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苏老师在授课时列举了二十余幅作品,课程的时间有限,并不能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美术作品的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总体评价等方面,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作品,导致课堂没有突出教学重点。
③苏老师在让学生尝试鉴赏的环节,提出的问题较为笼统,不具有引导性。
(2)鉴赏课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幅作品来深入分析,不宜分析过多的美术作品;
②在讲授新课,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注意问题的引导性,有条理的进行讲解,可以从的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总体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同时强调现实主义艺术的共性特征,让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
③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有引导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比较、提问以及情境教学法,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引导性;
④在让学生尝试鉴赏的环节,建议提出引导性较强的问题,例如:作品表现了怎样的内容?运用了哪些表现技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总之,想要上好一堂美术鉴赏课,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加美术素养。
32.参考答案
(1)马老师在第一单元授课时让同学们写出短文,填写自评表,在第二单元授课时,引导学生分组学习并进行互评,这些体现了课标中提倡多主体评价的实施建议,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2)第三单元马老师让学生展示作品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的实施建议,对学生作业用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3)第三单元马老师让学生制作档案袋并写出学习报告,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注重质性评价的实施建议,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设计题(1题,30分)
33.参考答案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不同的中国画的运笔方法和墨分五色的概念,并且绘制一幅水墨作品。
过程与方法:对中国画作品进行描述、分析,通过作品欣赏和笔墨练习体会笔情墨趣,提高绘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的运笔方法和墨分五色的概念。
难点:运用不同的运笔方法创作一幅具有笔墨情趣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的舞蹈结合了中国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随着视频中舞者的跳动,在如卷轴一般的舞台上,出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笔墨挥洒的痕迹,极具美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领略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活动二:直观感知
多媒体出示梁楷作品《泼墨仙人图》。提问:这幅作品主色调是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泼墨仙人图》主要的色调以水墨为主,水墨之间的变化丰富。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继续展示作品,提出问题:《泼墨仙人图》中的仙人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展现这种特点的?
学生回答:仙人的用笔非常的简洁,用墨非常的酣畅淋漓,生动的反映出了仙人的动态和神韵。
教师总结:画家就是运用了墨色与笔法,画出了如此具有魅力的作品。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泼墨仙人图》并追问:画作的用笔、用墨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用笔有粗有细,墨的颜色有深有浅。
3.教师请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运用毛笔在纸上自由拖动,看看自己画出的线条或墨团与《泼墨仙人图》中的用笔用墨有无相同之处,并请学生上台说明自己的创作方式。
教师借机讲解中国画用笔的特点:用笔有中锋、侧峰、逆锋与拖笔之分,并向学生展示墨中加入不同水份之后的变化,介绍墨分五色。
活动四:示范讲解
教师展示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重点讲解中锋、侧锋、逆锋的运笔方式以及墨色的调配和运用。
活动五:实践展评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