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苏轼一生的句子,颂扬苏轼的名句必须是名人赞美苏轼的诗句

评价苏轼一生的句子?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30天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颂扬苏轼的名句,一定要是名人赞美苏轼的?
01、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 02、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戴复古 03、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04、丈夫之志,能屈能伸。-程允升 05、对准正午太阳拉弓的人,虽然明知自己射不下太阳,但却坚信自己一定会比只瞄准灌木丛的人射得要高。-锡德尼 06、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世说新语》 07、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08、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朱棣 09、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郝经 10、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11、我想世界上好的东西就是励志。我的书《忧伤的老板》再版时终于加上了“励志”和“流行文化”的标签。我要求把励志写在前面。-左小祖咒 12、长风破浪会有的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3、苦之,以验其志。-吕不韦 14、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冯梦龙 15、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李隆基 16、志犹学海,业比登山。-王通 17、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葛洪 1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守仁 19、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可以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可以御也。-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 20、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曹植 21、志,气之帅也。-孟子 22、要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持续性为自己释放压力,为自己加油鼓劲。多培养些良好的兴趣爱好,看看励志书刊,交交良师益友。不少时候,别人未必能帮得了我们,脚下的路还要有自己去走。-芙蓉姐姐 23、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4、一个人有无成就,决计划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谢觉哉 2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6、人无志,非人也。-嵇康 2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28、安得长翮大翼扣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台。-韩愈《忽忽》 29、励志名人名言:身可辱,而志不可夺。-王勃 30、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万松老人 31、世之奇伟、瑰怪、很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可以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训欲遗规》 33、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孙中山 34、大概胸襟高,立志主,则命意自高。-方东树 35、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邵谒 36、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乔布斯 37、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38、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39、志比精金,心如坚石。-冯梦龙《力成文学》 40、天下全都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全都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 41、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不管是生还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气。-罗·布里奇斯 4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43、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郭沫若 44、志须预定自道远,世事岂得终无成?-徐谦 4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了解老。-陶渊明 46、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格言对联》 47、一个人一定要要有志气,不可以依赖依靠别人,坚强的气魄与力量是人一生中大的瑰宝。-左小祖咒 48、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49、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书功。-钱谬 50、没有礁石的阻挡,哪有浪花的激越;没有羚羊的快捷,哪有猎豹的英姿;有了风的拥抱,帆张开了胸膛;有了雪的映衬,梅越加冷艳高洁。-何炅励志名人名言_励志名言
如何评价苏东坡?
好看的皮囊千篇全部,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文学史上有趣的灵魂,当属苏东坡。
林语堂说: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公元1037年1月8日,其实就是常说的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了。一个有趣灵魂出世了,后来,他成了苏东坡,一直“活”到目前。
钱穆先生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可是,我们印象里的苏东坡,反而豁达,有趣的代表,那些烦恼仿佛都不存在。
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苏轼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不怨天尤人,不苦大仇深,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热忱。困了就睡觉,醒来就微笑。
他活了六十多岁,离我们已有900多年了。900多年过去了,再也找不出一个人,如苏东坡这般,当我们想起他时,嘴角都会露出微笑。
有趣的灵魂,永远不老。
谈及苏轼,令人不禁有万千言语去赞扬、评价他。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落魄南荒,苏东坡给人的形象,有潇洒出尘,或安静自守,童心未泯。荣耀十没有盛气凌人,艰辛时也没有卑躬屈膝,她自己也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比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苏轼一生,仕途上失意,文学上得意。
苏轼的一生处于新旧党争之中,主张政治改革,但不赞成贸然激进: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依然不会迂腐保守。这样的态度使他同时受到新,旧两党的排挤,饱偿宦海浮沉。
苏轼的才情,学识一寓于文学艺术。获取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其古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宋代各位考生。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宋代诗歌高成就。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一扫晚唐以来绮艳柔靡的积习,开创了,以诗为词,雅逸豪放之新风气,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书法,苏,黄,米,蔡。宋代四各位考生,苏轼居首。
我个人觉得东坡居士乃中国古代文人综合成就之,详细从以下哪些方面分析:
1、文学成就
苏轼的诗歌水平基本上可以能够算宋代诗歌的顶峰。简单的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这里山中”便已传诵千年。至于他在宋词方面的成就更是没有人能及,不管豪放还是婉约风格,信手拈来便是千古绝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至于散文方面的成就,位列唐宋散文八各位考生之一还有不朽的《赤壁赋》就是好的证明。
2、政治成就
宋代是文人做官好的时候代,欧阳修、王安石等大文豪也同时是国家重臣。虽然苏轼初出茅庐便名震京师,可接连的家庭变故打断了他的仕途。当他终于可以放手为国效力时接连的政治灾难将他一贬再贬,远到了海南儋州。就算倍受打击,他也没有松懈,甚至懒惰,总是在每一个被贬之地教化当地百姓,带着他们安居乐业,为当地发展做出自己的奉献。
3、个人志趣
苏东坡一身才华却没办法得到充分施展,有着别人没办法理解、承受的痛苦,但他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乐观豁达的个性,被贬数次他都没有叫苦不迭。身在偏僻的惠州他竟乐观地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到了更远的儋州,他竟启动教书授课,让海南人首次参与了科举。在杭州他还带着百姓给西湖修筑堤坝,留下了绝美的苏堤...乐观的性格支撑他度过全部的不可以意,广泛的兴趣和超强的能力让他的生活多了乐趣也造福了多方百姓。
4、个人情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词成了千百年来动人的悼亡词。词句里是他对亡妻深的思念和情感,动人心弦,超强。虽然他后来也曾续弦,但是在宋朝,妇女地位相当低下,东坡先生能有如此情意已实属难得...
