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魔方公式,3x3魔方公式说明书图纸第二层

3×3魔方公式?
三乘三魔方的公式口诀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第一、做一个白十字;
第二、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第三、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第四、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
第五、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三阶魔方的变化数原理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8个角块:可以互换位置( 8! ),也可翻转方向( 38),但没办法独自翻转一个角块( 1/3 ),故此,有 8! × 37种变化。
二、12个棱块:可以互换位置( 12! ),也可翻转方向( 212),但没办法独自交换一对棱块( 1/2 ),也根本不可能独自翻转一个棱块( 1/2 ),故此,有 12! × 212/ ( 2 × 2 ) 种变化。
三、6个中心块:固定不可移动。
3X3的魔方公式?
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和说明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取一个面画十字,并保证十字所对应的四个侧中心色块与十字完全一样;对好四个角,倒立促使其呈倒T字型;(这一步不用什么公式)
2、两个公式:T1 用来将前侧面正上的边块移到前侧面的正右, T2用来将右侧边正上的边块移到右侧面的正左。
T1: 前+上+ 前+上+ 前+ 上-前- 上-前-
T1: F+U+F+U+F+U-F-U-F-
T2: 右-上- 右-上- 右- 上+右+ 上+右+
T2: R-U-R-U-R-U+R+U+R+
3、在项层画十字,用到一个公式:
T3: 右- 上- 前- 上+ 前+ 右+
T3: R-U-F-U+F+R+
4、拼第三层的顶面,用到两个公式:
T4:R-U-R+U-R-(U-)2R+
T5: F+U+F-U+F+(U+)2F-
当顶层有三个杂色角块时使用T4或T5。当第三层侧边角块(与顶层同色的)逆时针排列时用T4,顺时针排列时用T5,使用前保证顶层左上角角块为正确色块。
5、拼第三层的四个角块,促使其与四个侧面完全一样,用到一个公式:
T6: L+F-L+B2L -F+L+B2L2
6、后一步,调整顶层边块的位置,促使其归位,我们用三循环法,即左面、前面、右面,三个面的顶层边块顺时针或逆时针移动,而后面(B面)不动。公式:
T7:(逆时针转)R+U-R+U+R+U+R+U-R -U-R2
T8:(顺时针转)R2U+R+U+R-U -R-U -R-U+R-
扩展资料:
魔方,在中国台湾称为魔术方块,在中国香港特区称为扭计骰,在国外称为Rubik's Cube(鲁比克方块)。由匈牙利建筑学教授暨雕塑家鲁比克·艾尔内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初的名称叫Magic Cube,1980年Ideal Toys公司于贩售此玩具,并将名称改成Rubik's Cube。
魔方在1980年代为风靡,至今未衰。截至 1月,魔方在全世界售出了3亿5千多万个。
3x3魔方公式?
1、拼十字公式:公式1右-上-前-上+前+右。公式2右-前-上-前+上+右。把魔方的上层当成一个时钟把它的两条已经转到上方的棱当成时针和分针,应该放在六点整的们置上。这样才可以用公式2当用2时会拼出相邻的两条棱,再用公式1时,就要把魔方放在九点整的位置上,这时拼出的十字位置未必对。有可能对一个,出有可能对两个。也许一个也不对,因为上层可以自由转动。
2、转十字公式:公式1 右-上-右+上-右-上2。公式2 左+上+左-上+左+上2。用公式1会把那三个错们的棱按顺时针挪动一个位置。公式2则为逆完成后面。六面的十字就已经拼好了,目前要把角复原过来。
3、转角公式:公式1上+右+上-左-上+右-上-左+。公式2上-左-上+右+上-左+上+右-。用法是将公式1是为了要把左前、左后、右后这三个角按逆时针挪动一个位置,但主要还是要把左后角转到左前。
4、公式2是为了把右前 右后 左后这三个角顺时针挪一下位置。但主要是为了把右后转到右前。用1时会把右后角挪动。假设这时这个角已经复原过了。只要把右手边的旋转一下就行了。用2则会把左后角打乱,处理方式和1的原理一样。
33魔方还原公式?
