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师的本意和比喻,一字师的本意和比喻义

一字师的本意和比喻?
指订正一字之误,就可以为师,亦指尊称仅更改替换诗文中一二字而使诗文更经典的人。典出五代王定宝《唐遮言·切磋》:李相读《春秋》,叔孙姥之“姑”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唇切”,旁边小吏帮他纠偏过来,李公大为惭愧,于是“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释义:它指订正一字之误读或更改替换诗文中一二字者,就可以为师。现目前用此称呼善改诗文的人;比喻一个人虚心学习的胸怀,就算比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以为自己的老师。故事有二:一,五代著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认为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一首《早梅》诗,这当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没办法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成‘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觉得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现目前从而称呼善改诗文的人;比喻一个人虚心学习的胸怀,就算比自己多认识一个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以为自己的老师。二,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不少人都夸好,唯有山东一个老叟觉得应将“闻”改成“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萨天锡俯首拜他为“一字师”。一字师典故的意思: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就可以为师。亦指更改替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