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重量的单位换算公式表
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方形管重量计算公式:4×壁厚×(边长-壁厚) ×7.85kg/m。
2、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克为单位的重量。
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计算:7.85×6×1.51×9.75=693.43kg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计算:20×20×0.00617×6=14.808kg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计算:50×50×6×0.00785=117.75(kg)
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 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计算:50×5×6×0.00785=11.7.75(kg)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长)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例:方通 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
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例:角钢 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
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 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其他有色金属
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0.0267×长m例:黄铜管 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67×6=4.446kg13.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0.02796×长m例:紫铜管 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796×6=4.655kg
14.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m×宽m×厚mm×2.96例:铝花板 1m宽×3m长×2.5mm厚计算:1×3×2.5×2.96=22.2kg黄铜板:比重8.5紫铜板:比重8.9锌板:比重7.2铅板:比重11.37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
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周长—C,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C=4a ;S=a²
长方形 :
a、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 :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
菱形 :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 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d-直径 C=πd=2πrS=πr²=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
弓形:
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
椭圆:
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²V=a³
长方体:
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棱柱:
S-底面积,h-高V=Sh
棱锥:
S-底面积, h-高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
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直圆锥:
r-底半径,h-高V=πr²h/3
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
球:
r-半径,d-直径V=4/3πr³=πd²/6
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²+h²)/6=πh²(3r-h)/3a²=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²+r2²)+h²]/6
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²Rr²=π²Dd²/4
桶状体:
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²+d²)/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²+Dd+3d²/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重量的单位换算公式?
你好
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TAG标签:
(编辑:华宇考试网注册会计师)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 上一篇:LaTex排版技巧:[12]如何让公式左,latex aligned左对齐
- 下一篇:没有了
-
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重量的单位换算公式表
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方形管重量计算公式:4×壁厚×(边长-壁厚) ×7.85kg/m。 2、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
2022-08-26
-
LaTex排版技巧:[12]如何让公式左,latex aligned左对齐
LaTex排版技巧:[12]如何让公式左对齐? LaTex排版技巧:[12]如何让公式左对齐? 1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求公式居中显示,但是有事我们需要公式左对齐,这里主要与大家分享两种方法 2第一种方法,如果我们想要全文行间公式(displa...
2022-08-26
-
变压器阻抗的计算公式,变压器阻抗比公式
变压器阻抗的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阻抗电压(短路电压)计算公式:Uz%=Uz/Un×100%。就是将变压器二次侧短路,在一次侧逐渐施加电压,当二次绕阻通过额定电流时,一次绕阻施加的电压Uz与额定电压Un之比的百分数。 变压器的阻抗...
2022-08-26
-
制动减速度计算公式,减速比公式
制动减速度计算公式? 减速度计算公式求距离x=v0t+1/2*at^2,减速度是指车辆在行驶中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直至停车的制动距离。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直至停车的减速度。 汽车在高速...
2022-08-26
-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条件,锐角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条件? 先说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推导过程其实很简单,但在这...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