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配线计算公式完整版,电工用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图片

电工配线计算公式完整版?
用电设备配线计算公式
经常会用到电工计算口诀(二)
第三章 配电计算口诀
一 对电动机配线的口诀
1.用途 按照电动机容量(千瓦)直接决定所配支路导线截面的大小,没有必要将电动机容量先算出电流,再来选导线截面。
2.口诀 铝芯绝缘线各自不同的截面,所配电动机容量(千瓦)的加数关系。
3.说明此口诀是对三相380 伏电动机配线的。导线为铝芯绝缘线(或塑料线)穿管敷设。
4.因为电动机容量等级有点多,因为这个原因,口诀反过来表示,即指出不一样的导线截面所配电动机容量的范围。这个范围是以比“截面数加大多少”来表示。
2.5 加三,4 加四
6 后加六,25 五
120 导线,配百数
针对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大多数情况下电动机容量(千瓦)的排列:
0.8 1.1 1.5 2.2 3 4 5.5 7.5 1O 13 17 22 30 40 55 75 100
“2.5 加三”,表示2.5 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
1/11页
“2.5 加三”千瓦的电动机,即大可配备5.5 千瓦的电动机。
“4 加四”,是4 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4 加四”千瓦的电动机。即大可配8 千瓦( 产品唯有相近的7.5 千瓦)的电动机。
“6 后加六”是说从6 平方毫米启动,及以后都可以配“加大六”千瓦的电动机。即6 平方毫米可配12 千瓦,10 平方毫米可配16 千瓦,16 平方毫米可配22 千瓦。
“25 五”,是说从25 平方毫米启动,加数由六改变为五了。即25 平方毫米可配30 千瓦,35 平方毫米可配40 千瓦,50 平方毫米可配55 千瓦,70 平方毫米可配75 千瓦。
“1 2 0 导线配百数”( 读“百二导线配百数”) 是说电动机大
到100 千瓦。导线截面便不是以“加大”的关系来配电动机,而是120 平方毫米的导线反到是只可以配100 千瓦的电动机了。
【例题一】 7 千瓦电动机配截面为4 平方毫米的导线(按“4 加四”)。
【例题二】 17 千瓦电动机配截面为16 平方毫米的导线(按“6后加六”) 。
【例题三】 28 千瓦的电动机配截面为25 平方毫米的导线按(“2 5 五”)
以上配线稍有余裕,( 现在有提升导线载流的趋势。因为这个原因,有部分手册中导线所配电动机容量,比这里提出的要大些,非常是小截面导
2/11页
线所配的电动机。)因为这个原因, 就算容量稍超越一点(如16平方毫米配23千瓦),或者容量虽不能超出,但环境温度非常高,也都可适用。但大截面的导线,当环境温度非常高时,仍以改大一级比较好。例如70 平方毫米本来可以配75 千瓦,若环境温度非常高则以改大为95 平方毫米比较好。而100 千瓦则改配150 平方毫米比较好。(来源:中国机械网)
第四章 电力穿管的口诀
1. 用途 钢管穿线时,大多数情况下规定,管内都导线的截面(涵盖绝缘层)不能超出管内空截面的百分之40,这样的计算比较麻烦,针对这个问题手册中有编成的表格供使用。口诀仅解诀对三相电动机配线所需管径大小的问题。这时管内所穿的是三条同截面的绝缘线。
3/11页
2 口诀: 焊接钢管内径及所穿三条电力线的截面的关系:
20 穿4 、6
25 只穿10
40 穿35
一二轮流数
3.说明:口诀指的是焊接钢管(或称厚钢管),管壁厚2 毫米以上,可以埋于地下的。它不一样于电线管( 或称黑铁灯管)。
焊接钢管的规格以内径表示,单位是毫米.为了运用口诀,应先了解焊接钢管的规格排列: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毫米
?这里已经指明三种管径分别可穿的导线截面。这当中20毫米内径的可穿4 及6 平方毫米两种截面。另外两种管径只可穿一种截面,即25毫米内径的只可穿10平方毫米一种截面,40 毫米内径的只可穿35 平方毫米一种截面。
? “一二轮流数”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口诀是处理其它管径的穿线关系而说的。从小的管径15 启动,顺着次序,总是穿一种,二种截面,轮流产生。那就是“一二轮流数”。