33魔方的还原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第1个步骤,顶层做出绿十字。可用公式:(右逆,上顺,前逆,上逆)
(备注)这里逆是指逆时针,顺指顺指针。魔方又分为上下左右前后,故此,出现上面这些情况。
第一找到中心是绿色的,然后以这个绿色为中心,把他四周的那四个绿色棱块找出来,后拼成一个绿色十字。为了拼成这绿十字,也得是从中间的绿色棱块找出来的。
第2个步骤,使绿色角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顺,下顺)公式可重复多遍。
第3个步骤,使中间棱块归位。可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公式是:(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
第二种情况公式是:(上逆,前逆,上顺,前顺,上顺,右顺,上逆,右逆)
第4个步骤,使顶层棱边归位。可用公式:(前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前逆)
R:右侧转
M:中间独自转
L:左侧转
U:顶层转
D:底层转
F:面朝自己的这一面转
字母后加‘代表逆时针转
字母小写代表双层转
字母后加2代表转两次180度(如:U2=U+U)
3x3魔方口诀七步公式:
第1个步骤:顶层做出同色十字
第2个步骤:使同色角块归位
第3个步骤:使中层棱块归位
第4个步骤:使顶层棱边归位
第5个步骤:使顶层棱块归位
第6个步骤:使顶层的角块归位
第7个步骤:使顶层对应角块归位
3x3的魔方字母公式?
公式 R U R / FUF / 公式 (F U F U) F (UFUF) / (RURU) R (R R U R)公式 (RUF) (U F R) / (RFU) (F U R) / (RUF) (U F R) U (RFU) (F U R)(U R U R) (U R U2 R)公式 (RU L U) (R U L U) / (U L U R) ( U L 公式 L F (U L U R) ( U L UR) FL / L F (RU L U) (R U L U) FL三阶魔方,层先法公式2 魔方公式符号魔方的单个块不可以移动,能移动(转动)的是六个面,要么整个面上的全部块都动,要么都不动。
把六个面分别用不一样的符号表示,来简化记忆。
将面向操作者的面称为“前(F)”;其他从而相对应的位置称为“右(R)、顶(U)、后(B)、左(L)、底(D)”。
当所转动的那一面面向自己,顺时针转动 90 度时,用字母表示,逆时针转动 90 度时用字母加 表示。
当转动 180 度时,符号后加 2。
如:顺时针转动右面 90 度,记作 R;逆时针转动右面 90 度,记作 R;转动右面 180 度,记作 R2 或 R2。3 解法3.1 第一层3.1.1 棱块(架十字)目标是为了让底棱(与底面有关的棱块)两个面的颜色与对应中心面的颜色对应完全一样(如图)。注意:一定要完全一样。本步骤不用公式。3.1.2 角块目标是为了让四个底角的各三个面的颜色与对应中心面的颜色对应完全一样(如图)。
公式 R U R / FUF / 可归为两种情况,如 1,2。当角块依然不会处于此状态时,有以下几种情况(角快与底面颜色有关的面没有在侧面,或角块在底面)。
可分别作 R U R FU F R UR,然后再转动顶面促使其满足 情况 1, 2。3.2 第二层目标是为了让第二层的四个棱归位。
(因为第二层含四个中心块,这四个中心块是固定的)唯有两种情况。
当产生不属于这两种的情况时,无非是第二层的棱处于顶层或中层:处于顶层时,转动顶层,促使其满足;处于中层时,任意使用两公式之一,用一个无关的棱将它换出,转动顶层,促使其满足。
公式 (F U F U) F (UFUF) / (RURU) R (R R U R)3.3 第三层3.3.1 顶层十字3.3.1.1 目标:使顶层的四个棱块中,与顶层中心块颜色形同的面都向上。三种情形。
公式 (RUF) (U F R) / (RFU) (F U R) / (RUF) (U F R) U (RFU) (F U R)3.3.1.2 目标,使顶层四个棱块的侧面颜色与前后左右四面颜色符合。可以通过转动顶层达到 1 或 2,这当中 1 直接运用公式,2 可运用公式后再转动顶层,达到 1 的状态,然后用公式 (U R U R) (U R U2 R)3.3.2 顶角3.3.2.1 目标,使顶层四个角块中,与顶层中心块颜色形同的面都向上。使用下面两组公式,假设不处于此种状态,能够让用其一调整之。
公式 (RU L U) (R U L U) / (U L U R) ( U L UR)3.3.2.2目标,使顶层角块侧面颜色符合,其实就是常说的使角块回到它可以在的位置。使用下面两组公式,假设不处于此种状态,能够让用其一调整之。这当中箭头所指位置为角块应该到的位置。
公式 L F (U L U R) ( U L UR) FL / L F (RU L U) (R U L U) FL
3x3魔方公式口诀魔方三凹?
