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目标公式,稻盛和夫 六项精进

稻盛和夫目标公式?
稻盛和夫在《干法》里面提到了人生·工作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能力 X 热情 X 思维方法, 在这个公式里面,包含着人生工作的原因,已经他们当中的关系。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公式?
0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不要抱怨工作,先问自己是否有努力。假设工作不喜欢,可以选择更改替换。人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才会不要命工作而不认为的辛苦。而人唯有全情投入的工作时才可以体会到心流,那些伟大的灵感时常在你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后产生。
02.要谦虚,不要骄傲
古语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不是说在你还没成功时,而是贯穿一生的。越是成功时,越是要谦虚。因为骄傲自大致使灭亡的故事太多了。
03.要每天反省
每日反思,自己这一天的得失,有什么做的不好的,有哪些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有什么说话不当的,可以如何说更好。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将会大不一样。
04.活着,就要感谢
人活在就当感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全世界的馈赠。大自然免费提供给我们的阳光雨露空气。家人朋友,陌生人给我们提供的生活所需。感恩之心,让我们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让每一天都在感谢中度过。
05.积善行、思利他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做好事,多行善。你家里就可以有好事,让你富足不缺乏。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种下善因,必收善果。你对人家的好,都会回到你身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0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担心、烦恼、失败等,都是人生时常伴有的。不要针对这个问题而悔恨,让自己不开心,后致使身体生病。反省总结,接受不可以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用正面思考去面对,你的人生将开启新的篇章。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的三要素?
稻盛和夫先生觉得,工作是人生尊敬、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有价值的行为。因为这个原因第一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但凡是思考方法错误,既然如此那,一切都是错的。不厌辛苦,愿他人好,愿为各位考生的幸福而不要命工作,这样就是正值;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就是负值。
针对热情和能力,热情相比来说更为重要,热情决定了自己对一件事的态度,而能力是一个可以持续性培养的过程。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时常出现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后面,具有迅猛、激烈、很难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改变身心的巨大潜力。而热情是人参加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相较于激情来说具有更多的有长时间性。
针对此公式,除了思维方法、热情、能力这三个主要方面,里面还包含了努力还有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这也是企业还有个人的成功中一定不可以缺少的一个要素。
稻盛和天干法简要讲解?
《干法》,这本书是稻盛和夫出任日航董事长后面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第一次和公众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这也是稻盛和夫近80年的人生经验的集大成者,它就是:人生成功 = 思维模式 * 热情 * 能力。
稻盛和夫对思维模式、热情和能力都进行了数字化,它们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思维模式:-100~100
热情:0~100
能力:0~100
那你可能会问,为啥思维模式还有负值呢?
这是因为在稻盛和夫看来,思维模式决定了做事情的方向。
就好比那个很著名的“南辕北辙”的故事,当你选错了方向时,再大的热情和努力都将带你离目标越来越远。因为这个原因稻盛和夫才会把思维方法在整个公式的早的一位,因为它决定了方向,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成功。
下面是我按照书中内容,重新整理后列出有关思维方法、热情还有能力培养的框架:
有关思维模式:
做“自燃型”的人
勇于在“漩涡中心”工作
“哪怕险峻高山,也要垂直攀爬”
“注重细节”,不要留下“橡皮擦不到”的错误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执行”
有关热情: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迷恋” “热爱”工作
“极度”仔细的工作能转变人生
“抱着产品睡”
有关能力:
培养高目标:“追求完美主义”
制作“会划破手的”崭新的产品
持续性的努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面对思考:“努力的想,将目标变成潜意识”
面对失败:“‘已经不行了’时才是真正的启动”
每天反省
累积微小创新:“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抓住一切机会磨练“敏锐度”
10种顶级的人生思维?
每一种好的思维方法,都是生命历程上一盏明亮的灯。
大卫·舒尔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说:
“决定成功的原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是思想的大小。”
我们不可以不承认,不少时候,人与人的大区别,就在于思维方法的不一样。
学习以下10种世界顶级的思维方法,也许你能找到人生正确的打开方法。
一、上帝思维
《圣经》有言:“要爱人如己。”
爱别人就要像爱自己一样,因为你帮了别人,受益的后是自己。
那就是经典的上帝思维,就像“盲人打灯”那则寓言中说的那样:
漆黑的夜里,提着灯笼出门的盲人压根没有被其他人撞倒过。
因为这盏灯照亮了别人脚下的路,也让别人注意到了在黑暗中前行的自己。
周国平在《人生不较劲》中写道:“假设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得到了别人的善意对待和帮,心中会出现一种自然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就叫感恩。”
爱是会流转的,施及别人,终会惠及自己。
谁都拥有雨天没有伞时,你帮别人打了伞,日后有雨落在你身上时,也会有人替你撑起一把伞。
二、司马光思维
司马光砸缸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当年小司马光灵机一动,砸缸救人。
事实上他砸碎的不单单是一口普通的水缸,更加重要的是打破了一种惯性思维模式,那就是司马光思维的精髓所在。
生物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鲮鱼是鲦鱼的天敌,生物学家将两者放入同一个玻璃器皿内,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一开头,鲮鱼很兴奋的向鲦鱼冲去,但一次次被玻璃板阻挡。后,鲮鱼泄气了。
就算生物学家拿去中间的挡板,鲦鱼靠近鲮鱼,鲮鱼也不会发起攻击。
实验的后结果是,弱势的鲦鱼因为有特供的饲料安然存活,原本强势的鲮鱼早已翻起肚皮飘在水面上。
爱因斯坦说过:“某一个层次的问题,超级难靠这一个层次的思考来处理。
真正的高手,都拥有破局思维。
三、孙子思维
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你想要战胜对手,第一要了解对手。
我们都清楚在刚刚过去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豪取11连续胜出,成功夺冠。
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具体了解中国女排连战连捷的真正因素。
以前央视对中国女排有一次幕后采访,我们从女排队员袁心玥口中得知一个细节。
不管我们的女排队员比赛和训练有多么辛苦,郎平都会带着全队成员一起仔细分析她们要面对的每一支球队。
甚至会当场提问,苛刻到对方每一个球员的习惯动作和击球路线。
哲学家格拉西安说:“一个聪明人从敌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比一个傻瓜从朋友那得到的东西更多。”
竞争对手不单单是你我面前的一堵墙,更是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反观自己,迅速成长。
四、拿破仑思维
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样的字眼。”
其思维的核心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被外界所干扰,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主见。
看到知乎上有人提问:“人没有主见有多么可怕?”
