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题菊花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黄巢的菊花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黄巢的题菊花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此诗采取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要彻底改变贫苦百姓不平等命运的豪迈思想。
题菊花
作者: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很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自不同的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依然不会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充溢浪漫主义激情
《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此诗采取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其不一样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但凡是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样的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并熟悉、改变自己命运的雄伟胆略。
作品原文
题 菊 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虽然这只是一种非常浪漫的幻想,但是,却颇能见出诗人的雄心壮志,特别是那种不屈从命运的具体安排,立志要自己当家做主的豪迈情怀,还有无所胆怯、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更是表现的酣畅淋漓,而这也正是一个决心推翻旧政权,建立新王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所一定要具备的宏伟气魄和必胜信念。
黄巢的题菊花抒发了诗人借菊花表达了诗人想要勇于掌握并熟悉、改变自己命运的理想抱负。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院菊花瑟瑟飘摇。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不要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明显不一样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不管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时常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具体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后两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发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达了作者宏伟的抱负。
此诗采取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着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那天,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后面,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