第三层公式(起十字):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右顺
第三层公式(四角块):右顺—上顺—右逆—上顺—上顺180°—右顺—右逆
第三层公式(还四角):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前顺—右顺180°—上逆—右逆—上逆—右顺—上顺—右逆—前逆
第三层公式(还中心):右顺—上逆—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顺—下逆—右逆—上逆—右180°
3X3的魔方公式?
我们常见的魔方是3x3x3的三阶魔方,英文名 Rubik's cube.是一个正 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见下图: (图1) 学习魔方第一就要搞清它的以上结构,清楚角块只可以和角块换位,棱块只可以和棱块换位,中心块不可以移动. 魔方的标准色:国际魔方标准色为: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见图2)注:(这里以白色为底面,因为以后的教程都以白色为底面,蓝色为前,为了方便教学,请都统一以白色为准). (图2) 认识公式(图3)(图4)公式说明:其实就是以上下左右前后的英文的单词的头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步骤一、完成一层 第一要做的是区分一层和一面:不少初学者针对“一面”与“一层”缺少了解的认识,故此,在这里非常解释一下.这里说的一层,就是在完成一面(如图2的白色面)的基础上,白色面的四条边,每天边的侧面唯有一种颜色,图(2). 如图(1)中心块是蓝色,则它所在面的角和棱全都是蓝色,是图(2)的反方向 图(3)和(4)则是只是一面同色的状态,而不是一层复原! (1)(2) (3)(4)注:图(2)和(4)分别是图(1)和(3)的底面状态 想完成魔方,基础是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就像建筑一样,魔方也如此,基础是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 因为上文提到过中心块的固定性,这一性质,在魔方上本质起着定位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中心块的颜色就代表它所在的面的颜色. 一、十字(就是迅速法中的CROSS)架十字是不少初学者都感到困难的部份,在这里讲解一种还原十字的简单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把全部情况都转化为两种简单的模式. 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 (橙色下面颜色为白色,为方便观察,特意翻出颜色) 公式为R2 橙白块要移到上右的位置,而且,橙白块的橙色己和橙色的中心块粘在一起,故此,我们只要能右把右边转180°完全就能够把橙白块移到上面形成一个十字了.即左图: 第二种情况如图下所示:(白色下面颜色为橙色,为方便观察,特意翻出颜色) 橙白块要移到上右的位置,目前橙白块在目标位置的下面.但其橙色片没有和橙色的中心块贴在一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做D’ F’ 即把橙色粘在一起,马上做R还原到顶层,F是把蓝白橙还原到正确的位置(上面的F’ 使蓝白块向左移了九十度). 公式为D’ F’ R F 当然,架十字不只唯有上面两种情况,现我们在分析下其它的一部分情况吧! 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图: 橙白块的位置己对好,但颜色反了,我就就先做R2化成第二种情况,然后用还原第二种情况的公式就可以!上面两种情况都为前右的块要移到上后的位置.我们先做R’D’移到前下的位置,再做R“把橙白还原上去”,马上做D2移到后下的位置.上面两种情况分别化为上面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其对称情况同样也是按类似上面的思想来还原!假设一开头时橙白块也还没对好,直接做R’D移到后下位置就可以! 二、第一层角 仍然把十字放在顶层,还原角块时我们第一在底层找是否有我们要还原的角,没有,再到顶层去找!基本的两种情况为: 公式:D’ R’ D R 公式:R’ D’ R 这两种比较简单,试着转就可以明白这当中的原理了.注意到没有?