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计算公式大全,关于电功率的8个公式是什么
动能计算公式大全?
解:
物理学上的动能这样计算:
(经典力学中的物体动能(运动速度相对光速比较小))E=0.5MV²(E指动能,单位:焦耳;M指物体质量,单位:千克;V指物体运动速度;单位:米/秒)计算物体动能时,要知道物体质量(单位千克),物体运动速度(单位米/秒)动能(英文名称:kinetic energy),是指物体作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引 (kinetic energy) 它通常被定义成使某物体从静止状态至运动状态所做的功。因此,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经典物理中:动能公式是:Ek=(1/2)mv^2 m为物体质量,v为速度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对上式进行补充完整的公式是:Ek=m0C^2/√(1-V^2/C^2)-m0C^2m0是静止质量W=Ek2-Ek1=△Ek动能的特点
①动能是标量;
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是状态量;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
符号(J).说明动能是标量,无方向,只有大小。且不能小于零。与功一致,可直接相加减。动能是相对量,式中的v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不同的参照系中,v不同,物体的动能也不同。
质点以运动方式所储存的能量。但在速度接近光速时有重大误差。狭义相对论则将动能视为质点运动时增加的质量能,修正后的动能公式适用于任何低于光速的质点。
(参见「静质量」、「静质量能」) 。1.冲量
①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力对物体的冲量,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而且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②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但力却很大,而且力在这短在的时间内变化十分剧烈,因此很难对力和物体的加速度做准确的测量;
况且这类问题有时也并不需要了解每一时刻的力和速度,而只要了解力在作用时间内的积累作用和它产生的效果。这类问题,虽然原则上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来研究,但很不方便。为了能简便地处理这类问题,就需要应用冲量这一概念。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合外力(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总和,根据方向以及受力大小通过正交法能计算出物体终的合力方向及大小)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为W=ΔEk;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动能定理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间的联系。
质点动能定理表达式:w1+w2+w3+w4…=△W=Ek2-Ek1 (k2) (k1)为下标△W=(1/2)×m×Vt^2-(1/2)×m×Vo^2 (其中Vt为末速度,Vo为初速度。)其中,Ek2表示物体的末动能,Ek1表示物体的初动能。
△W是动能的变化,又称动能的增量,也表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标量式,当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Ek2Ek1物体的动能增加;反之则,Ek1Ek2,物体的动能减少。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初末动能都应相对于同一参照系。
1动能定理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物体,或者是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2动能定理的计算式是等式,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分段作用,也可以是同时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个力的正负代数和即可,这就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科里奥利是对动能和功给出确切的现代定义的第一个人。
他把物体的动能定义为物体质量的二分之一乘以其速度的平方,而作用力对某物体所做的功等于此力乘以其克服阻力而运动的距离。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质量(m),速度(v)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2)转换法观察方法:通过观察木块被小车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实验过程:(1)控制小车质量,而通过改变小车在斜面上不同高度,从而改变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2)通过控制小车在斜坡上同一高度下滑从而使不同质量小车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实验结论: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物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动能表达式Ek=(mv^2)/2。其中知m为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运动速度。
动能公式一般只涉及物体运动的始末状态,通过运动过程中做功时能的转化求出始末状态的改变量。但是总的能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能的转化包括动能、势能、热能、光能(高中不涉及)等能的变化。
根据机械能守恒公式:重力势能+动能=机械能 动能:Ek=1/2mv^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例:在理想状态下(忽略摩擦力),质量为m的静止小球从高度为h的斜坡滚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v,此时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1/2mv^2=mgh
公式:Ek=mv^2/2
Ek:表示物体的动能,单位:焦耳(J)
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kg)
v: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米/秒(m/s)
^2:表示平方
例如:一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的运动速度是5m/s,它的动能是:
Ek=mv^2/2=4kg*(5m/s)^2/2=50J
关于电功率的8个公式?
