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沉降观测平差处理原理图

水准测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假设是闭合导线,则理论高差为0,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 假设是满足水准线路,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与(理论高差=起点终点高差之差)的差值。
因为水准测量中仪器误差、观测误差还有外界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没有任何办法去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测量观测误差中各误差影响的综合反映。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允许闭合差为:
(1)平坦地区,±4√L毫米 (L是往返测量、附合或环线的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 (2)山区,±12√n毫米 (n为测站数)。
平差公式=(闭合差/线路总长)*距离 讲解: 一、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测预计出未知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为:F=±30√L,式中的L为水准路线长度,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式。一般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因为不一样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一样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故此,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取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沉降观测平差处理原理?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方式是水准测量。在水准平差时,观测数据常以每km高差中误差或每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即按测段距离或按测站数定权平差。
但对建筑物沉降观测来说,因为它的特点区别于大多数情况下地形测量水准控制网,其观测数据按测段距离定权平差依然不会适合,而按测站数定权平差则既满足精度评定需求,又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
水准仪的计算公式?
水准仪测量的计算公式是:原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未知高程点)=要求(未知)的高程。
这里,后视读数就是引测点的已知高程竖尺读数,往前进方向的各未知点竖尺的读数为前视门读数,在选择测站(水准仪架镜点)时,前视读数点和后视读数到测站的距离尽可能平均好,这是可减少水准测量的误差。
第一在两个相距大约80到100米的点中间架设仪器,测量两个点的高差h1,然后靠近一端(离这当中一个点大约3米)测量两点高差h2,计算两次高差之差h3,用h3除以两个点当中的距离乘以206265″,就是i角的值
闭合水准路线高程是什么?
闭合水准路线高程是指,由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水准路线(或水准网)通过若干个未知的水准点后再闭合到该水准点上。
闭合水准路线上的未知点,经过外业水准测量、内业数据整理,再通过平密的水准平差计算后,再进行实质上校核后,打印出各个水准点的成果表就可以完成,各未知点的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