要还原的角块都在底层而且,目标色(其实就是常说的白色)都是可见的,然而,还可能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况:咦!白色呢?原来在底面!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不可见,在还原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令它的白色可见,同时它要位于底层! 先做 R’ 使该角处于后下右的位置,而且,白色是可见的,然后做D或D2移到后下左或前下左,马上要再做 R 把白橙还原回去!再把那角移到前下右就是上面第二种情况了!后还有两种情况,就是角块的位置已经对好,但颜色没对好,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图: 我们也还是要把上面的块移究竟层还要保持白色是可见的,然后令其归位. 左图情况的做法是:先做R’D R化成第一种情况,然后用第一种情况的公式. 右图情况的做法是:先做R’D’R D化成第二种情况就可以! 后效果第二图为背面效果 步骤二――第二层 搞定好第一层了!马上我们就要启动还原第二层了,第一我们把魔方倒过来,其实就是常说的把做好的第一层放究竟层,如上图: 好了,我们可以启动还原第二层,第二层找块时第一在顶层找有什么块是可还原的.因为白的对面是黄色,故此,在顶层见到没有黄色的棱块均是要还原到第二层的.第二层比较容易,来来去去也就三种情况,因为有两种是互为对称,实际上也就唯有两种情况罢了. 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图: (公式1)y’ R U R U R U' R' U' R' U’ (公式2)R' U' R' U' R' U R U R U 助记口诀 五顺五逆五逆五顺 还有的情况就是位置正确但颜色没对好,或者已经在第二层但位置不对.如右两图: 这种类型情况要咋办,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先从顶层 随便 找个块“还原”到前右的位置(不论是不是含有黄色的棱块,都可以!),那蓝红块自然会移到顶层(被替换出来了),马上一定程度上转顶层就可以产生和步骤二开头讲解的两种情况之一 后效果 第二图为另三面效果 步骤三――OLL 注:OLL就是要把顶层颜色统一,即顶面为黄色.这里以黑色代替(图7) 从目前启动的图片都是从顶面向下看的俯视图.黑色代表顶层的颜色.注意魔方一定要根据图的样子摆好!图的下面则是魔方的前面,其实就是常说的你面对的面,图的正面则是魔方的顶面.(如图7) 步骤1、顶层十字 完成了第二层, 是在顶层架“十”字,先不管角块的颜色究竟如何,只特别要注意关注棱块,而且,只看顶面的颜色(即黄色),多做两次‘相似’公式完全就能够在顶层架好十字. 公式1:(公式3)FRUR’U’F’ 公式2:(公式4)f RUR’U’f’ 注:上公式可以发现公式1与公式2唯有前后的F和f大小写之分,故此,记一个公式完全就能够 我们后的目标是为了让得顶面变成这样 ,假设你的魔方顶面已经是这样了,那这一步完全就能够直接跳过,不过不是每一次都会这样幸运的,公式还是需背的.下面就是顶层三种状态和拧法. 状态1目标状态 状态2目标状态 状态3状态2目标状态 步骤2、顶层颜色 根据初学者都不喜欢背公式,故此,这里只使用一个公式,当然假设想迅速还原魔方,,可以增多公式的数量,但就还原来说,用这一个足够了.^_^ 顶层翻角颜色的公式:(公式5)R’ U2 R U R’ U R 顶层拧完十字以后共有7种情况,下面就是顶层角颜色的7种情况和拧法. 这样的情况做一次公式完全就能够变成 这样的做一次公式以后再U2变成 再做一次公式就可以成功了……! ――使用公式-变 ――使用公式-―成功…………! ―使用公式―再U’― ―使用公式-再U2― ―使用公式―成功……! ―使用公式 + U― ―使用公式 + U2― ―使用公式―成功……! ――使用公式 + U― ――使用公式――成功……! ―使用公式― ―使用公式 + U2― ―使用公式―成功……! 步骤四――PLL 步骤1、还原角位置 后还原的状态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或者多个颜色和位置都对的角,假设四个都对了,,这部分可以略掉.第一找到唯有一个正确的角块(有两个正确,,做U或者U’可以变成a或者b),则一定出现a或b图,这里只讲解a的公式. 公式:(公式6)x' R2 U2 R D R' U2 R D' R x 此公式效果为左图所示,左下角块(标住为红色)不动,其他三个角块(标住为绿色)逆时针顺序轮换一次位置 一共三种情况,分别是 abc 情况a直接做一次公式完全就能够调整好角的位置,情况b需做两次,假设碰见情况c就随便挑选一个方向拧一次公式,然后就可以情况a或者b了. 