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体重和重量比例计算公式,男女标准体重 计算公式

时间:2022-09-15来源:华宇网校作者:公务员考试资料 公务员网课

体重和重量比例计算公式?

1、世卫计算方法

男性的标准体重等于(身高-80)×70﹪;

女性的标准体重等于(身高-70)×60﹪;

正常体重在标准体重正负10﹪;

体重过重或过轻在标准体重正负10﹪~20﹪;

肥胖或体重不足在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

超重系数等于(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2、不同年龄算法

标准体重等于年龄x 8 + 8(仅适用于7 - 16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 - 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 - 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成人的BMI数值: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3.9

过重:24-27

肥胖:28-32

非常肥胖,高于32

由于存在误差,所以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全美卫生研究所(NIH)推荐医生参照以下三项因素评估患者是否超重。

BMI腰围——测量腹部脂肪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LDL(“恶性”)胆固醇过高、HDL(“良性”)胆固醇过低、高血糖和吸烟。

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举个例子,一个练健身的人,由于体重有很重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数会超过30。如果他们身体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减重。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女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是,男性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80)*70%。

女性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身高cm-70)*60%。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者体重不足。

男性标准体重是用身高(厘米)减轻一百零五,女性标准体重是用身高(厘米)减去一百;其次,还有一种计算方法,用体重(千克)/身高(米),18.5到24.9是正常值,小于18.5为消瘦,大于25为超重。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了人体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人体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以内,能大大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概率,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的患者,多数比较超重。对于这些患者,要注意加强锻炼,控制食量。对于体重较低的患者,还需要适当的补充营养,养成好的作息时间。

1. 计算方法一: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kg/m2

算式写法:BMI=体重/(身高)^2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18.5-25(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体重指数=25-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

2. 计算方法二: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20%为体重偏重或偏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身高体重标准表bmi计算公式?

BMI指的是体重指数,国际上通过公式计算人体胖瘦程度和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的标准。BMI的公式=体重(kg)/身高(m)^2,计算出的体重指数按照我国标准,18.5-24.9kg/m^2为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而BMI<18.5kg/m^2为消瘦。

但一般仅通过BMI,即体重指数也不能准确地描述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也不能区分脂肪和肌肉含量,容易对健康状态出现误判,可综合以下方式进行检测:

1、理想体重:理想体重可以通过身高(cm)-105,以及身高(cm)-100×0.9(男性)或×0.85(女性)两个公式计算。一般正常的理想体重±10%,如超过10.0%-19.9%则为超重,超过20.0%为肥胖;

2、腰围:受试者应站立位,双足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配,测量髂前上棘和十二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男性正常腰围通常<85cm,女性腰围通常<80cm;

3、腰臀比:臀围测量环绕臀部的骨盆突出点的周径,腰部和臀部相比,男性通常<0.9,女性<0.85;

4、CT或MRI:如想要确认机体体脂情况,还可选择影像学检查中CT、MRI等方式,评估体内脂肪分布;

5、其他:还可通过身体密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等进行综合测定体脂含量,评估身体的健康状态等。

体重过轻或过重均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若体重过轻,可以通过增肌、适量增加高蛋白、优质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肉类、蛋类等来改善。若体重过重,可以通过运动,比如瑜伽、慢跑、游泳、散步等,以及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热量摄入等降低体重。

体重计算公式口诀?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公式有很多,比较简单的公式有:标准体重=身高-105,例如身高155cm,其标准体重为155-105,为50kg。标准体重±10%之内为正常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为偏瘦,低于20%以上为消瘦,因此身高155cm,其正常体重范围为45-55kg。另外再介绍一个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标准体重=(身高-100)×系数,系数男性为0.9,女性为0.85。

体重基数怎么计算公式表格?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男性=(身高cm-80)×70﹪;

女性=(身高cm-70)×60﹪;

一个健康人的正常值范围应该是在:18.5~24之间

,0-12岁体重的评价指标如下:

  标准体重的60%以下 严重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60~80% 中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80~90% 轻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90~110% 正常范围

  >标准体重的120% 肥胖

正常人

体重指数, 男性, 女性

  过轻:低于20;低于19

  适中:20-25; 19-24

  过重:25-30; 24-29

  肥胖:30-35; 29-34

  非常肥胖:高于35; 高于34

  专家指出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是,男性的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为,身高(cm -80*70% 。女性标准体重为身高(cm-70)*60%。标准体重6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 ,希望大家注意身体健康。

体重基数又叫作BMI,计算公式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算出来的数值就是体重基数

大基数一般指超重20斤及以上的人。

男女身体基数的算法如下:

男:身高(CM)-105=体重(KG)

女:身高(CM)-110=体重(KG)

体重怎么计算公式表格?

对于体重怎么算,你应该说的是标准体重,男生和女生的算法不同,男生的标准体重公式为:体重=(身高cm-80)×70%。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标准体重正负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女生的标准体重公式为:女生标准体重=(身高cm-70)×60%。

人的身高体重的计算公式?

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的公式有很多,比较简单的公式有:标准体重=身高-105,例如身高155cm,其标准体重为155-105,为50kg。标准体重±10%之内为正常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为偏瘦,低于20%以上为消瘦,因此身高155cm,其正常体重范围为45-55kg。另外再介绍一个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标准体重=(身高-100)×系数,系数男性为0.9,女性为0.85

TAG标签:

   体重和重量比例计算公式       男女标准体重 计算公式   

(责任编辑:华宇考试网)
------分隔线----------------------------
  • 体重和重量比例计算公式,男女标准体重 计算公式

    体重和重量比例计算公式? 1、世卫计算方法 男性的标准体重等于(身高-80)×70﹪; 女性的标准体重等于(身高-70)×60﹪; 正常体重在标准体重正负10﹪; 体重过重或过轻在标准体重正负10﹪~20﹪; 肥胖或体重不足在标准体重...

    2022-09-15

  • 胜率公式是怎么算出来的,足球胜率计算公式表

    胜率公式是怎么算出来的? 胜率=获胜场次÷ 总比赛场次x100% 总比赛场次包含胜、平、负场次的和,对于有些没有平局的比赛,就是胜、负场次的和。乘以100%是将计算结果用百分数来表示。 胜率可以清晰的表示获胜的概率,便于和...

    2022-09-15

  • 晶胞计算公式,硫酸铜晶体计算公式为

    晶胞计算公式? 晶胞是个正方体,看你的晶胞结构是怎么样,角上的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算1/8个原子;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有,每个算1/4个原子;面心的原子为两个晶胞共有,每个算1/2个原子;体中心的原子,就算1个原子...

    2022-09-15

  • 什么叫阴量什么叫阳量,量代表什么生肖

    什么叫阴量什么叫阳量? 阳量阴量在不同的软件中有两种不同的定义。 第一种,以收盘价的涨跌确定成交量的阴阳。如果上涨,算阳量,如果下跌,算阴量。 第二种,以K线的阴阳确定成交的阴阳。如果K线是阳线,无论涨跌,都...

    2022-09-15

  • 分段计费公式,分段计费公式五年级

    分段计费公式? 假如X为第一段的数量 第一段:直接用单价乘以X 第二段:把第一段的总费用加上,再用第二段的单价乘以(第二段的数量—X) 第三段:类似于第二段,把第一第二段的总费用一加,然后用第三段的单价乘以(第三...

    2022-09-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