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王二作文100字,中国三大小英雄是谁

抗日英雄王二作文100字?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按照地,常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走到山口时迷路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要他带路找八路军。王二小心想:俺们的队伍在山头上埋伏着呢,我把鬼子带进去正好让八路军把他们统统消灭掉。想到这儿,王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答应了鬼子。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清楚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已经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都敌人,乡亲们都安全了。但是我们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王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期望小学”。
中国三大小英雄?
早的一位小英雄名字叫王璞,他生于1929年,河北完县人。家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完县野场村,王璞出生在那个村庄里的一户贫农家庭。在这个少年刚刚懂事时正好赶上了鬼子发动的卢沟桥事变,马上战火燃烧到了华北,吞噬了他的家乡太行山。面对凶残的日寇,王璞幼小的心灵里面燃起了仇恨的烈火。仇恨也让这个少年早早的成熟且坚强,十一岁的王璞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被推选为儿童团长,他曾多次配合当地八路军部队出色的完成了不少任务,后在敌人的扫荡中英勇牺牲,牺牲时年龄虽然很小还不到14岁,但是,这个小英雄却牺牲的很壮烈。解放后地方政府在当地为这个小英雄立起了汉白玉雕像以做纪念。
第二个小英雄叫王二小,他1929年1月22日生于河北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的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在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母亲阎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一座奶奶庙里面。在反“扫荡”时,刚满12岁的他把鬼子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一个中队被全歼,可这位小英雄不幸被敌人杀害,英勇地牺牲了。
第三个抗日小英雄名叫海娃,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哪些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清楚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可以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不要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放牛娃唱的歌曲原唱?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手:冯杰/王珺
填词:方冰
谱曲:陈晓满
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了解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已经在那十分危急时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清楚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可怜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求简短的红色故事?
故事1: 1934年12月20日,红军中央纵队从这里离开往河口方向走,从这里到河口有20多公里路,他们21号赶到河口。红军在河口打过仗,准备抢渡河口,国民党派王家烈的2个团驻守,红军派了2个团用炮和他们打,后抢到渡口过河。 故事2: 当地一个苗族老人病了,毛主席去看他,还派了人来给他打针治病。毛主席要房东在山上打一种叫马齿苋的野菜给他吃,这样的菜既可以吃,又能做药,有止泄功能。 故事3: 有一段路,早叫冉西路是红军要走的,国民党派人给拆了,两个村子没办法通往,红军又把路修好,这条路叫红军路。 故事4: 乌下江有两个红军牺牲了,老百姓把尸首埋了,本次涨水,村子里面人自发把这两个红军的坟往高处迁,还立了碑。(事情原委:渡乌下江时,一个首长,4个警卫员,4个民工,一匹马。首长先过河,然后派船来接他们,马在船上受惊跳下水,把船打翻,4个战士落水,他们都不会游泳,后两2个被救,还有两个不幸牺牲。) 故事5: 在八寿,有2个女战士被国民党杀了(在锦寿死了20多个红军战士,有的是掉队了,不可以走的,交当地老乡家)。被杀害的女战士当时不清楚是女的,因为红军缺少营养,身体严重瘦弱,死后搜东西时才清楚是女战士,国民党兵把尸首扔到河底,至今没有打捞上来。 故事6: 1957年,八瓢村,搜集出八挑红军遗物,都送到了遵义纪念馆,这当中有一副铜筷是当地村民捐赠给政府的。 当年长征时,红军的一个侦察连12个战士,在一个叫龙禀虔的人家里住了七天,他们给红军煮饭、服装,红军在四周侦察敌情。当地有一个叫吴蛮子的人,组织了60个地方上的人,要来收拾这12个红军。龙和母亲就跟吴谈判,吴:60个人打12个人,绰绰有余,要把他们的武器没收过来。龙就想办法不让吴成功:人家在外面不容易,也为了他们的事,请你们不要这样(对他们)。后龙自己出了五挑谷子,几十斤油,送给吴,请他们打牙祭,不为难红军。家里人还帮红军洗衣服。红军十分感激,离开时很感动,当时身上没有钱,就把一双铜筷送给了龙,目前它在县档案馆收藏。 故事7: 当地,保存一张署名朱德、毛泽东的传单,大约有了400字左右的主要内容,很宝贵。这份传单唯有2份孤本,一份在遵义,一份在锦屏,为了保存传单,费了很多事。传单初在启蒙乡,保存的人家发现有(国民党)的兵和乡长派人来收来抄,就把它辗转放在亲戚朋友家,经历了不少苦难,东躲西藏很久。家中的老母亲,也因为颠簸而去世。1957年,政府来调查红军长征历史时,就捐献给国家了,上面有“向往革命”等字样。 故事8: 杨和钧,一个侗族青年。为了救留下的红军伤病员(这当中有一个姓吴的排长),自己(杨和钧)上山采药,给两个红军医疗,为了他们的安全,还转送到两边的亲戚家。后来,这事被国民党乡保卫队长发现了,把两个伤病员给杀了。杨和钧写了不少诗(自由体),有《八板壁上的指南》等作品,被收录为黎州革命烈士诗集。后来,他按吴排长的指示,西上剑河,南下黎平广西找寻红军,(为了找寻,在家里卖田卖地,把老人的寿材也卖了)。到黎平后,联合当地进步人士开展地下活动,后不幸被国民党乡兵抓住,当天就杀害了。1936年11月遇难。82年被追觉得革命烈士。
简短的红色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二忽视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可以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