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怎么读(yù)玉的意思玉字组词,玉和绿读音分不清

玉怎么读(yù)玉的意思,玉字组词?
玉拼音:yù。释义: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这当中。
3. 姓。组词:璞玉、玉仪、玉树、玉堂、碧玉、玉宸、玉辇、玉珂、玉成、金马玉堂、蟒袍玉带、玉树临风、亭亭玉立
玉和绿读音?
玉读音yù 绿读音 lǜ
“玉”的基本含义为石头的一种,如玉石、玉器;引申含义为美,尊贵的,如玉泉、玉液。
在平日使用中,“玉”也常做名词,表示指玉制的乐器,如玉轸。
“绿”的基本含义为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水绿;绿的引申含义为颜色昏暗,乌黑色,如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
在现代汉语中,“绿”还有呈现绿色的含义,如绿化。
玉读音yù 绿读音 lǜ
玉和绿的读音是:yu lv。
玉yu四声,和he二声,绿lv四声
玉的多音字有什么字?
玉不是多音字。玉拼音:yù,笔画数:5画,部首:玉。
基本字义
• 玉
yù ㄩˋ
•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这当中。
• 姓。
豫,誉,御,育,预,遇,钰,喻,欲,煜,毓,浴,狱,寓,芋,域,郁
玉字的偏旁是什么?
玉字的偏旁就是“玉”,读音:yu
玉的字义:
1.石头的一种,也可以理解为美丽的石头,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玉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这当中。
3.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立。
4.姓。
5.部首,如琪、玲,皆有玉之意。琪:宝玉,玉石;玲:玲珑。
玉的偏旁是:玉 。因为玉是独体字,本身就是部首。玉[ yù ]部首:玉 笔画:5 五行:木 五笔:GYI 基本解释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
~器。
~玺(君主的玉印)。
抛砖引~。
金~良言。
~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泉。
~液(美酒)。
~言。
~姿。
~照(敬称别人的照片)。
~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
亭亭~立。
金科~律。
金~其外,败絮这当中。
3.姓。
“玉”有偏旁部首。其部首是:“玉”读音: yù释义:〈名〉组词:
1、玉米[yù mǐ] :玉蜀黍的俗名。
2、玉簟[yù diàn] :竹席的美称。
3、玉成[yù chéng] :敬辞,促成4、玉骢[yù cōng] :即玉花骢。泛指骏马。 唐 韩翃 《少年行》:“千里斑斓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清 赵翼 《香山夜归即事》诗:“玉骢亦解人良会,...5、玉醅[yù pēi] :美酒。6、玉簪[yù zān] :用玉做成的簪子。 也叫玉搔头。7、刚玉[gāng yù] :刚石。8、玉玺[yù xǐ] :专指皇帝的玉印。9、青玉[qīng yù] :碧玉。10、玉帝[yù dì] :即玉皇。11、玉麦[yù mài] :玉蜀黍的别名。12、玉带[yù dài] :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13、墨玉[mò yù] :黑色玉石。14、玉碎[yù suì] :为坚持正义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15、碧玉[bì yù]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部首偏旁:玉,可以延伸造句:6、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仅是一家之言,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期望多听听各位考生的见解。
7、这个排名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目标,并不是终结定论。
玉的拼读法?
玉,汉语经常会用到字,拼音读作yù,早出现在甲骨文,其本义为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后引申为色泽晶莹如玉之物、形容美好、形容洁白等。
玉吅读音?
yù xuān
“玉”,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ù,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玉”的基本含义为石头的一种,如玉石、玉器;引申含义为美,尊贵的,如玉泉、玉液。
在平日使用中,“玉”也常做名词,表示指玉制的乐器,如玉轸。
玉去除部首还剩几画?
玉 拼音:yù 注音:ㄩˋ 部首笔划:5 总笔划:5 繁体字:玉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简体部首:玉 造字法:象形
玉去除部首还剩几画玉米的玉是几声调?
yù第四声,
“玉”,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玉”字像用一根绳子穿着几块玉石。金文和小篆作三横一竖,与“王”字相似;它们的区别是“玉”字三横等距,而“王”字不是罢了。隶书以后“玉”字才加点,后来相继在商朝金文时代、楚系简帛时代、秦系简牍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玉”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