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刑法主观解释有什么法条,主观题为什么要提供法律法规知识

时间:2022-10-03来源:华宇考试网作者: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法考培训课程
刑法主观解释有什么法条

刑法主观解释有什么法条?

一、刑法规定犯罪主观方面涵盖什么

犯罪主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由意识原因和意志原因这两大多数内容构成的。

1、意识原因

这是指行为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和分辨情况。

(1)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其结果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或者说对与犯罪客体相关的事实及性质的认识。

(2)行为人对犯罪的基本事实情况的认识,或者说对犯罪客观方面相关的事实的认识。行为人对犯罪基本事实情况的认识第一涵盖了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两者当中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唯有当刑法分则明确要求行为人对犯罪时间、地址位置和方式等事实也要有认识时,犯罪客观方面中的选择要件,才可以构成特定犯罪罪过的主要内容。

我们国内刑法并不限制行为人认识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即不要求认识刑事违法性。假设不认识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就不可以构成罪过,不负刑事责任,既然如此那,就容易让有部分人借口不懂法律逃避应负的刑事责任。

2、意志原因

这是指行为按照对事物的认识,决定的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原因。按照我们国内刑法规定,意志针对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遥支配和控制作用,表现为四种形式,即期望、放任、疏忽、轻信。

(1)期望是指行为人积极地有目标地追求危害结果出现的意志状态。

(2)放任是指行为人对因为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听之任之,不加控制和干涉的意志状态。

(3)疏忽是指行为人粗心大意、松懈麻 痹,因而没有预见本来需要预见和可能预见的危害结果,以致出现危害结果的意志状态。

(4)轻信是指行为人漫无目的自信,过于轻率地选择和支配自己和行为,以致出现危害结果的意成状态。

我们国内刑法要求,任何犯罪的主观方面,都是有着详细内容的意识原因与这四种意志形式之一结合组成的,缺少意识原因和缺少意志原因,罪过都不可以成立。

二、犯罪主观方面应存在例外情形

针对诸如污染环境罪等主观心态没有明确规定的罪名,对主观心态进行区分时,依据“规范—事实”的双重判断标准,在法律规范方面既没办法归纳总结,在现实情况中也很难区分。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类型罪名的主观心态产生了例外情况。

1.刑法中某些罪名表达区分主观心态有意或恶意与过失在弱化。污染环境罪等主观心态没有明确规定的罪名在刑法中多有反映,如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规则和程序罪”和第九章“渎职罪”中均有。而刑法第398条和第432条则直接规定了有意或恶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和有意或恶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即一个条款中规定了主观心态不一样的两个罪名。例如,刑法第398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有意或恶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非常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明确规定了“有意或恶意或者过失”适用同样的犯罪行为方法、侵害对象、危害后果及量刑,由此可见,该罪名注重惩罚的是泄露国家秘密的结果,而不问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因为泄露国家秘密的危害性很难预料,且没办法挽回,不论行为人的过错形式如何,只要导致严重的危害结果,就要受到刑法同样的评价。

2.法律规范应与生活事实相契合,适应现实的发展。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可以看得出来,诸如污染环境罪主观心态不明的罪名,不仅没有减少,反到是带来一定增多。这是立法机关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现实生活的反馈。法律规范及基本原则应一定程度上按照生活事实予以调整。以污染环境罪作为例子,不区分有意或恶意与过失,更加高效惩治污染环境的行为,这种类型刑法规定注重惩罚的是客观危害结果,并不是主观心态,且司法实践中,这种类型犯罪的有意或恶意与过失的区分也很难把控掌握。

严格区分有意或恶意与过失的犯罪理论已经不可以充分解释刑法分则中主观心态不明的相关规定。随着刑法分则中主观心态不明之罪渐渐增多,表达“刑法以处罚有意或恶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作为例子外”的原则产生了例外情形。

主观心态是定罪、量刑的重要判断依据。一般来说,针对主观心态的判断,需要兼顾规范和事实两个方面,坚持“规范—事实”的双重判断标准。刑法第14条、第15条针对有意或恶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相关规定,算是主观心态以危害结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主观题为什么要提供法律法规?

