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五年级数学公式完整版小学数学一至五年级的面积公式有哪些

时间:2023-02-12来源:华宇网校作者:公务员考试资料 公务员网课
五年级数学公式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公式完整版?

(一)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二)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

(三)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四)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五)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六)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七)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八)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九)

被除数 除数一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一至五年级的面积公式有什么?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五年级下册数学成绩重点公式?

成绩加减时,分母一样的成绩加减运算时,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后的成绩要化成简成绩;分母不一样的成绩加减运算时,先通分成分母一样的成绩,然后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后化成简成绩。

约分:一个成绩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公因数,使成绩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过程叫约分。

通分:两个分母不一样的成绩,算出两个分母的小公倍数,然后把两个成绩的分母换算成这个小公倍数的过程叫通分。

五年级数学倍数公式?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公式:因数×因数=倍数,倍数÷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数学的公式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1/2。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就是求哪些一样加数 的和的简单方便运算。如:1.2×5 表示 5 个 1.2 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 之几……是多少。如:1.2×0.5 表示求 1.2 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 除外)乘 1,积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针对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2.4 与这当中一个因数是 1.6,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式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假设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 0 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 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 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 位不够的要添 0 补足。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 除外)除以 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大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小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

A去除B=B÷A;A被B除=A÷ 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哪些数字依次不 断重复产生,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 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9、小数涵盖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也叫循环小数,无限小 数也叫无限不循环小数。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持续性重复产生的数字,叫做这个 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 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式:

(1)四舍五入法;

(2)去尾法;

(3)进一法。

在处理实质上问题时,要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 ”,也可省略不写

(1)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要将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字母与字母相乘,直接省略乘号。

(3)括号与数字相乘,要将数字写在括号的前面,再省略乘号。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 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 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 正=4a

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²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未必是方程。

6、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所得 结果也还是是等式。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样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0”除外)一样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按照是天平平和的道理,还可以按照方程各部分当中的关系。

8、解方程经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9、三个或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或5倍。

1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试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试题的数量关系

C、设未知数,大多数情况下是把所求的数用 X 表示。

D、按照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答题。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 长=2(a+b)

面积=长×宽 S 长=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正=4a

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a

2、平行四边形有大量条高。三角形有三条高。梯形有大量条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 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 积长乘以宽,故此,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

假设用S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a、h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平=ah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a 平=S÷h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h 平=S÷a

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 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的 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故此,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假设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 三=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a 三=S×2÷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h 三=S×2÷a

5、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 积等于底乘以高,故此,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假设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梯=(a+b)h÷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h 梯=S×2÷(a+b)

上底+下底=面积×2÷高

a+b=S×2÷h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a 梯=S×2÷h-b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b 梯=S×2÷h-a

经常会用到单位转换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4、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5、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一个月)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6、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7、角和三角形

(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3)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当中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 0.1,0.01,0.001……

(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除“0”,小数的大小 不变。

(9)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五年级数学化简公式?

五年级数学化简是指成绩约分,第一找分子分母的大公因数,然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大公因数,使其成绩简化。

当然假设不可以很快找出大公因数,可以循序渐进约分,例如分子分母都是偶数,既然如此那,一定可以除2,然后再看分子分母能同时除以哪个数,直到简化。

5a²-5=5a²-5 (8a+4b)÷4=2a+b 7a-3b+3a-2b=4a-5b 5(a的平方-1) 2a+b 5(2a-b) 5(a²-1)=5(a+1)(a+1) 2a+b 10a-5b=2(5a-b)

5×(a²-1) 2a+b 10a-5b 5a²-5 = 5(a²-1) = 5(a+1)(a-1) (8a+4b)÷4 = 4(2a+b)÷4 = 2a+b 7a-3b+3a-2b = 10a-5b = 5(2a-b)

小学算式化简总体从以下几方面,(1)约分,(2)利用剩法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加法的运算定律,在中学叫合并同一类型项,提取公因式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公务员考试资料热门资讯

  • 五年级数学公式完整版小学数学一至五年级的面积公式有哪些

    五年级数学公式完整版? (一)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二)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 (三)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四)...

    2023-02-12

  • 岗位需求怎么写,专业技能岗位需求怎么填写

    岗位需求怎么写? 让应聘官了解自己的基本信息。自己想要什么职位,这个职位满足什么需,个人是不是满足这个职位的条件,去做这个职位能为公司创造什么等因素: 1,过往经验和应聘岗位的匹配度,要找出之前的工作经验里...

    2023-02-12

  • 深圳公务员遴选好考吗,深汕事务员啥编制工资高

    深圳公务员遴选好考吗? 不好考。 深圳公务员遴选超级难,不会高效就考过关。遴选是从队伍中找下一层或几层的人来工作,遴选要求越来越细,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报考人员所站的位置一定要高,备考一定要细。参与遴选...

    2023-02-12

  • 如何查看自己省份的公务员职位,公务员具体是干什么的

    如何查看自己省份的公务员职位? 通过省人社厅官方网站查询。每一年每个省份都会招聘考试省公务员,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公务员职位都会早一点30天公布信息,可在2月份时候在线登录省人社厅官方网站去查询。 什么是公务员...

    2023-02-12

  • 遴选通过笔试单位不开同意报考怎么办,dnf武器遴选属性后能不

    遴选通过笔试考试,单位不开同意报考咋办,应该如何处理? 那就没有办法了,要不找人让领导同意。 要不就只可以放弃遴选了。 dnf武器遴选属性后有没有可能继承? 遴选不可以继承。每个装备词条都明显不同,继承不了的。...

    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