综合以上哪些方面,我个人崇拜的古代文人非东坡居士莫属,在以后的人生中也会更努力地学习先生的著作和为人。
1.诗词的奉献。喜爱苏轼文字的人太多了,当年代就有不少人以先睹为快,若能收藏其亲笔表达的诗词,当是幸运之事。唐宋八各位考生中,在很多人心里,当推荐东坡。
2.为官务实,为民造福不惜代价。苏轼能体察民情,看到因过度改革导致的民不聊生之害,不畏强权,倾力谏言,结果被一贬再贬。
3.美食的推介。除了东坡肉,在苏轼里还有与吃相关的词句,以后大家慢慢说。
反对王安石变法,敢做敢当也认命,靠充满灵性的文字与厄运对话,直抒胸臆,发泄郁闷而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封建王朝有不少类似苏这样克己复礼的文人,孔孟之道让他们唯有愚忠一条道路走到黑,这是时代的局限也是人性的悲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各位考生之一。
苏轼基本上算是一个全才,在那个历史特定时期,他在各方面都获取了杰出的成就!
一,要说成就大的,还是文学方面是苏轼开创了宋词豪放派!其主要的代表作主要是在他被贬黄州时所作,如《前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在密州作《密州出猎》。在书法方面,其所书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帖!他对佛教,道教,都拥有很深的领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有很深的禅意!
二,政治方面,个人觉得,他有政治风骨,但缺少政治韬略,手段!相比他的弟弟苏辙,他的同窗章惇,就差些,后者都做到了宰相位置,苏轼好的官职是翰林学士知制诰,基本上等同于我们目前的中央办公厅主任。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浪费在被贬外放的路上了!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可能是他一生的遗憾了吧!
三,情感方面,用现代话说苏轼是一个对亲情,爱情都很用心,专心的一个人!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就是他在中秋节时,思念他弟弟苏辙所做!《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他怀念他亡妻所做,在那个特定的时候代是很不容易的!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止有周郎,还有苏东坡:他诗、书、画、茶、禅、肉,无所不精,他“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横看成岭侧成峰”,他“有节是秋筠”,他像一颗耀眼的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廊,拨开岁月的烟云,走近他,了解他。
一、文学家苏东坡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是继欧阳修后面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详细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1)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各位考生”之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当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了解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前赤壁赋》
(2)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存诗三千多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诗歌名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3)其词开豪放一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名作有《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了解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政治家苏东坡
苏轼不但是在文学艺术上功力深厚,而且,在从政为官时大力革新除弊,因法便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政绩。
苏轼在杭州任杭州通判,判官妓从良,灭蝗灾,与太守陈襄修浚西湖六井、沈公井,通浚运河。上书裁减高丽贡使馆赐予之费,朝庭从之。上书振济浙西七州。目前有名的“苏堤”就是苏东坡疏浚的。
苏轼在颍州治理颍州西湖,修建湖东西二桥,苏轼在扬州罢扬州芍药万花会,深得民心。上书获准暂缓催收积欠,使久困之民得以温饱。奏请改革仓法,改不支仓俸金为“重禄法”。首创监狱医师制度。
在武昌,上书太守要求禁杀婴儿,特别是女婴。成立救儿会,救活婴儿数千人。
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东、西两座铁索桥。儋州等地打凿东坡井,处理当地百姓饮水问题。
三、书画家苏东坡
苏轼还是有名的书法家,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此作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后面的"天下第三行书"。 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四、美食家苏东坡
苏东坡还是个美食家,擅长烹饪是个“超级大厨”,他做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凉粉”等深得众人的赞美和喜爱。
“东坡肉”典故
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被谪贬到黄州,见黄州市面猪肉价贱,而大家不大吃它,便亲自烹调猪肉。有一次他食得兴起,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名曰《食猪肉诗》,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诗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启动争相仿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
五、真性情苏东坡
苏东坡的诗词豪放洒脱,他的感情世界却丰盈温润。
苏轼一生有三个女人,第一个是她的结发之妻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俩人你恩我爱,举案齐眉,情投意合。每当苏轼读书时,王弗便陪伴在侧,红袖添香;苏轼有时会出现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可谓是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对公婆极尽孝道,深得王家喜爱。
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去世,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悼思念之情。
十年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之泪目,若不是情到深处又怎能写出这痛断肝肠的诗作!
王弗逝后,苏轼续娶王弗堂妹王闰之,王闰之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中重要的二十五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在王闰之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蝶恋花》纪事。二十五年后面,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很多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苏轼死后,苏辙故将他与王闰之合葬,达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王朝云是苏轼的妾,聪颖灵慧,能歌善舞,在苏轼困顿时,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王朝云却一直陪伴其左右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多。王闰之过世后,朝云陪苏轼陪苏轼走过后的人生时光。
总结: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卓有盛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作品是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
照鉴历史:以史为鉴,照亮未来,一路有你,有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