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感计算公式,电容跟电感公式一样吗

电容电感计算公式?
Q=CU
Ψ=NΦ =Li
Ψ称为磁链,Φ称为磁通
电流与电荷的变化率成正比
因为这个原因按照Q=CU,有i=dQ/dt=Cdu/dt (1)
电压与磁通变化率成正比
因为这个原因按照
Ψ=NΦ =Li,有u=Ldi/dt (2)
按照式(1)
假设电压u=Um*sin(ωt+θ)
既然如此那,i=Cdu/dt=Um*C*ω*cos(ωt+θ)=Um*C*ω*sin(ωt+θ+90°)
因为这个原因,针对电容,,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流超前电压90°或电压滞后电流90°
电容跟电感公式?
Q=CU Ψ=NΦ =Li Ψ称为磁链,Φ称为磁通 电流与电荷的变化率成正比 因为这个原因按照Q=CU,有i=dQ/dt=Cdu/dt (1) 电压与磁通变化率成正比 因为这个原因按照 Ψ=NΦ =Li,有u=Ldi/dt (2) 按照式(1) 假设电压u=Um*sin(ωt+θ) 既然如此那,i=Cdu/dt=Um*C*ω*cos(ωt+θ)=Um*C*ω*sin(ωt+θ+90°) 因为这个原因,针对电容,,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流超前电压90°或电压滞后电流90° 按照式(2) 假设电流i=Im*sin(ωt+θ) 既然如此那,u=Ldi/dt=Im*L*ω*cos(ωt+θ)=Im*L*ω*sin(ωt+θ+90°) 因为这个原因,针对电感,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压超前电流90°或电流滞后电压90°。
电感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电感量计算公式:线圈公式阻抗(ohm) = 2 *π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为这个原因: 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π ÷ F (工作频率) = 360 ÷ 2π ÷ 7.06 = 8.116mH电感:电感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原件自感应能力的一种物理量。当通过一个线圈的磁通出现变化时,线圈中便会出现电势,这是电磁感应情况。所出现的电势称感应电动势,电动势大小正比于磁通变化的速度和线圈匝数。电感量的基本单位为H(亨),还有毫亨(mH),微亨(μH)。1H=10^3mH=10^6μH扩展资料电感量L及精度电感量L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除针对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大多数情况下不针对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计划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电感线圈的用途不一样,所需的电感量也不一样。电感量的精度,即实质上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对振荡线圈要求非常高,为0.2-0.5%;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很低,允许10-15%。
电感频率计算公式?
电感计算公式:方式1、L=μ×Ae*N2/l这当中:L表示电感量、μ表示磁心的磁导率、Ae表示磁心的截面积、N表示线圈的匝数、lm表示磁心的磁路长度。方式2、经验公式:L=(k*μ0*μs*N2*S)/l这当中μ0为真空磁导率=4π*10(-7)。(10的负七次方)μs为线圈内部磁芯的相对磁导率,空心线圈时μs=1N2为线圈圈数的平方S线圈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l线圈的长度,单位为米k系数,主要还是看线圈的半径(R)与长度(l)的比值。计算出的电感量的单位为亨利(H)。
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经验公式,很复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电感测试仪测试.
电感的计算公式 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
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为这个原因:
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是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这道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这道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亦或是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l对照表.
比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就可以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讲解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
通过电感的电流如何计算?
通过电感的电流=电压÷感抗(电流:A,电压:V,感抗:Ω)
电感(电感线圈)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经常会用到的元器件之一。电感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它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答:通过电感的电流可以用电感伏安特性公式来计算:U=L*di/dt;例如一个470uH的电感,设0时刻电流为0,通上5V的电,既然如此那,它在5us后面的电流是:di=U*dt/L=5*5/470=0.053A=53ma,从这个公式也可看出电感电流是随时间线性增多的,电压越大斜率越大、电感越大斜率越小。
电路中电感电压公式?
前者是电感的感应电动势,后者是电感两端的电压降。
两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一般说的电感的伏安特性,采取第二个公式。电压超前电流90°,或电流滞后电压90°。求电容,电阻,电感,换算,要具体?
电容的换算公式 1F=1000mF=1000,000uF=1000,000,000nF=1000,000,000,000pF
电阻的换算公式 1MΩ=1000KΩ=1000000Ω
电感的换算公式 1H=1000mH=1000,000uH=1000,000,000nH=1000,000,000,000pH
电感和电抗的关系公式?
从电气工程上,全部的元件可以归纳为三类基本的元件,即电阻,电感和电容.电阻的阻值与交流电的频率无关.电感的阻值(称为感抗)Xl=2πfL,即与交流电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感抗越大.电容元件则与电感元件相反,它的容抗Xc=1/2πfC,即与交流电频率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