚石。但是结构不一,杂质含量不一样,其密度也各不一样。黑金刚石的密度,因为其多孔和含煤与石墨的混合物,变化于3.012~3.416当中。
已知碳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12g/mol,1克拉钻石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m/M=1.67×10-5mol,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
N=n·NA=1.67×10-5×6.02×1023=1.0×1019(个).
1克拉钻石的体积为 V=m/ρ=5.71×10-8m3,
平均1个碳原子占有的空间体积为V’=V/N=5.71×10-27m3,
把每个碳原子占有的空间当作一个立方体,则该立方体的边长就是碳原子的大小,即
L=m=1.8×10-9m.
金刚石为面心立方结构,SG:Fd3m(227),a=3.566, D = 3.52g/cm(3)。结构中涵盖两种面心立方,两种面心立方的原子都进入对方的四面体空穴,形成彼此嵌套的结构;另外,原子半径小,应该说是很致密的结构。
对金刚石的晶格常数进行计算,得到其理论密度为 3.515g/cm 3 ,不一样产品的实质上密度大多数情况下在 3.48 ~ 3.54 g/cm 3 当中。在生产中,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实验测定堆积密度。金刚石的密度与堆积密度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人造金刚石的堆积密度大多数情况下在 1.5 ~ 2.1 g/cm 3 当中,并且颗粒越规则,堆积密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