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不及格怎么办,初级经济法怎样学才好

初级经济法不及格咋办,应该如何处理?
初级会计考试共两个科目,初级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满分一百分,六十分为合格,考试人员一定要同时两个科目达到合格成绩,才可以取得初级会计证书,故此,经济法不及格,只可以第二年再报名重新考试。个人建议,多做题,多看教学视频,考试前30天,再看一遍书,做到心中有数。
不需要了,补你不及格的完全就能够了
初级经济法怎样学才好?
1. 全面、系统地学习
学员第一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针对课程的全部要点,一定要要全面掌握并熟悉。任何投机取巧的做法,如采用猜测和押题的方法来应付考试,时常会适得其反。
2. 掌握并熟悉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在短时间内,学员要学习非常多的课程内容,涵盖法律基础理论;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因为这个原因,学习任务很繁重。
但是面对繁杂的主要内容,学员要把控掌握好其主次轻重,很好的学习方式是把控掌握好每一章的重点内容。
3.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考试的目标是为了考察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并熟悉程度。假设学员理解了课程内容,应付考试就已经有一定的把控掌握,故此,理解是背诵的重要前提条件。
4. 选择有条理的背诵
在学习途中,假设学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总结,通过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存储记忆,课程的主要要点就可以在学员的脑海中变得很清晰。
5. 注重处理方式
非常多的考试内容肯定与学员未来的实质上会计工作密切有关,要注重从实质上会计工作的的视角进行学习
学习初级经济法第一要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各法律法规,并要完善自己的考点归纳,同时要做好动脑思考的准备,还有考试中答案的写作技巧。1、第一要熟悉内容,从整体出发,重点掌握并熟悉基本的经济概念,还有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例如《民法总则》、《公司法》和《合同法》;掌握并熟悉知识后,还需要多做一部分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要熟练掌握并熟悉各种考试的题型,还要有一定的分析、解题思路和组织性,在考试途中,既要詳細审题,又要做到大题小做分解,集中重点素材,正确把控掌握题目作答范围,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总结和解答;
3、在考试途中,要做好细节的把控掌握,针对每类题型,采用对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要客观地分析题目作答内容,做到深入浅出,不要走过头;
4、还需要注意写作技巧,在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把观点支持起来,同时也要熟悉一部分文体上的特点,用合适的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建议各位考生在使用题海战术以前都要理解考试教材概念的实质。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有一定的应用性,特别是在税法中,假设没有经过习题的测试,单的依据“理解”是不可以保证成绩的。各位考生都应该多做一部分与当年初级会计考试难度相适应的练习,总结题目作答技巧。建议各位考生在使用题海战术以前都要理解考试教材概念的实质。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有一定的应用性,特别是在税法中,假设没有经过习题的测试,单的依据“理解”是不可以保证成绩的。各位考生都应该多做一部分与当年初级会计考试难度相适应的练习,总结题目作答技巧。
初级经济法公式怎么记?
税收计算公式
1、增值税
1)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这个方向税率为16%)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简易计税一样)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2、消费税
1)大多数情况下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3、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4、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多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据实预缴的:
月(季度)预缴额=实质上利润×25%
=(会计利润+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金额-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补上来之前年亏损)×25%
(2)按上年应纳税所所得额预缴
月(季度)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或4)
5、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年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专项扣除,大多数情况下指三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孩子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如商业健康保险
预缴个人所得税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这当中:累计减除费用,根据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详细预扣预缴方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收入-800(收入<4000)
收入×(1-百分之20)(收入≥4000)
这当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20
3)其他各项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6、其他税收
1)城镇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率
2)房地产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3)资源税
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4)土地增值税
增值税=转让房地产获取的收入-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速算扣除数
5)契税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增值税计算方式
1)直接计税法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
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
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
2)间接计税法
扣除税额=扣除项目标扣除金额×扣除税率
(1)购进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
(2)实耗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实质上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
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2)进项税额
不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都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都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2、消费税额
1)从价定率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_消费税率)
(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
(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定额的计算(啤酒、黄酒、成品油)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目金额
3)复合计税(卷烟和白酒)
应纳消费税=销售额或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这当中,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销售数量×单位税额)/(1-消费税率)
或,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销售数量×单位税额)/(1-消费税税率)
学习新计算公式
学习新计算公式
4、个人所得税额
个体工商户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
(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
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
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
5、城市建设维护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质上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还有出口货物、劳务或者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增值税免抵税额)×税率
6、资源税额
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课税数暈×单位税额
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价格×税率
或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税率)
7、车船税
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
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客货两用车依照货车的计税单位和年基准税额计征车船税。
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
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百分之50
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
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使用年基准税额÷12×应纳税月份数
8、土地使用税额
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
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
9、印花税额
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
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
征求意见稿税率为3/10000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
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
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
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
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
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5/10000
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
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
新征求意见稿税率是3/10000
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记载资金账薄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
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5/10000
新征求意见稿税率是 2.5/10000
10、关税
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其公式为:应纳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运输费、保险费等=国内批发价/(1+进口税率+费用和利润率(百分之20))
2)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其公式为:出口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出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
初级经济法哪章难?
我认为有关税费的那几章很难,然后就是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经济法就是记的知识多,理解了考点归纳,学起来都不会难。
以上就是对初级经济法不及格怎么办,初级经济法怎样学才好的详细介绍,点击博客网站司法考试了解更多司法考试报名条件及考试报名时间等考情信息,司法考试资料点击下方百度云网盘可免费下载。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司法考试免费资料百度云网盘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