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吸的公式和Q放的公式,q吸与q放的公式

Q吸的公式和Q放的公式?
Q吸=cm(t-t0)
Q放=cm(t0-t)
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后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还是能够量低于生成物的还是能够量。吸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的能量(键能)越强,稳定性越强;键能越弱,稳定性越差。有部分反可以在启动时,需提供一定的条件,如加热、点燃等,但凡是反应进行开了,去除条件反应继续进行,这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有的时候,按照需,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侧标明是吸热还是放热,一般是+Q吸热,-Q是放热。
(1)η=Q吸/Q放 用在某物质吸收热升温后,它吸收的热量与燃料放出热量的比是它的效率上;η=Q吸/Q放实用于锅炉、电热器等(2)η=W/Q实用于热机 η=w/Q=W/qmη是热机效率w是热机对外输出的机械能Q是热机消耗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q是燃料的热值m是燃料的质量
q放和q吸的推导公式?
热量的吸收和放热公式都是: Q=cm△t
式中Q为热量,正表示系统吸热,负表示放热;C为比热;m为质量;△t为温度变化,△t=t2-t1,故此温度升高,△t为正,Q也为正的,这一过程为吸热;温度下降,△t为负,Q也为负的,这一过程为放热。
物体在热传递途中放热的计算公式Q=cm(T初-T末);
物体在热传递途中吸热的计算公式Q=cm(T末-T初);
Q代表热量 C代表比热容 M代表质量。
热传递的理解:
1、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法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情况。只要物体当中或同一物体的不一样部分当中存在温度差,就可以有热传递情况出现,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一样时为止。
3、出现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不是接触都无关。
4、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出现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一样部分达到一样的温度。
q吸为啥得q放乘效率?
Q吸=Q放表示吸热是充分完成的,其实就是常说的吸热效率是百分之百,Q放=mq表示固体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这是物体吸收,放出热量的一个公式,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吸热或放热物体的质量,△t是温度差,c为比热容,表示的是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对不一样的物质比热容不一样。
高中气体吸热和放热公式?
1.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t表示吸热后的终温,“t-t0”表示温度的升高,有的时候,可用△t升=t-t0表示,这个时候吸热式可写成:
Q吸=cm•△t升.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式中c、m、t0、t的含义不变,“t0-t”表示温度的降低,有的时候,可用△t降=t0-t表示,这个时候放热公式可写成Q放=cm•△t降.
2.热量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式:Q=cm△t.
△t表示温度的变化.
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质量、物质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Q吸与Q放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比热容c的单位是J/(kg•℃),质量m的单位是kg,温度(t或t0或△t)的单位是℃(摄氏度),热量Q的单位是J,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吸热:Q吸=cm△t[c是比热容(J/kg℃),m是质量(kg),△t温度变化量(℃)]
放热:(1)Q放=mq[m是质量(kg),q是热值(J/kg)]《适用于固液》
(2)Q放=Vq[V是体积(m³),q是热值(J/m³)]《适用于气体》
比热容(c):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热值(q):表示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本领强弱,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量)与燃烧的热量之比
温度变化量(△t):表示温度变化的量[t-t0或t0-t]
物理请问cm△t和Q吸,Q放有哪些区别?
吸热公式:Q吸=cm(t-t0)=cm△t △t 升高的温度放热公式:Q放=cm(t0-t)=cm△t △t 降低的温度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t0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
热量的计算公式三种表达形式?
、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解释: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t表示吸热后的终温,“t-t0”表示温度的升高,有的时候,可用△t升=t-t0表示。这个时候吸热式可写成:Q吸=cm•△t升.
2.放热公式:Q放=cm(t0-t)
解释:式中c、m、t0、t的含义不变,“t0-t”表示温度的降低,有的时候,可用△t降=t0-t表示。这个时候放热公式可写成:Q放=cm•△t降。
3.热量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式:Q=cm△t
解释:△t表示温度的变化。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质量、物质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热量计算公式
一、将
1
吨冷水从
15
℃加热到
55
℃所需的热量计算公式:
Q=1000
公斤×(
55
℃
-15
℃)×
1
千卡
/
公斤℃
=40000
千卡
二.各供热水器能耗费用明细
(
每吨热水能耗费用
)
1
、电热水器
A.
电热水器的电热转换率为
95%
,每度电出现的大热量是
Q=860
千卡
/
度×
95%=817
千卡
/
度
吨热水的耗电量为
40000
千卡÷
817
千卡
/
度
=
度
C.
民用电价为元
/
度,则
每吨热水费用:元
/
度×度
=
元
2
、液化石油气
A.
液化石油气的热转换率为
百分之80
,每公斤大热量是
Q=12023
千卡
/
公斤×
百分之80=9600
千卡
/
公斤
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
40000
千卡÷
8400
千卡
/
公斤
=
公斤
C.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
/
公斤,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
/
公斤
=
元
公斤液化石油气基本上等同于立方汽化石油气
管道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
/
立方,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立方
/
公斤×元
/
立方
=
元
3
、天然气
A.
天然气的热转换率为
百分之70
,每立方天然气的大热量是
Q=8500
千卡
/
立方×
百分之70=5950
千卡
/
立方
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
40000
千卡÷
5950
千卡
/
立方
=
立方
C.
民用天然气的价格为元
/
立方,则
每吨热水费用:立方×元
/
立方
=
元
4
、柴油
A.
柴油的热转换率为
百分之70
,每公斤柴油出现的大热量是
10200
千卡
/
公斤
Q=10200
千卡
/
公斤×
百分之70=7140
千卡
/
公斤
吨热水所耗的柴油量为
40000
千卡÷
7140
千卡
/
公斤
=
公斤
#
柴油为元
/
公斤,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
/
公斤
=
元
5
、太阳能热水器
A.
按长江流域全年平均
120
天无日照
(
阴天、下雨
)
,需电加热补充,则
每吨热水费用
:(
度×
120
天
)
÷
365
天
=
度×元
/
度
=
元
6
、空气能热水器
A.
空气热能热水器全年平均热效率是电热水器的
3
倍,
每度电出现的热量为
860
千卡
/
度×
95%
×
3=2451
千卡
/
度
吨热水的耗电量为
40000
千卡÷
2451
千卡
/
度
=
度
C.
民用电价为
元
/
度,则
每吨热水费用
度×元
/
度
=
元
7
、即热式电热水器
即热式电热水器是很节能的电热水器,没有保温损耗,但用电功率很大,冬
季出水量如要达到每分钟
6-8
升,
用电功率须
18
千瓦以上
(
1
小时
18
度电)
。
假设一个男人洗澡
10
分钟,则
耗电:
18
度÷
60
分钟×
10
分钟×元
/
度
=
元;
耗水:
10
分钟×
6
升
/
分钟
=60
升。
每吨热水费用
1000
升÷
60
升×元
/60
升
=
元
1)热量的计算公式: 吸热公式Q吸=cm(t-t0) 放热公式Q放=cm(t0-t)
公式中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Q放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若用△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上面说的两个公式可以表达为:Q=cm△t
(2)运用公式时须知:第一,单位要统一,都要用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第二,审题时要注意“温度升高到......”和“温度升高了........”的区别,“温度升高到”是指物体的末温,“温度升高了........”是指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3)当出现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试题大多数情况下会交待“没有热量散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吸=Q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