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小朋友放风筝的七律诗,10大经典催泪书籍系列

赞小朋友放风筝的七律诗?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风筝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放风筝也大有讲究,为了让风筝高高飞在天上绝非易事。孔尚任在《放风筝》中描绘了这样的情景:“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天真顽皮的儿童没有把风筝成功放飞,他不但不从自己找因素,反到是抱怨风力不够。在孔尚任的笔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
001 《咏风筝》
徐海明
彩翼扶摇万里追,
鸢飞九域挟风雷。
浮沉碧海寻常事,
万木逢春又一回。
002 《 咏风筝》
徐海明
萧萧风骨不逢迎,
款款霓裳碧落星。
百态人生多戾气,
千姿罗刹少真诚。
倚天青竹观山色,
绕指柔丝闻鼓声。
火眼金晴识魍魉,
神猴挥棒扫狰狞。
003 《纸鸢》
秦雪梅
多情红杏先春,
欲借清香与四邻。
一夜东风花处处,
满城俱是放鸢人。
10大经典催泪书籍?
世界前十感人书籍
1、《老人与海》
2、《巴黎圣母院》
3、《追风筝的人》
4、《杀死一只知更鸟》
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6、《活着》
7、《爱心树》
8、《穆斯林的葬礼》
9、《飘》
10、《偷影子的人》
1、《老人与海》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豆瓣评分:8.4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作品,通过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鱼搏斗的故事,展现了其不服输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的态度。
2、《巴黎圣母院》
作者: [法]雨果
豆瓣评分:8.4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本书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与真诚,故事情节很感人。
3、《追风筝的人》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豆瓣评分:8.9
这本书紧跟着一个阿富汗少年与家中仆人有关风筝的故事展开,故事情节巧妙惊人,让人为之感动。
4、《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 [美国] 哈珀·李
豆瓣评分:9.2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长篇小说,这本书通过孩子的视角,抨击社会的黑暗,也歌颂了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豆瓣评分:8.7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十几岁少女暗恋的故事,并为这份暗恋倾注了自己的一生,而对方却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记住,让人为之心痛流泪。
6、《活着》
作者:余华
豆瓣评分:9.4
《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告诉我们活着很艰难,但活着也很美好是一部很感人的小说。
7、《爱心树》
作者: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豆瓣评分:9.1
《爱心树》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绘本,讲述的是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通过大树歌颂了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很感人。
8、《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豆瓣评分:8.1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故事情节表现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自强不息的精神,被冰心称赞为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
9、《飘》
作者: [美] 玛格丽特·米切尔
豆瓣评分:9.3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描写,表现了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活态度。
10、《偷影子的人》
作者: [法] 马克·李维
豆瓣评分:7.7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的一部小说,有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无怨无悔一直愿离去的友情是一部很感人的作品。
村居描写了哪些人?
写了不少孩子们。
村居中主要人物是儿童,春天到了,孩子们放学后去放风筝。
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详细生动地描写了春天的情景,写出了春日农村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放学后,在春光里放风筝的欢乐情景。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了什么等景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二句描写了春天的青草、杨柳、堤岸、黄莺、烟雾般的水汽等景物。出自清代高鼎《村居》。
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子里面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后面,大概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大多数情况下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相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作者为什么说是鹅黄色的童年?
因为在童年放风筝的时候节,大地正泛着鹅黄的绿意,风筝在鹅黄的大地之上飞翔,带给我欢乐与难忘的童年记忆.而鹅黄也正是春天的生机活力,与童年一样的无忧无虑,故此,,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
仲夏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