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经济问题公式,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经济问题公式?
列一次方程(组)或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是:
审、设、列、解、答.常见题型有以下几种情形:
(1)和、差、倍、分问题,即两数和=很大的数+较小的数,很大的数=较小的数×倍数±增(或减)数;
(2)行程类问题,即路程=速度×时间;
(3)工程问题,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4)浓度问题,即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浓度;
(5)分配问题,即调配前后总量不变,调配后双方有新的倍比关系;
(6)等积问题,即变形前后的质量(或体积)不变;
(7)数字问题,即有若个位上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百位上的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等等;
(8)经济问题,即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期数;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利息税率);商品的利润=商品的售价-商品的进价;商品的利润率= ×100%.等等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公式?
1956年,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公式是发展=增长=进步。《经济增长理论》是圣卢西亚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创作的经济学著作,第一次出版于1955年。
该书较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涉及的范围广泛。作者在书中没有提出相关经济增长的新概念,只是试图为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一个基础,以满足当时政策制定者的实质上需。该书探讨的主题是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还有与此有关的很多原因,如人口、资源、经济制度等等。
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什么经济损失?
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定义及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丧葬及抚恤费用
3)补助及救济费用
4)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现场抢救费用 3)清理现场费用
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经济损失 计算公式:
E=Ed+Ei (1)
式中:
E-经济损失,万元;
Ed-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Ei-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经济利润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化收益(—公允价值变化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经济总量怎么算?
经济总量狭义指社会财富总量即社会价值总量,涵盖可以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可以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真正财富总量,既涵盖社会财富的量,也涵盖社会财富的质。
狭义的经济总量是有效经济总量,不涵盖无效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广义指全部可以用货币来计算的国民经济总量,既涵盖有效经济总量,也涵盖无效经济总量。
1915年谁第一推导出存贮论的经济批量公式?
哈李斯针对银行货币的储备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性的存贮费用模型,并求得了好批量公式。
EVA是咋计算的?
EVA 指标计算 EV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大多数情况下译为附加经济价值。它是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真正盈利或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或一种方式。这里说的"全面"和"真正"是指与传统会计核算的利润相对比来说的。会计上计算的企业后利润是指税后利润,而附加经济价值原理则觉得,税后利润并没全面、真正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后盈利或价值,因为它没有考虑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这里说的附加经济价值是指从税后利润中扣除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后的余额,它的大多数情况下计算公式是: 附加经济价值=税后利润-资本费用 这当中:税后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额 资本费用=总资本×平均资本费用率 这当中:平均资本费用率=资本或股本费用率×资本构成率+负债费用率×负债构成率 上面说的公式从西方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的视角看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我们国内的实质上情况看,使用这个公式应注意以下哪些问题: 第一、上式的税后利润是营业利润减去所得税额后的余额;而我们国内现行制度中的税后利润则是指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 第二、上式中的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即营业利润中涵盖利息费用在内,而我们国内现行制度中的营业利润却不涵盖利息费用在内,利润总额中也不含利息。 第三、上式中的总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含义,基本上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总资产,而不是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资本)中的资本含义。 第四、上式中的平均资本费用率是以资本(或股本)费用率和负债费用率为基数以资本构成率和负债构成率为权数的一个加权平均数,正确确定资本(或股本)费用率及负债费用率是计算平均资本费用率的重点。 但是从现在一部分讲解和应用EVA的文章看,时常小看了这些问题,产生了一部分不应有的误解和错误。如有人直接将经济附加价值的公式写成: 附加经济价值(EVA)=税后利润-股本成本-借贷成本 因为我们国内税后利润中已经不涵盖利息,再减借贷成本明显是重复计算了。同理,税后利润减资本费用也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此外有人甚至将股本成本(或费用率)定义为股票股利总额与企业总资产的比,将借贷成本(或负债费用率)定义为借贷利息与企业总资产的比,而后又将同分母的两个指标加权平均求得平均资本费用率,这明显是错误的。我认为应用EVA一定要结合我们国内的实质上情况,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故将他规范化,详细计算公式应改成: 附加经济价值(EVA)=息前税后利润-资金总成本 这当中:息前税后利润=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利息支出 资金总成本=总资产×综合资金成本率 这当中:综合资金成本率=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构成率-平均负债成本率×负债构成率 这当中:平均资本成本率=∑(各自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各该资本构成率) 平均负债成本率=∑(各自不同的负债成本率×各该负债构成率) 上面说的各公式所用指标或名词的含义与我们国内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相完全一样,这促进EVA的正确计算及推广应用。按照上式现列表计算说明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表中的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利息费用、总资产等可直接按照会计帐簿或报表查得;各自不同的负债成本率及平均负债成本率按照相关考试教材的公式和会计资料计算求得;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并非完全按实质上会计资料计算,而是按照不一样的目标和要求,采用不一样的标准计算(后面详论)。 此外按照我们国内会计利润中已经不含利息费用的特点,计算附加经济价值也可以直接用下式进行: 附加经济价值=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资本总额×平均资本成本率 附加经济价值计算表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A企业 B企业 利润总额140 16 加:利息费用 25 6 减:应交所得税 50 5 息前税后利润 115 17 减:资金总成本 10515 总资产 830120 乘:综合资金成本率 12.8%11% 资本:权数 70%37.5% 平均资本成本率 14%16% 负债:权数30%62.5% 平均负债成本率 10%8% 附加经济价值 8.663.8 按上列数据:甲企业EVA=140-50-830×70%×14%≈8.66 乙企业EVA=16-5-120×37.5%×16%=3.8 因为附加经济价值都为正值,说明两个企业都拥有经济效益,达到了资本增值的企业经营目标;假设结果为负值则说明企业的经营有损于全部者的资本。 预算EVA计算 EVA(经济增多值)的计算是按照其定义展开的。 EVA=营业利润-资金资本成本 资金资本成本涵盖债券资金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 债券资本成本涵盖获取债券所付出的代价,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有借款利息、手续费支出的,这些都可以再报表中取得; 股权资本成本是按照股权总额与资本成本率计算得出的,股权资本成本率可以用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代替。
经济资本占用比例怎么算?
经济资本占用比例其计算公式为: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占用的官方定义是:经济资本指用于担负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是由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内部评估而出现的配置给资产或某一个业务用以减缓风险冲击的资本。其计算公式为: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引入经济资本其实为了衡量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实质上资本要求,促进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建立合理的财务考查体系,并对产品定价,产品决策起到重要性作用。
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TAG标签:
(编辑:华宇考试网注册会计师)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