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敛肺涩肠药:乌梅的性味归经、临床应用等

时间:2020-07-13来源: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百度云 作者:华宇中医内科主治 点击: 加载中..
中医内科视频课程
距离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为帮助大家复习,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中医内科的备考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敛肺涩肠药:乌梅。 乌梅 【药用

距离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为帮助大家复习,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中医内科的备考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敛肺涩肠药:乌梅。

乌梅

【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1.用于久咳不止。

乌梅敛肺而止咳,对于久咳不止,痰液稀少等症,可与罂粟壳、半夏、杏仁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久泻久痢。

乌梅又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泻痢日久不止,常与肉豆蔻、诃子、苍朮、茯苓等配伍。

3.用于虚热口渴。

乌梅能生津止渴,可治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及暑热烦渴,可与天花粉、葛根、麦冬、人参、黄耆等药同用。

4.用于蛔虫为患所致的呕吐腹痛等症。

乌梅味酸,蛔得酸则伏,故能和胃安蛔,常与黄连、黄柏、干姜,细辛、花椒、附子等配伍,治蛔厥腹痛。

本品外用,又可用于牙关紧闭,以乌梅肉擦之;用于外疡弩肉,以乌梅炭研末外敷。

【方剂举例】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干姜、附子、蜀椒、桂枝、细辛、人参、当归。治蛔厥腹痛。

【处方用名】乌梅、大乌梅(带核用)。乌梅肉(去核用,用量宜小)。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文献摘录】《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大明本草》:「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蛔厥吐利。」

《本经逢原》:「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