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看微电影老兵观后感,中国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加主要事迹

小学生看微电影老兵观后感?
之前的我对战争的概念十分模糊,总认为它离我们很远,从不知道属于正面战场的士兵的心情和在动荡社会勉强生存的普通百姓的惊恐和担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黄继光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邱少云在烈火堆中为不暴露目标纹丝不动,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就义或者是庆祝战争成功的号角??而没有一本书告诉我们,处于敌人枪林弹雨中的惊恐,弹尽粮绝时求生的本能,深夜里涌起的对家人深深的思念。
电影《太极旗飘扬》中骇人血腥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我,永世没办法磨灭。
振泰与振锡原本是平凡幸福的一家,他们勤恳节俭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更多的奢求,只期望靠着自己的努力,一家人过着辛苦平淡却温馨的日子。善良伟大的哥哥,只期望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让弟弟健康地进入大学。这也是处于和平日间期的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的生活。然而,炮声彻底粉碎了那里的宁静,毁灭了他们的期望。看着成千上万拥挤的难民惊恐地逃往他们所期待的和平的地方,我不禁害怕,假设我也在这当中,我的心情又该是多么地紧恐惧,我也多么想要保护我的家人。我更期望全部人都平平安安的,我清楚生命的宝贵和精彩,没办法想象生命突然被剥夺的残忍。
看到军队征兵时的含糊其辞,甚至用骗的手段,将年龄达到18岁患有心脏病的振锡带上火车,看着她母亲惊恐绝望的神情,我愤怒而又痛苦:有先天心脏病的他,上战场能干什么?难道就是要拉着这样的人去做人墙,去陪葬吗?在战争时期,就没有法律没有人权吗?但是,我又不可以不无奈的接受,因为假设没有足够的人在前线,后方人民将更悲惨。我不禁苦笑,这难道就是要舍小我,保大我吗?但是生命皆平等,没有人有权利去要求一个人为了集体的利益放弃他个人的生命。
《老兵》这部微电影的感召,使我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当成老兵,尽自己能力去帮身边的考生,积极参与社会性公益活动,校园里的好人好事接连持续性。
优秀的电影作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艺术教育、语言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价值。一部部优秀的红色影视同品,就是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这些正能量的影片为学生们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我们要向老兵们学习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论所身处哪种时代、身在什么地方个岗位,自始至终保持崇高信仰。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牢的记在心里,不能忘了宗旨、坚定信仰,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什么事迹?要4个?
有关我们国内历史上民族英雄,这是个沉重,题!因为我们国内封建帝制有严重的缺陷,跳不出历史周期律。故此,我们国内古代与近代历史充满了悲剧!战乱出现了还要民族英雄来处理战乱,这样历史上民族英雄当然不少不少!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岳飞、于谦、彭大将军!然后1980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1982年宪法施行后启动依法治国跳出了历史周期律。估计以后民族英雄就很少产生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不少,每个时代都拥有其代表人物。我想讲解一下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四位先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
△彭德怀元帅,赫赫有名,铁骨铮铮,身经百战,敢打敢拼。在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时,1940年,组织了105个团,历时90天,进行百团大战,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是八路军抗击日寇规模大、时间长、战果辉煌的战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被日军称为是“挖心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任志愿军司令员,在武器落后、补给困难、异国作战、没制空权的劣势下,指挥志愿军打败了世界头号强敌美军及联合国军,把他们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维护了朝鲜和祖国的安全。
△左权, 湖南醴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抗战中,他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积非常总部首长当好参谋助手,参加了一系列对日作战的军事布署研究,在创建按照地,打击日寇战斗中,战功卓著。1942年5月,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是八路军对日作战中牺牲的高将领。
△杨成武,开国上将,福建长汀县人。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敢打硬仗,功勋卓著。抗战时期,他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1939年11月,在黄士岭战役中,他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200多辆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5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大量弹药,使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命丧黄泉,一命呜呼。
△黄继光烈士,四川中江县人,志愿军战士,解放军英模。1951年随志愿军出国作战,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身体死死地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保护了战友,减少了牺牲,为大部队赢得成功而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事迹,朝鲜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也是解放军十位英模之一,他的事迹和挂像悬挂在全军连以上单位。
民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奉献将名垂青史,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中国历史上压根不缺抵御外虏,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它们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奉献。下面简单讲解几位: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卫青(?~前106年):痛击匈奴
把这两位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位同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并且还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都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至汉景帝时期的几十年里,汉朝受到匈奴的欺压,被迫采用和亲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越来越强盛,与匈奴决战的
时机已然成熟,汉朝军队在卫青、霍去病的先后统帅下与匈奴总共出现了三次大的决战,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三次战役均获取决定性成功,卫青和霍去病在三次战役中居功至伟。而后卫青被汉武帝封为长平侯,霍去病封为冠军侯,并封狼居胥山,这是古代武将的高荣誉。至此以后,汉朝消除了匈奴对自己的军事威胁。这一场战争也打出了一个民族傲立千秋的自信与尊严。
岳飞(公元1103年—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第一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本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流传千古的《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但凡是!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很难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因素而失败。后面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因为没有找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后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同年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因寡不敌众于1279年被俘,受俘这个时间段,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过零丁洋》和《正气歌》为人所认识和称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册!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后面,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都坠入瓜陵江淹死。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故将他全歼。