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校是什么课,地校课程是什么课

地校是什么课?
学校可以按照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自不同的方法,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促使其更满足学生、学校特点和需的地理课程,即地理校本课程。简称地校课程或者地校。
地校课程是什么?
地校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详细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详细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法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
1、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法,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促使其更满足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
2、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按照教育部相关基础教育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是要求,各地及各地中小学都编辑出版了具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考试教材,并且开设了采取地本校本考试教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种类型的课程就称为地校课程。
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研究目标?
五育融合,在阳光教育品牌统领下,以深化阳光课堂改革,逐步递次推动阳光课程校本化建设,强化教学精致管理,帮助教师强化发展,打造特色学校为五大支点,全面,均衡,高质量,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成熟课程体系,详细指导师生把整合的资源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满足学生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培养新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五育”并举作为有机整体的内部规定性详细可以细分为三个结构层次:德育、智育、美育主要促进心灵发育发展,属于精神发展丰富陶冶层次;体育更多提供健康的物质保证和支撑,属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劳动教育提供生存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属于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层次。这当中德育是各育的灵魂与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与基础,美育是前两者的桥梁及各育的内在动力,劳动教育是真正达到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现实途径。
杭州海亮小学怎么样?
海亮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教学质量很好的学校。
海亮小学以“培养核心素养、促进个性发展”为指引,全力逐步递次推动课程建设,倾心打造特色课程。学校开齐开足每一门国家课程,并进行校本化设计和开展,在语数英、科学等课程中系统化、全方位植入思维课程,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海亮小学拥有一支涵盖省级名师、省教坛新秀4人,绍兴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6人,诸暨市学科带头人15人,诸暨市教坛新秀14人的名优教师队伍。
近几年来,诸暨市或者以上的教师业务素质比武、高质量课评比、教师专业素养大比武中海亮小学教师获一等奖84人次,连续5年,教师团队Team一等奖获奖人员数量及总获奖人员数量在诸暨市名列前茅。
绍兴海亮小学怎么样?
绍兴海亮小学是诸暨海亮教育集团属下的一所六年制小学。学校创办于1996年,于 搬迁进入位于诸暨市陶朱街道的海亮教育园,现有82个教学班,2600余名学生。
学校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学生个性发展而奠基为目标,积极逐步递次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学校引进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开展小班化教学,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成才方案,通过少儿工程院、DIY创意工坊、生存技能课程等,开发学生专业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
中山一中讲解?
中山市第一中学,简称中山一中是广东一级学校、广东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2023中山第一中学高中毕业考试,文科生2人成绩被屏蔽,1人进入广东前10名。此外整个省文科前70名,一中占6人,全市多。
此外理科全市前3名,一中占1人,其满分692分,距离中山理科满分并列第一的两名考生仅一分之差。据讲解,学校13名考生有望被清华、北大录取。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全国五百强学校,排名在第333名。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一所百年名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692年的铁城义学,1748年易名为丰山书院。1908年又改成丰山官立中学堂,实行现代教育体制,开启中山现代教育之端。学校地处中山市东区金字山下,傍山就势,绿树芳飞,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学校设初中部48个教学班,高中部90个教学班,在学校念书学生7300多人,在编教职工600余人,这当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共256人。现有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6人(累计培养8人),高级教师203人,设立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等工作室3个(省级2个、市级1个)。
办学观念:追求卓越,做好的自己
近几年来,中山市第一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立志、立诚、立品、正学”的丰山精神,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以“追求卓越,做好的自己”的办学观念为引领,以培养“志存高远、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有一个性特长的中学生”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以高质量教学为主体,科技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两翼齐飞”的办学特色,努力为每一位师生“做好的自己”创设条件。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持续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好”的“自己”;学校坚持教师第一发展观念,强师风师德建设,构建教师成长“四级阶梯”和分层按需的培训体系,为教师搭建多元持续发展路径,让教师整个过程参加学校的发展,取得成就感和价值感,成就“好”的“自己”。
办学特色:一体两翼,全面发展
在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山市第一中学渐渐形成了“以高质量教学为主体,科技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两翼齐飞”的办学特色:教学方面,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着眼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德育方面倡导“和善而坚定”的德育观念,将“目标坚定,过程和善”的观念与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融合,通过同伴互助、小组评价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Team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以体艺模块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体、音、美、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等国家课程校本化渠道,完善“领域-学科-模块”三层课程结构,通过模块学习,颁发特长等级证,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特长。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社团活动自主管理,体育科技节、校庆嘉年华等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办学业绩:中高中毕业考试屡创佳绩,学科竞赛成绩突出
中山市第一中学(No.1 Middle School Of ZhongShan City),简称中山一中是广东一级学校,广东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1中山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08年,1939年,中山县立中学、县立女子初级中学和中山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称为“中山县立联合中学”。1946年,学校复名“中山县立中学”。1953年,石岐设省辖市,学校改名为石岐市第一中学。1962年,学校被省教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73年,学校改名为中山县石岐第一中学。1985年2月13日,石岐一中更名为“中山市第一中学”。截至 11月,中山市第一中学全校校园占地面积406亩,全校有140个教学班,学生近7500人。有在册教职工604人,这当中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74名。
社会工作者取证班
四大网课班次,高效学习
高端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