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点: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时间:2020-07-20来源:公卫执业医师百度云 作者:华宇公卫执业医师 点击: 加载中..
医师课程下载
2020年公卫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考试已经结束,首先恭喜顺利通过的考生,但是现在我们来不及庆祝,因为还有重要的一个门槛要过,放平心态抓紧时间投入到笔试的冲刺复习汇总,为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已经结束,首先恭喜顺利通过的考生,但是现在我们来不及庆祝,因为还有重要的一个门槛要过,放平心态抓紧时间投入到笔试的冲刺复习汇总,为帮助大家冲刺复习,缓解备考压力,华宇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网整理“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点: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