一个网络用户回答道:“没有主见的那根本就不是人生。傀儡罢了。”
认识一个同事,执行力很高,但是,一碰见自主抉择的问题,就启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然后他会不停地询问身边人的意见,有的时候,候还会把主管领导骚扰得不厌其烦。
以至于在公司呆了整整5年,业绩不错,却仍然还是基层的普通员工。
陈寅恪说:“人要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因为没有主见的人,不会思考,不会行动,做任何事都很难带来一定成就。
五、亚历山大思维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句名言:“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
这是一种霸气,更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思维方法:成大事者,决不被陈规旧习所束缚。
中国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战役: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宋襄公和楚成王进行会战,楚军在泓水渡河,公子目夷建议宋襄公半渡而击。
可是宋襄公却坚持古代战争的旧礼,不主动攻击暂时还没有列好阵的敌人。
结果我们都清楚,宋襄公不仅大败亏输,还因为腿伤不治身亡。
《旧唐书·陆贽传》中说:“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谋有奇诡,而不徇众情。”
通晓事物变化,不拘泥于陈规旧制而死板教条,才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让梦想发光。
六、哥伦布思维
哥伦布是大航海时代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当他从美洲大陆回到西班牙,受到我们全体国民追捧时,有很多贵族对他的成功不以为然。
一次在王室举行的宴会上,有人指着一颗煮熟的鸡蛋,当场向他发难:“你能让这枚鸡蛋立起来吗?”
会场一度很尴尬,在各位考生看来让椭圆形的鸡蛋直立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正如当初他们不敢相信哥伦布会发现新大陆一样。
但是,哥伦布不慌不忙地接过那人递来的鸡蛋,二话不说猛地往桌上一磕,鸡蛋稳稳地立在了桌面上。
不破不立、敢想敢干,这是哥伦布思维可贵之处。
不见海不了解海阔,不下海不了解海深。
任何事只要敢想,总是会有方式;任何地方只要敢去,总是会有道路。
七、拉哥尼亚思维
拉哥尼亚是古希腊一个王国。
公元四世纪,所向披靡的马其顿国王菲力二世入侵王国,并给被围困的拉哥尼亚国王送了一封信,威胁说:lf we capture your city,we will burn it to the ground.(假设我们攻占城池,必将把它夷为平地。)
没过多久,菲力二世收到回信,上面唯有一个字:If.(假设)
只用一个字,就铿锵有力地表达出拉哥尼亚人的决心和魄力。
微言大义,一针见血,凡是达到这样思维模式,就被后人称为“拉哥尼亚思维”。
设计大师原研哉有一句话:“我们越是用更多的表达去描述某物,我们就越很难准确。”
高手过招,厉害的是无招胜有招。
用简练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主要内容,这是这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八、奥卡姆思维
逻辑学家奥卡姆·威廉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定律:奥卡姆剃刀原理。
主张舍弃一切复杂的表象,直指问题的实质。
看过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一篇传记。
那年,杜威还在上小学,夏天班级的蚊子非常多。老师便组织各位考生灭蚊,捕蚊网、灭蚊拍、灭蚊药水......一番大战后面,蚊子并没有减少。
唯独杜威带来一把镰刀,默默清除掉教室后面的一片杂草,不久后,蚊子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
原来通过细心观察他发现,杂草丛才是蚊子的来源和藏身之处,唯有把杂草清理掉,才可以彻底消灭蚊子。
叔本华说:“一个明智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被表面情况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将往哪一方向变化。”
唯有看清事物的实质,找到问题的根本,才可以彻底而有效地去处理问题。
九、费米思维
现代核物理之父费米在芝加哥大学授课时,曾提出一种处理难题的思维方法:
面对一个大的目标,你要擅长于把它分解成若干个次一级的目标,当我们从而入手,很快就可以达到次一级的目标。
那样,你距离自己的大目标也就不远了。
两次夺得世界马拉松邀请赛冠军的山田本一,曾经说过自己夺冠的秘诀:
“每一次比赛以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认真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标标志画下来。
例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启动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哪些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事物的实质实际上很纯粹,化繁为简,才可以很快地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
十、洛克菲勒思维
美国著名的实业家洛克菲勒说过:
“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从家境贫寒的小镇青年,成长为世界顶级的大富豪,他给自己的人生总结了两个字:主动。
在《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写道:
“经验告诉我,大胆主动的人,能完成好的交易,能吸引他人的支持,结成有力的盟约。而那些胆小、犹豫的人却很难捞到这样的好处。”
有自信的人希望成功,他们会配合自己的希望,主动设计全部的计划以追求成功。
时时求主动,处处占先机,以小代价,求得利益大化。这,就是洛克菲勒思维的主旨。
被动的人,凡事等待别人来挑。
主动的人,赚到的是霸气腾腾、高歌猛进的人生。
稻盛和夫曾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法×热情×能力。”
思路要是不对,再有热情和能力也是徒劳。
每一种好的思维方法,都是生命历程上一盏明亮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