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1、P=W(电能J)/t(时间S)
2、P= U(电压V)I(电流A)
3、P= I²(电流A)R(电阻Ω)【纯电阻电路】
4、P=U²(电压V)/R(电阻Ω)【纯电阻电路】
5、P总=P1+ P2+ P3+...+ PX(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6、P总=U2(R1+R2)/R1*R2(两电阻并联)
7、P总=U2/R总(串联R总=各电阻阻值之和;两电阻串联)
8、P= n/Nt (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n----用电器单独工作 t 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 1 千瓦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电功率的8个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P=I2R、P=U2/R。式中:P---电功率(W),U---电压(V),I----电流(A),R---电阻(Ω)。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物理效率公式大全?
物理效率公式:η=W有/W总×100%。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主要内容包括滑轮组,斜面效率,杠杆转动,常见效率,增大效率。
由于大多数机械是在接收输入功的同时就输出功,而且输入输出的快慢也互相适应,物体重力一定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动滑轮重一定时,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W有∕(W有+W额)=(不计绳重及摩擦)Gh/(Gh+G动h)=G/(G+G动)。
功率分为电功率和机械公率:
1.机械公率:P=W/t
其单位:功W一单位:焦耳J,时间t一秒s,功率P一单位:瓦特W。
2.电功率
(1)定义式:P=W/t
(2)常用公式:P=Ul (伏安法测公率)
(3)P=I•I•R•t
(4)P=∪∪t/R
其中:电流I一单位A,电压U一单位∨,电阻R一单位欧,时间t一单位s,功率P一单位W。
功与力矩的关系公式?
力矩做功计算公式:M=FL (L半径)。力矩表示力对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力和力臂的乘积为力矩。力矩是矢量。力对某一点的力矩的大小为该点到力的作用线所引垂线的长度(即力臂)乘以力的大小,其方向则垂直于垂线和力所构成的平面用右手螺旋法则来确定。
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答:功与力距的关系公式是动力乘以动力臂力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物理机械效率中有用功和总功怎么求?
滑轮:
1.定滑轮:有用功W=Gh(G是物体重,h是物体上升高度)总功W=FS(F是拉力,S是拉绳端上升高度)
机械效率=W有用/W总=Gh/FS=Gh/Fn (n是绳子段数)=G/
F2.动滑轮: 有用功W=Gh(G是物体重,h是物体上升高度)总功W=FS(F是拉力,S是拉绳端上升高度)
机械效率=W有用/W总=Gh/FS=Gh/F2h=G/2F3.动滑轮,滑轮组: 机械效率=Gh/Gh+G动滑轮h(前提:忽略摩擦力.
)斜面:有用功:W=Gh(G是物体重,h是物体上升高度)
总功:W=FL(F是拉力,L是斜面的长度)
机械效率=W有用/W总=Gh/FL
一功等于多少焦耳?
做功的确定
功是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 cosα
(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
一焦耳等于一牛乘1m的物理意义?
物理定义规定:物体受到的力为1N,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m,则对物体做的功:W=1牛×米=1焦。
焦耳是内能单位,牛每米是功的单位,但功和内能可以相互转换,两者是统一的。
焦耳(简称焦,英文缩写为J)是国际单位的热量和做功的单位,1焦耳能量相等于1牛顿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焦耳是纪念物理学家詹姆斯·焦耳而命名的。
物理公式W=FS、P=W/t。其中W-功、F-力、S-位移、P-功率、t-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焦耳(牛米)、牛、米、瓦、秒。将两个公式合并得FS=Pt,假设各物理量都取1。那么1牛x1米=1瓦x1秒,经计算得1牛米=1瓦秒。
一牛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米的距离,那么该力对物体做的功就是一焦耳。
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TAG标签:
(编辑:华宇考试网注册会计师)
华宇考试网CPA注会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云网盘资料
CPA注会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辅导课程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注册会计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