成功后效果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图(1)(2)所示: (1)(2) 步骤2、还原棱位置 后一步,调换棱块位置,左面的图也是俯视图.注:公式里面的括号()是帮记忆公式的,没有特殊意义 公式:(公式7) (R U' R) (U R U R) (U' R' U’R2) A需重复两遍公式 B假设碰见这两种情况就随便挑选一个侧面当作前(注:顶面还是不可以变的,这里的顶面是黄色),做一次公式,然后就可以产生A或者B的情况了,假设还不明白,,详细看下面图释. ――使用(公式7)-然后U’,变成-――再使用(公式7)就完成了.――使用(公式7)-然后U ,变成- ――再使用(公式7)就完成了. 到这你已经会还原魔方了……^_^……!~~~ 小白教程进阶版-CFOP简化版整理 by 小白(Doo)随着魔方吧越来越发展壮大,现目前魔方吧已经有不少的新鲜血液注入.根据近魔方吧的新手每天都变得更增多,不少新手们学完了基本的还原方式后,不清楚应该如何继续学习,认为不知道怎么开始,故写此教程,以激励更多魔友“专业”化,当然,此教程也可算作《小白新手教程》的“续集”(都是同一个人写的嘛ㅋㅋ),里面引用了不少上一章的主要内容.此文章不明白的地方请看上一篇教程,上一篇提到的主要内容,在这里就很少涉及了.括号是帮记忆公式与手法的,一.CROSS1、想要迅速完成十字第一一定要很熟悉自己魔方上的颜色排列,某块的左边是什么颜色,右边是什么颜色,自己魔方的颜色贴色方案一定要了解;2、总是固定以某个色为底(此教程用白色为底),还在底面做十字;3、在做需两步翻的棱块时一定要同时考虑对转动中涉及到的其它棱块的影响.(有的时候,能一次完成相邻的两块)相邻色可以通过下方罗列出来的定律判断:二色定律:还原状,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唯有二种颜色;三色定律:当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有二块颜色一样且不在同一面,而另二块为对应色时,位置正确;四色定律:当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为四种颜色,且同一面的为对应色时,位置正确.4、一步可到位的棱为正确的“翻转”,大多数情况下放在后一步使用;错误的“翻转”应优先考虑.二.F2L-First Two LayerFirst Two Layer-由名字就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此方式是两层(第一层角和第二层棱)一起一次成型,与层先方式带来一定不一样,层先是第一完成第一层角,然后完成第二层棱.学习F2L时一定不能死记硬背,理解是学习F2L好的方式,下面举四个F2L的基本形,全部的F2L都可以通过即简单,又简短的步骤变为以下(这里指公式1.3.5.7的情况)这四种情况.(公式2.4.6.8都是公式1.3.5.7的镜像公式,玩家自己完全就能够理解,所以这里不讲了.公式9.10在之前写的《小白新手教程录像版》已经提出,故此,这里就也不涉及了.)注:用下划线表现的是用左食指完成;用斜体表示的是用右拇指;括号后面带数字的则是重复括号内的公式根据数字表示的次数,比如:(RUR’U’)3则是重复(RUR’U’)三次,完整写法为(RUR’U’) (RUR’U’) (RUR’U’).(公式f2l 1)RUR’ (公式f2l 3)URU’R’ (公式f2l 5)RU’U’R’U2RU’R’(公式f2l 7)RUR’URU’R’(公式f2l 2)y’ R’U’R (公式f2l 4)y’U’R’UR (公式f2l 6)y’R’U2RU ’U’R’UR (公式f2l 8)y’R’U’RU ’R’UR(公式f2l 9)R’ U’ R’ U’ R’ U R U R (公式f2l 10)y’ R U R U R U’ R’ U’ R’ 非标非标准F2L,简称“非标”. 41个标准状态的F2L-目标角和棱,仅仅会出现在->顶层或目标位置(要插入的空当)上.而有一种情况是更常见的,就是目标角棱一个在顶层,另外一个在非目标的前两层空当中,-这样的情况称之为非标F2L(以下称为情况一)为了获取少步数解法,一般是让目标角棱转变为以下四种标准的F2L;因为这四种情况是全部F2L中步数少的(3步)(以下称之为简F2L,或情况二),而从情况一转变为情况二只要能3~4步,然后调整目标位置和目标角棱的位置以达到情况二,平均1步,然后后3步解情况二,平均7~8步.