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打了三天,戚继光率兵去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追至王仓坪,斩首百余级,很多人都坠于悬崖摔死。余党数千人逃走占据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去故将他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北御鞑靼:隆庆二年(1568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没办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故将他击退。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朝廷里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公元1585年(万历十三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为这个原因受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清朝末年,晚清国力薄弱,在鸦片战争后面,列强欲图瓜分中国。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势力在英国的支持下入侵处于动乱时期的新疆,并建立伪政权,1891年,沙俄也跑来插一脚,侵占了伊犁地区,这个时候的新疆面临被列强吞并的危险。
这个时候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列强的野心,于是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去新疆收复失地。左宗棠带着六万人的军队花了一年半时间,势如破竹,消灭了阿古柏势力,并在与沙俄交涉下要回了伊犁地区,收复新疆。
还有不少,如抗日战争时的王铭章、张自忠将军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自由做出巨大奉献的民族英雄们永垂不朽。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证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珍贵生命和作出杰出奉献的仁人志士。我们国内历史上民族英雄灿如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今天从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史选择四位民族英雄的事迹。
卫青:西汉名将,抗击匈奴著名将军,历史上赫赫有名。一是元和六年(公元前129年)第一次出征奇袭龙城,揭开了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为以后汉朝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关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首虏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众,控制了河套地区,这一战役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同时,进一步建立起了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三是远征漠北,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远击匈奴。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与匈奴主力遭遇,共俘虏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人,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使匈奴十几年再无南下之力。
霍去病:西汉杰出的青年抗击匈奴将军和军事家。十七岁初征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万里,斩获敌人二千多人,收复了河西,两次河西之战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五人,王侯贵族一百二十人,深邪王率四万余众归汉,此战,使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夯实了基础。远征漠北,封狼居胥。卫青和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里,歼敌七万四百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
卫青和霍去病对匈奴的攻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对匈奴战争的守势状态,一举打破了匈奴,为大汉朝的崛起和强盛夯实基础。
王铭章:四川人,抗日民族英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早年参与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七七事变后,王铭章率部出川抗日。一九三七底,在滕县保卫战中,王铭章表示:决心死搏,以报国家。激战后,壮烈殉国,官兵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后一滴血,滕县之战王铭章指挥部队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军队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尔后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
二零一四年九月,王将军名列第一批三百抗日英烈和英雄体名录。
张自忠:山东临清人,著名抗日将领,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总司令。一是血战临沂,一九三八年三月,张自忠率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了日军向台儿庄增援的战略企图,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成功。二是发动冬季攻势。一九三九十二月张自忠率右翼兵团参与冬季攻势,张自忠亲率三十八师正面进攻日军,歼灭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三旅团,本次战争是抗日战争这个时间段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唯一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二零零九年,张自忠将军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奉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二零一四年,张自忠将军又名列第一批三百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体名录。
民族英雄不管从古代到近现代史,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是一样的,坚决打击外来侵略者,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安定还有民族尊严,正是这些民族英雄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性发展壮大,值此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向历史上全部的民族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
中国历史是一个具有辉煌的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大量的民族英雄,我觉得杰出的四位肯定是:放弃优禄在冰天雪地渴饮雪,饥吞毡,在北海牧羊十九年,使匈奴对汉心惊胆颤的苏武。面对强大的征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在率兵抵抗后被俘不被高官厚禄所曲服的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还有打败荷兰侵略者成功收复宝岛台湾省的郑成功,更有抬着棺材抱着一死终于打败了沙俄收复了新疆这个约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
上甘岭战役立功多少人?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惨烈的一次战斗, 在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员数量的27.5%,以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在四十三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这样的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十四昼夜的顽强,让上甘岭成为五六十年代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的精神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榜样。
上甘岭战役是解放军军魂的颠峰,敌我双方奋23昼夜,志愿军第十五军共有200多个连、排、班单位获集体嘉奖,如134团8连取得特功八连光荣称号,至今还是十五军头号连队,个人方面,第十五军的一等功以上英模名册足足有400多页,共有12347名三等功以上功臣,这当中特等功45名,一等功137名,可谓星光灿烂。
上甘岭战役(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
十五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员数量的27.5%,
在整个战争中,志愿军共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模范和功臣,这当中有23.119万人取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勋章和奖章,有12人取得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的“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除开这个因素不说还有十几万名志愿军战士血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