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
基本
魑魅:传说中的山精;魍魉:传说中的水怪。传说山林水泽中害人的鬼怪。
比喻
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例句
青少年需要学会识别魑魅魍魉,避免落入他们的陷阱。
“魑魅魍魉”读作chī mèi wǎng liǎng。 意思: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自不同的各样的坏人。 魑魅魍魉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罔两即魍魉。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牛鬼蛇神[ niú guǐ shé shén ] 妖魔鬼怪[ yāo mó guǐ guài ] 蚊蝇鼠蟑[ wén yíng shǔ zhāng ] 反义词: 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 耿介之士[ gěng jiè zhī shì ] 示例 现目前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魑魅魍魉: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文选·张衡》:"魑魅魍魉,莫能逢旃。"近义词:牛鬼蛇神 妖魔鬼怪 为鬼为蜮反义词:志士仁人【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注:《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罔两即魍魉。【示例】:现目前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魑魅-释义拼音:chī mèi
释义:
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人面兽身四足,好魅惑人,为山林异气所生。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chī mèi wǎng liǎng 【解释】: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自不同的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示例】:现目前把事实指出,愈使~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近义词】牛鬼蛇神、为鬼为蜮 【反义词】志士仁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何谓“魑魅魍魉” 】 魑魅魍魉等于妖魔鬼怪,这个解释我想应该行得通,但真要深究起来,却好像又不是这么简单。就像《邪樱》中提到的种种妖魔鬼怪,从无定乡八老到三山十八友和南宫飞燕,个个背后都拥有些故事。 那就先说说“魑魅魍魉”魑,同螭,也同彲。魅,同鬽。而“魍魉”,则有各种说法,例如“蝄蜽”、“罔两”、“方良”和“蛧蜽”,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罔两”中的“两”换成三框中加一个“良”字,紫光拼音和微软2023中都没有那个字,而那个字却赫然不可以算是繁体异体,顶多是大家平日间不需要它罢了。 “魑魅”和“魍魉”是分开解的。而且虽然“魍魉”是在一起,“魑”和“魅”却各有各的意思。 魑魅: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的记载,杜预注曰:魑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辞海》P211)换句话说,魑魅就是鬼怪-《邪樱》中的妖精应该也算是“魑魅”了。但是有朋友可能马上会想到无定乡八老中的“刀四”,这个家伙虽然还没怎么露面,却大概不会是山里河里的,故此刀四不是“魑魅”。 那刀四是什么?可能应该说,刀四是“魅”,不是“魑魅”。因为《说文》中明明白白地写着,“鬽,老物精也”。《周礼》又说,“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郑玄注:“百物之神曰鬽。”其实就是常说的说,“鬽”是百物之精灵。而“魑”这样的东西,则比“魅”要复杂一点。 《辞海》中解释,魑是一种无角的龙-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腾蛟真人,但腾蛟真人是有翅膀的,恐怕不可以算-可《说文》中又说,“魑,若龙而黄”。既然,“若龙”,那就不是龙了。于是,又有人注解,魑是一种兽形的山神,郑玄则干脆说了这么一句:“魑,猛兽也。”但魑是一种像龙的东西总不会有错,在对“彲”的解释中,有《史记》可以为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龙非彲”。我私下里估计,这“非龙非彲”的,肯定就是腾蛟真人了。说完了“魑魅”,那就该说说“魍魉”了。“魍魉”除了写法多一点之外,含义也不算少。它既可以指“影子外层的淡影”,也可指“渺茫无所依的样子”,前者在《庄子》里还有一个寓言,甚至斑固在他的《幽通赋》中也有提及。(参照《王力古汉语字典》P1739)至于后者,《淮南子览冥训》中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句子:“浮游,不了解所求;魍魉,不了解所往”。 我更重视的肯定是和神仙鬼怪牵扯着的东西。魍魉,严格地说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国语鲁语下》说,“木石之怪曰夔(音魁)、罔两。”“夔”这样的东西究竟是咋回事再说,至少“罔两”已经有了下落-罔两-魍魉者,绣山万藤相思子,花七是也。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来那一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好吧,马上该说“魑魅魍魉”了。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有的“魑魅魍魉”这个说法?我琢磨了好久,不可以要领。直到有一天去乱翻那本为《邪樱》预备下的“妖精大全”:《古本山海经图说》时我才恍然大悟,前言中马昌仪引了《左传》-这大概是我能找到的相关“魑魅魍魉”的早出处了。 《左传宣公三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人死为鬼,鬼死化为魑魅魍魉,永世不可以超生,但也算是永生了吧.