下面提供这11种基本非标F2L(除后一种外,每种情况因顶角和棱的不一样,出现4种情况,故此,一共为10×4=40+1种情况),在这里只每种讲一种情况.下面提到的公式可以把目标状态的“非标”F2L转换到我们需的简F2L.(记忆方式:可以发现,2.4.6.8.10分别是1.3.5.7.9的镜像公式,故此,只要理解了第一个,第二个自然完全就能够理解了)(非标f2l 1)RU’R’ (非标 f2l 3)RUR’(非标 f2l 5)U’RUR’(非标 f2l 7)URUR’(非标f2l 2)y’R’UR (非标 f2l 4)y’R’U’R(非标 f2l 6)y’UR’U’R (非标 f2l 8)y’U’R’U’R(非标 f2l 9)U’RU ’R’(非标 f2l 10)y’UR’UR(非标 f2l 11)(RUR’)U’(RUR’)三.OLL-Orient Last Layer针对仅仅会还原的新手来说,为了尽可能少的背公式,这里的OLL只讲解7种,因为在顶层十字完成以后,OLL的情况唯有7种情况,顶层十字的方式在《小白新手教程》里面已经具体的讲过,这里就很少涉及了,只提供公式.下面的讲解的7中情况中,有的情况有多个公式可以处理,魔友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认为容易记忆或者顺手的公式.(有多个公式的情况则多一幅图解释,每种情况的第二幅图形则是第二种公式,如不需要换方向的情况则不需要多个公式可解)十字的两个公式与情况6这里也很少介绍了,在前一篇《小白新手教程》里面已经具体介绍过,并附手法录像.(1)CORSS(公式顶层cross 1)f (R U R’ U’)f ’(公式顶层cross2) F (R U R’ U’) F’(2)OLL(公式oll 1.1)(R’U2)(RUR’U’)(RUR’U)R (公式oll 1.2)(R U ’U’)(R’U’ R U )(R’U’R U ’)R’(公式oll 1.3)f (RUR’U’)3 f ’(公式oll 2.1)(R2D)(R’U2)(RD’)(R’U2R’)(公式oll 2.2)(R2D’)(R U ’U’)(R’D)(R U ’U’R)(公式oll 3)F ’(r U R’ U’)(r ’ F R)(公式oll 4.1)(r U R’ U’)(r’ F R F ’) (公式oll 4.2)x’( R U R’) D R U’ R ’ D’(公式oll 5)RU ’U’ (R’2U’)(R2U’)R’2U2R(公式oll 6)R’U2RU R’UR(公式oll 7) RU ’U’R’U ’RU’R’四.PLL-Position Last LayerPLL就没什么可讲的了,已经学到这里的魔友们看下面提供的公式就应该可以完全明白了,这里同样提供的多个公式,魔友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方便记忆或者顺手的公式学习,下面说提供的公式是小白我自己认为需背的,很多魔友的目标是尽量的少背公式,而且,还想还原的很快,但是,也有一定要的公式,当然公式是越多越好ㅋㅋ(公式pll 1.1)x’R2 U2(R D R’ U2)(R D’ R)x (公式pll 2)x’R2 D2 (R’ U’R)D2(R’ U R’)(公式pll 1.2)x’(R U ’R)z’(R’2 U’L U R2’x y R2)(公式pll 1.3)x’( RU ’R)D2(R’UR)z ’R’2U2(公式pll 3)(R U ’ R)(U R U R)(U’ R’ U ’ R2) (公式pll 4)(R2 U)(R U R’ U’)(R’ U’)(R’ U R’)(公式pll 5)x’(R U ’R’D)(RUR’)u2(R’U R)D(R’U’R) (公式pll 6)(UR’U’)(RU ’R)(URU’)(R’URU)(R2U’)(R’U)(公式pll 7.1)M2 U M2 U2 M2 U M2(公式pll 7.2)(R2 U2 R U2 R2)U2(R2 U2 R U2 R2)
3x3魔方顶层公式?
三阶魔方顶层通用公式是:
顶层十字架(颜色)左下、上左、前右、上右、前左、左上。
顶层角块(颜色)左手:左上、上右、左下、上右、左上、上180、左下。
右手:右上、上左、右下、上左、右上、上180、右下。
顶层角块(位置)左手:左180、前180、左下、后左、左上、前180、左下、后右、左下。
右手:右180、前180、右下、后右、右上、前180、右下、后左、右下。
顶层棱块(位置)左手:左上、上右 (后接第二层左手公式)、左下。
右手:右上、上右 (后接第二层右手公式)、右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