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梁线线荷载计算公式,梁的总荷载计算公式为
模板支撑梁线线荷载计算公式?
线荷载=容重x厚度x高度x折减系数
梁的总荷载计算公式?
计算时,假设墙为二四墙取普通砖容重18(如果是普通机制砖,取19)KN/平米,摸灰层取17(石灰沙浆或者混合沙浆)KN/平米,因此,每平方墙面产生的荷载为:
19*0.24+17*0.02*2=5.24 KN/平米(由于摸灰层一般取20厚,双面摸灰要乘以2。)
后,用5.24乘以梁上墙面面积,就是梁上荷载。
扩展资料
一、荷载简化线荷载原则
合力大小为荷载所占区域的面积;方向与荷载方向相同;作用线通过荷载图和形心。
二、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
过梁上的荷载一般成三角形分布,为计算方便,把三角形折算成1/3洞口宽度,过梁只承受其上部1/3洞口宽度的荷载,因此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少。
墙体按所在位置一般分为外墙及内墙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各有纵、横两个方向,这样共形成四种墙体,即纵向外墙、横向外墙、纵向内墙、横向内墙。
当墙身由于承受集中荷载、开洞以及由于地震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墙体稳定性有所降低,这时须考虑对墙身采取加固措施。
集中线荷载荷载的组成。
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
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m)×25KN/m*m*m(25KN/m*m*m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m*m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m*m。)
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m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超重梁怎么确定?
线荷载超过20kN/m大梁断面: 以模板自重+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混凝土振捣荷载计算判断 以500×1400为例(KN/m): 0.3×(0.5+2×1.4)+0.5×1.4×25.5+0.5(1.5+2)=0.99+17.85+1.75=20.59kN/m。 面积0.7m2以上,如:700×1000 650×1100 600×1200 550×1300 500×1400 如大于20KN/m进行专项方案编。
怎么计算平台梁的结构高度,具体要求的数据和计算公式?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平台梁指通常在楼梯段与平台相连处设置的梁,以支承上下楼梯和平台板传来的荷载。
平台梁的结构高度是楼板上平面到梁底部的距离!一般450mm或者300mm,具体尺寸要看施工图了平台梁指通常在楼梯段与平台相连处设置的梁,以支承上下楼梯和平台板传来的荷载。平台梁的结构高度是楼板上平面到梁底部的距离!一般450mm或者300mm,具体尺寸要看施工图了
框架柱的计算公式?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如下:
1.一般多层房屋的框架结构
柱的计算长度可取为
现浇楼盖:底层柱l0 =1.0H;
其他层柱l0 =1.25H;
装配式楼盖:底层柱 l0 =1.25H;
其他层柱l0 =1.5H;
注:H对于首层柱为基础顶面到首层结构楼面距离,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结构楼面之间的距离。
这类框架包括以下情况:
(1)无任何墙体的空框架结构,包括墙体可能拆除的框架结构
(2)有围护墙及内部纵、横墙,但墙体由轻质材料组成;
(3)仅在一侧设有刚性山墙,其余部分无抗侧力刚性墙;
(4)刚性隔墙之间的距离过大(如现浇楼盖房屋,大于3倍房屋宽度;装配式楼盖房屋,大于2.5倍房屋宽度)时. 。
2.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 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进行计算,并取用其中的较小值:
l0 =[1+0.15(ψu +ψl)]H
l0 =(2+0.2ψmin)H
式中: ψu 、ψl——柱的上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ψmin——ψu 、ψl中的较小值
H—为柱所在层的框架结构层高。
3.特殊情况下的框架
柱的计算长度应根据可靠设计经验或按计算确定。例如不设楼板或楼板上开孔较大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无抗侧力刚性墙的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等。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需要通过计算配筋。
依据《11G101-1》中有关“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列表注写方式”中的规定,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
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范
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柱平面平面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剪力墙结构是哦功能图制图规范)
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尚应按第1.0.8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承重梁高一定要比梁宽吗?
不一定,这要视承重梁在房屋什么地方承担承重任务的。如果承包梁只是用在一些小的隔间,如厕所、厨房等地,承重梁的高度和宽度均可以采用20㎝x20㎝规格就可以了,如果在跨度较大的承重梁,承重梁的高度肯定要比宽度要长一些,一般梁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为1:1.5即可,例如宽度为30㎝,那么梁高度即为45㎝,这主要是为了支撑较重的承重压力。
承重梁高不一定要比梁宽。梁的宽度一般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梁高的取值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可以灵活处理。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
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省。
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省的。
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钢筋砼梁高一般为跨度的1/14-1/8,梁宽为梁高的1/3-1/2,且梁的高与宽应符合有关模数规定 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0到1/14,悬臂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取挑出长度的1/6左右。
梁截面的高宽比一般取2.0到2.5,T形截面取2.5到4. 一般梁h=250、300、350、400.。。。。750、800、900、1000.。。
宽度 b=120、150、180、200、250、300。。
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是大于等于2倍梁高或大于等于500MM,二~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是大于等于1.5倍梁高或大于等于500MM,均取大值。
抗震柱:底层刚性地面的柱根部加密区为该层柱净高的1/3,柱顶部加密区为大于等于1/6或大于等于500MM取其大值,或大于等于柱子长边尺寸,二层以上为大于等于1/6或大于等于500MM,或大于等于柱子长边尺寸,如果是园柱子为大于等于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