魃:读音: bá,
魈:读音: xiāo,
魁:读音:kuí ,
鬾读音:jì,
魑:读音:chī,
魅:读音: mèi,
魍:读音: wǎng,
魉:读音:liǎng。
魁:
为首的,居早的一位的:~首。罪~祸首。~星(a.北斗星中第一星,又第一星至第四星的总称;b.中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元。夺~。
魑魅魍魉: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自不同的各样的坏人
读音是:chī mèi wǎng liǎng xiāo bá tuí。魑魅魍魉魈魃魋
魑,和“吃”发音相同。
魅,同“妹”音。
魍,同“往”音,
“魉”,同“两”音。
魈,同“消”音。
魃,同“拔”音。
魋,同“颓”音。
读音是:chī mèi wǎng liǎng xiāo bá tuí,魑魅魍魉魈魃魋。
2. 魑,和“吃”发音相同。
3.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4.古代大家觉得深山老林这样的地方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居住,会有不少未知的危险,例如生长各自不同的害人的精怪,例如魑。
5. 魅,同“妹”音。
6.老物件变成的精怪。
7.之前的人觉得存在时间太久了,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会长出灵智滋生精怪。
8.老物件变成的精怪就被称为“魅”。
9. 魍,同“往”音,“魉”,同“两”音。
10.魍魉就是疫鬼,也被觉得是山川精怪。
11.魍魉是神的儿子死后变成的疫鬼,住在弱水,有的时候,也居住在山林里,故此,也被觉得是山川精怪。
12. 魈,同“消”音。
13.传说中的小儿鬼,长得像小孩,唯有一只脚,会在晚上出来害人。
14. 魃,同“拔”音。
15.在古代普遍觉得是会导致旱灾的鬼。
16.身穿青衣,披头散发,所到之地就可以出现大旱。
17. 魋,同“颓”音。
18.一种外形像小熊,长着黄色的短毛的神兽。
魑:【拼音】:chī
魅:【拼音】: mèi
魍: 【拼音】: wǎng
魉: 【拼音】:liǎng
魆: 【拼音】: xū
魈: 【拼音】: xiāo
魃: 【拼音】: bá
魋:【拼音】tuí
读音是:chī mèi wǎng liǎng xiāo bá tuí。
古代大家觉得深山老林这样的地方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居住,会有不少未知的危险,例如生长各自不同的害人的精怪,例如魑。
一、魑魅魍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ī mèi wǎng liǎng,在古代特指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现指形形色色的坏人。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自不同的各样的坏人。
二、魈:(山魈)
释义: 1 猕猴的一种 ;2 山中的鬼怪。
三、魃:(旱魃)
释义:传说中导致旱灾的鬼怪。
四、魁:
汉字,拼音:kuí,笔画数:13,经常会用到解释:为首的;高大。
鬼离拼在一起是”魑“,念”chī“,部首”鬼“,笔 画 19。〈名〉”魑“可组词为:妖魑,犹妖魅,鬼怪。山魑,山怪。魑魅,chī mèi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
“魑魅魍魉”的正确读音是什么?什么意思啊?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 基本 魑魅:传说中的山精;魍魉:传说中的水怪。传说山林水泽中害人的鬼怪。 比喻 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例句 青少年需要学会识别魑魅魍魉,避免落入他们...
2023-03-20
毛字的笔顺怎么写? 毛的笔顺是:撇、横、横、竖弯钩 毛máo (1)(名)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羽~|羊~|枇杷树叶子上有不少细~。 (2)(名)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 (3)(形)粗糙;还没有加...
2023-03-20
um读作什么? um读作mu钼。 钼(mù)为人体及动植物一定要的微量元素。为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人体各自不同的组织都含钼,在人体内总量为9mg,肝、肾中含量高。 钼是一种过渡元素,极易改变其氧化状态,在体内的氧化还...
2023-03-20
并的笔顺? 笔顺是:点、撇、横、横、撇、竖。 “并”,普通话读音为bìng,bīng,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并”的基本含义为合在一起,如并拢、合并;引申含义为一齐,平排着,如并驾齐驱。 在平...
2023-03-20
映的多音字组词? 映很少音字,组词:映山红,映雪,映客。 映ying 映,汉语经常会用到字(一级字) ,读作yìng,此字早出现在篆文 ,本义是照,引申表示为通过照射而显出 。 组词造句:上映(4)他的新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不...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