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有哪六个地区管理,新疆有哪些机场飞成都

中国航空有哪六个地区管理?
第一,国家民航局下属的地区管理局不是六大管理局,而是七大管理局,这当中有一个特殊的,请看下方具体内容(排名不分先后)。
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管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河北,山西两个省和内蒙古。
二、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位于辽宁沈阳市大东区(原东塔机场),管辖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
三、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位于上海长宁区(上海虹桥机场),管辖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江西、安徽,六省一市。
四、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位于广东广州市白云区(老白云机场),管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海南五省一自治区。
五、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位于四川成都市双流区(双流机场),管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三省一市一自治区。
六、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位于陕西西安市莲湖区(原西关机场),管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三省一自治区。
七、民航新疆管理局,位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地窝堡机场,管辖新疆自治区,这是全国唯一只管一个省级行政区的民航地区管理局。
以上管理局都是正厅级政府机关
新疆有什么机场?
新疆有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喀什机场、伊宁机场、吐鲁番交河机场,阿克苏机场等机场。
1,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郊西北地窝堡,距乌鲁木齐市区16.8公里,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并列为中国两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为国家民用一级机场是中国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 。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原为中苏民用航空机场,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进行扩大规模扩建。1973年,建成和对外开放。1998年8月,机场以飞行、机务区为土的改扩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9月29日,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通过验收。12月26日,T3航站楼启用。 3月27日,机场T3航站楼整体启用。
截至 8月,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4E,机场标高647.67米,2条3600米跑道,有T1、T2、T3三个航站楼,总面积18.5万平方米,货运库6万平方米,停机位93个,廊桥34座;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73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7.5 万吨,年起降15.5万架次的保证能力。
2,喀什机场
喀什机场,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距离喀什市中心10公里,为4E级民用运输机场是新疆第二大空港。
喀什机场始建于1953年,1954年开通乌鲁木齐-库车-阿克苏-喀什航线,先后经过1974年至1986年的一、二期改扩建工程,还有1997年至1999年的飞行区改扩建工程,使基础设施建设每天都变得更完善,成为新疆内第二个可以起降大型客机的民用机场。
喀什机场占地面积4.45平方千米,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拥有7.8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候机楼总面积达2.38万平方米,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5万人次的运营需求,可供波音747—400以下机型起降。
3,伊宁机场
伊宁机场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1936年兴建,先后经过六次改扩建,拥有固定资产1.15亿元、员工130人。 12月17日,伊犁河畔的伊宁机场,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随着CZ6826航班腾空而起,伊宁机场旅客吞吐量第一次突破100万大关,标志着伊宁机场正式跨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成为全疆第四个百万级支线机场。
该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可起降波音737-800型以下客机。现在,有国航、南航、东航、天津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山东航空、九元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运营,开通8条航线,疆外通航点至北京、天津、西安、成都、南京、广州等国内重要城市。
4,阿克苏机场
阿克苏机场,原名阿克苏民航站。阿克苏机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沿,天山南麓,为天然戈壁滩,自西南(206)至(86)度,20千米以外为山区,其它方向平坦,机场以北2千米处有乌—喀公路通过,西和西南为库马里西克河及阿克苏河,机场距乌鲁木齐直线距离700公里,公路距离1000公里,离阿克苏市12.5公里,温宿县城5公里。
机场 10月完成扩建,飞行区等级增多至4C,可满足波音737、空客A320机型使用要求。 达到吞吐量63万人次,成为新疆支线第三大机场。
5,吐鲁番交河机场
吐鲁番交河机场,始建于50年代,1985年停航保管,于 正式批准迁建吐鲁番机场。吐鲁番机场是在我们国内海拔低的地方,在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建成高水准的机场,已经基本上算是在创造奇迹,同时也是在达到60万吐鲁番人民的梦想。
11月24日、经民航新疆管理局审查核验同意换发了新的机场使用许可证。吐鲁番交河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D”升级为“4E”,消防救援等级提高为8级。吐鲁番交河机场保证能力的提高让机场跃入除乌鲁木齐、喀什后面的全疆第三个4E级机场。
新疆有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喀什机场、伊宁机场、吐鲁番交河机场,阿克苏机场等机场。
1,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位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郊西北地窝堡,距乌鲁木齐市区16.8公里,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并列为中国两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为国家民用一级机场是中国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 。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原为中苏民用航空机场,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进行扩大规模扩建。1973年,建成和对外开放。1998年8月,机场以飞行、机务区为土的改扩建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9月29日,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通过验收。12月26日,T3航站楼启用。 3月27日,机场T3航站楼整体启用。
截至 8月,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4E,机场标高647.67米,2条3600米跑道,有T1、T2、T3三个航站楼,总面积18.5万平方米,货运库6万平方米,停机位93个,廊桥34座;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73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7.5 万吨,年起降15.5万架次的保证能力
中国民航发展概况?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们国内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启动,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非常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内民航事业不管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证、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迅速发展,获取了举世瞩目标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表达了壮丽的篇章。
中国民航发展至今主要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详细指导。
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仅只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公告: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公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成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成“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962年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成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
这一时期,民航因为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很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 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成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
这这个时间段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不仅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下设北京、上海、 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唯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唯有 17架;机场唯有79个。
1980年,我们国内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后面,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 ):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点的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有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织建设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
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除开这点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织建设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织建设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还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目前已经迁至咸阳 ,改成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
六个地区管理局不仅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证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对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织建设了针对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证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 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
属于这种类型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还有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20多年中,我们国内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
,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标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 - ):
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1、航空公司与服务保证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证企业合并后于 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
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2、民航政府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
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 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
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开展监管。
3、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根据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有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
民航总局与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有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
首都机场、西藏自治 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 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 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第一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
结束 底,我们国内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这当中国内航线(涵盖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互联网。
民航机队规模持续性扩大,结束至 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这当中大中型飞机680架,都是世界上先进的飞机。
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非常行政区还有台湾),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求中国民用航空局七大地区管理局和他们分别管辖的省份?
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 华东地区管理局,华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 西藏管理局(代管),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