一、考试情况

提到法律法规,各位考生第一反应就是考核客观题,不需要背诵,但其实,法律法规部分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也可考,察主观题,比如一部分省份就考过简答和材料分析题。故此,我们要针对考试情况做好备考。

二、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教师行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平等对待学生,特别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可以歧视学生,不可以对学生开展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可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 【教师权利】 教师享有下方罗列出来的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与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详细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及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还有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与进修或者其他方法的培训。

3.学生的权利-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一般来说,学生(幼儿)财产权涵盖财产全部权、继承权、受赠权还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财产全部权是指全部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幼儿年龄虽小,但任何人不可以随意剥夺、侵犯其权利。

继承权是指依法享有的、可以无偿获取死亡公民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

受赠权是指接受别人赠予的财物的权利。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之中的财产权利。

4.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参与教育教学权

学生享有“参与教育教学计划具体安排的各自不同的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与教育教学权”。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这项权利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权和使用教育教学设施权

5.学生的权利-人身权-隐私权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与生俱来是一种典型的私权,学生同样依法享有维护自己合法隐私权,不可以因为缺少某种权利意识,成人就有剥夺他这个权利的理由。

6.其他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1)《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中,每一个维度对应的领域要做简题目作答备考。

(2)《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评价内容对应的重点指标做简题目作答备考。

三、练一练-材料分析题

1.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的特岗教师。她一到岗位就仔细备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续性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好,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小李不可以容忍学生不仔细听讲,对很小一部分不仔细听课的学生,她常常采用罚站,不允许进教室等方法惩罚他们。

以上就刑法主观解释有什么法条,主观题为什么要提供法律法规知识的详细介绍,更多司法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资讯,司法考试资料下载点击下方百度云网盘下载,网课报名助你学习更高效,考试!!加油!!!

司法考试考试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司法考试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高效学习快速通过<<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司法考试免费资料百度云网盘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责任编辑:华宇考试网)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热门资讯

  • 刑法主观解释有什么法条,主观题为什么要提供法律法规知识

    刑法主观解释有什么法条? 一、刑法规定犯罪主观方面涵盖什么 犯罪主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由意识原因和意志原因这两大多数内容构成的。 1、意识原因 这是指行为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和分辨情况。 (1)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其结...

    2022-10-03

  • 21年法考领证时间, 法考领证时间是多少

    21年法考领证时间? 21年法考,你领证时间在八月份 法考领证时间? 领证时间是 4月初。 通过司法考试却过了领取证书时间咋办,应该如何处理? 通过司法考试,却错过了领取证书时间,需要第一时间与当地的司法...

    2022-10-03

  • 司法考试科目一通过率,法律资格证和cpa哪个难

    司法考试科目一通过率? 法考通过率预测从法考的通过率和报名人员数量的逐年趋势可以看得出来2023- ,法考每一年通过人员数量基本固定在11万人左右。唯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每一年增多至少五万名律师,达成 62万全...

    2022-10-03

  • 法律职业资格证网络在线申请怎么算成功,辅警考试主观题有什

    法律职业资格证网络在线申请怎么算成功? 网上报名结束后将生成9位数字的报名号。针对选择了不需要在线缴费省份的报考点的学员来说,只要生成了报名号即表达报名成功。 针对选择了须在线缴费省份的报考点的学员,生成报...

    2022-10-03

  • 单招类别分为10大类都考什么,固定资产对应的科目是什么

    单招类别分为10大类都考什么? 单招聘考试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文化课,还有有关的素质考试。主要是看你对你报 的专业了解多少,然后再看你适不合适学习你报的专业。这需你对信息类方面掌握并熟悉一下专业的知识。例如...

    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