但是,,独自这样记忆,可能较困难,假设配合?来记,便会容易些。例如念到“20 穿4、6”后,便可联想到: 20 的前面是15,而且,只种
4/11页
穿一种截面,那便是紧挨着的2.5;而20 的后面是25,也只穿一种截面,肯定是紧挨着的10。同样,念到“25只穿10”还有“40 穿35”
也都可以导致类似的联想。这样就更容易记住了。
实质上使耗费时长,时常是已知三条电力线的截面,而要求决定管子的规格。这便要把口诀的说法反过来使用。
【例题一】 三条70 平方毫米的电力线,应配50 的焊接钢管(由“40 穿35”联想到后面的50 必可穿50,70 两种截面) 。
【例题二】 三条16 平方毫米的电力线,应配32 的焊接钢管(由“25 只穿10”联想到后面, 亦或是“40 穿35”联想到前面,都可定出管径为32 。)
导线穿管时,为了穿线的方便,要求有一定的管径,但是在上面说的的导线和所配的管径下,当管线短或弯头少时,便比管线长或弯头多的要容易些。因为这个原因这时的管径也可以配小一部分。作法是把导线截面默认为小一级的,再来配管径。如10 平方毫米导线本来配25毫米管径的管子,因为管线短或弯头少,目前先看成是6 平方毫米的导线,再来配管径,便可改成20 毫米的了。
后提一下:“穿管大240”, 即三条电力线穿管大只可能达到240 安(环境温度25 度)。这时已用到150 平方毫米的导线和80 毫米的管径,施工困难,再大就更难了。了解这个数量,能够让我们判断:当线路电流大于240安时,一条管线已不可能,一定要用两条或三条管线来满足。这在低压配电室的出线回路中, 时常伴有这样的情况。(来源:中国机械网)
电工用线的计算方式有什么?
电工配线计算公式是P=1.732UIcos。
电线配线计算公式:
第一要按照功率计算相电流,公式是P=1.732UIcos。
针对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针对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这当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一样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一样,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电工常识
1、装饰前一定要有(强电,弱电)施工图,竣工时提供电气工程竣工图。
2、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3、配线应分色,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黑色,保护线(PE)一定要用黄绿双色。
4、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5、配管大多数情况下为4分管(DN15)、6分管(DN20),轻型管壁厚2 .0±0.3mm,穿线很少于4根。
用电量和配线怎么计算?
可以用以下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意思就是二点平方的线可以带2.5*9=22.5A的电流。
从而类推:4*8,6*7,10*6,16*5和25*4等。
电流乘以电压可以得出功率,如22.5A*220V=4.95KW。
先用钢卷尺测量出来这一盘电线从内圆到任意一边的边的长度。 一:要数的圈数假设是两个头在一起(就是在一个面上),数出来多少圈,就用数出来的圈数减去0.5(意思就是说:计算圈数时,就把减去0.5得到的数,写出来),然后再以上面的方式计算结果。
二:要数的圈数假设是一个头,数出来多少圈,就计算多少圈,然后再以上面的方式计算结果。 算出线路电阻,进一步算出这个时间段电压降;验证是不是满足规范要求,若没有满足,调整之。这样便可来终确定电缆大小了。查看电工手册中《500伏铜芯绝缘导线长时间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根据线路敷设形式、线路工作中所身处的环境温度初选出适合的电缆线径: 线路敷设形式为明敷、工作中所身处的环境温度为35度时,可采取16平方毫米铜芯导线(BV、BVV)类别;若采取钢管布线,三相四线计,则需采取35平方毫米铜芯导线。
后还需要按照进线敷设总长度核算出进线端总压降验证是不是满足规范要求,若没有满足,则需放大一号线缆再次核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电工配线标准?
电气布管配线六步走:
第1个步骤:电气识图
“线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识图顺序:看标题栏和图纸目录→看总说明→看系统图→看平面布置图→看安装接线头图→看安装大样图→看设备材料表。
第2个步骤:布管
作为穿线管有两类,一是钢管,二是PVC管。在布管中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假设线路很长,中间要设计过度接线盒。在布管中每隔1.5—2.5米要有一个固定装置。
管中穿线余留空间不可以少于百分之60。
电气布管工艺流程:弹线定位→加工管弯→稳住盒箱→暗管敷设。
第3个步骤:穿线
工艺流程:选择导线→扫管→穿带线→放线与断线→导线与带线绑扎→管内穿线。
第4个步骤:对线
对线的方式有不少,经常会用到的有“两人对线法,高效的是单人对线法”。
第5个步骤:导线连接
(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可以增多导线的电阻值。
(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可以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可以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好。
第6个步骤:测绝缘
电气配线原则:
低压电器配线原则:手工布线时,应满足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可以松动方便检修等要求。
1、走线入口通道应该做到尽可能少,同一入口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完全一样或前后完全一样,不可以交叉。当一定要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一定要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度。
4、上下触电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取斜线连接。
5、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来的不一样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完全一样。
6、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可以超越两根。
7、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8、导线截面不一样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9、假设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电工配线口诀1v=多少mv?
电流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 电压单位换算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1μV=1000nV, 1nV=1000pV. 计算题里电阻只可以用Ω作单位. 1MΩ=1000KΩ=1000000Ω
电工配线口诀,还有主要是电缆的一部分配线规决?
估算口诀(铝线):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自不同的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得出来: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自不同的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或者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或者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当中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面说的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时间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口诀计算方式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就可以;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部分,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口诀方式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以按照25mm2铝线计算。电工二次配线号排列方式?
为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口诀对各自不同的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为2.5mm及以下的各自不同的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积数的9倍。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为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5倍。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为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为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诀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百分之80、百分之70、百分之60。
-
电工配线计算公式完整版,电工用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图片
电工配线计算公式完整版? 用电设备配线计算公式 经常会用到电工计算口诀(二) 第三章 配电计算口诀 一 对电动机配线的口诀 1.用途 按照电动机容量(千瓦)直接决定所配支路导线截面的大小,没有必要将电动机容量先算出电流,再来...
2022-11-08
-
x半对数坐标是什么,半对数回归模型
x半对数坐标是什么? 半对数坐标系一个轴是分度均匀的普通坐标轴,另一个轴是分度不均匀的对数坐标轴(x轴)是对数坐标。在这里轴上,某点与原点的实质上距离为该点对应数的对数值,但是,在该点标出的值是真数。为了说...
2022-11-08
-
狼人杀基本逻辑公式10人狼人杀基本逻辑公式
狼人杀基本逻辑公式? 我玩狼人杀的基本推理逻辑: 1.当有多人说自己是同一个神身份时,肯定唯有一个好人其他都是狼,因为每张神身份都唯有一个(不考虑穿衣服挡刀的情况) 2.女巫第一晚救的且不上警的必好人,因为狼人自...
2022-11-08
-
两条平行线段间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两条平行线段间的距离公式? 一,平面直线: 平面上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为:d=|C1-C2|/√(A²+B²)设两条直线方程为Ax+By+C1=0,Ax+By+C2=0则其距离公式d=|C1-C2|/√(A²+B²) 二,空间直线:空间中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为:d = | M1M2×s | / |s|=√...
2022-11-08
-
初中几何图形和三角形的重要公式,三角形的公式定理
初中几何图形和三角形的重要公式? 公式一:点、角、线。 公式二:平行。 公式三:三角形基本性质。 公式四:三角形全等。 公式五:等腰三角形。 公式六:等边三角形。 公式七:比例。 公式八:相似三角形。 公式九:圆 三...
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