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储蓄公式,两部门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和含义一样吗

国民储蓄公式?
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两部门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和含义?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核算:消费者(家庭)和企业(厂商)
从支出的的视角,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Y=C+I
从收入的的视角,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收入:Y=C+S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I=S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的视角,就整个经济来说,事后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量相等,而以后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事前投资)等于计划储蓄(事前储蓄)所形成的经济均衡状态。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核算:消费者(家庭)、企业(厂商)和政府购买
从支出的的视角:
Y=C+I+GG为政府购买
从收入的的视角:
Y=C+S+T T为剔除了政府转移支付的净税收收入
储蓄 投资恒等式:
I=S+(T-G) T G可默认为政府储蓄(Sg)
3.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核算:消费者(家庭)、企业(厂商)、政府购买和进出口
支出的的视角:
Y=C+I+G+(X-M)
收入的的视角:
代表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如对外国的捐款。
储蓄-投资恒等式:
I=S+(T G)+(M X+K)
为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如 大于X即从外国的主观市场看,收入大于支付,有正储蓄,反之为负储蓄。
应该拿出来说一下的是上面说的的Y可以表示不一样的含义,如GNP、NDP、NI等等,适用于不一样情况的分析,但不论Y代表哪一种国民收入概念,只要其他变量的意义和Y完全一样,储蓄-投资恒等式总成立。
储蓄怎么计算,有哪些公式吗?
一、利息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第二,利率的换算,这当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开这个因素不说,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完全一样;
第三,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质上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3、除活期储蓄年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自不同的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全部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第四,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1、计算存期采用算头不算尾的办法;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一个月计算,全年按3两个月计算3、各自不同的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果不小心遇到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二、存期计算规定
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全部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两个月,每月均按一个月计算;
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自不同的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第二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
4、定期储蓄到期日,例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早一点一日支取,视作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早一点支取办理。
利息的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成绩)×存期
假设收利息税再×(1-5%)
本息合计=本金+利息
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应计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应计利息精确到小数点后12位,已计息天数按实质上持有天数计算。
PS:存期要与利率相对应,未必是年利率,也许是日利率还有月利率。
工作储蓄率计算公式?
总储蓄=工作储蓄+理财储蓄。
这当中工作储蓄=工作税后收入-生活支出;理财储蓄=理财收入-理财支持。
在这里需说明:理财储蓄中房贷偿还的本金不算支出,仅利息算支出;保险产品中纯风险保费算支出,有现金价值部分不算支出。工作储蓄中养老金、医保、企业年金、公积金等均属于储蓄不算支出。
故此总储蓄所包含的范围要广的多。它既包含现金存款,也包含了保险、房产净值、养老金、医保余额、公积金等等。
储蓄额算法?
居民储蓄余额是指一定时点上居民在各自不同的储蓄机构储蓄的总金额。涵盖城镇居民个人储蓄和农村居民个人储蓄2个部分,不涵盖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集团储蓄。城镇居民储蓄余额大多数情况下用城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表示。该指标是指工商银行城市居民储蓄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城镇居民储蓄还有中国银行华侨储蓄之和。农村居民个人储蓄是指农民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储蓄。居民全年人均储蓄余额是全年居民储蓄平均余额与居民人员数量之比,它反映居民的储蓄水平。计算公式为:
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储蓄余额=全年城镇居民储蓄平均余额/城镇居民年平均人员数量
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储蓄余额=全年农村居民储蓄平均余额/农村居民年平均人员数量
储蓄怎么计算,有哪些公式吗?
一、利息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第二,利率的换算,这当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开这个因素不说,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完全一样;第三,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质上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3、除活期储蓄年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自不同的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全部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第四,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1、计算存期采用算头不算尾的办法;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一个月计算,全年按3两个月计算3、各自不同的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果不小心遇到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二、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全部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两个月,每月均按一个月计算;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自不同的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第二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例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早一点一日支取,视作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早一点支取办理。利息的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成绩)×存期假设收利息税再×(1-5%)本息合计=本金+利息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应计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应计利息精确到小数点后12位,已计息天数按实质上持有天数计算。PS:存期要与利率相对应,未必是年利率,也许是日利率还有月利率。
工作储蓄率公式?
总储蓄=工作储蓄+理财储蓄。
这当中工作储蓄=工作税后收入-生活支出;理财储蓄=理财收入-理财支持。
在这里需说明:理财储蓄中房贷偿还的本金不算支出,仅利息算支出;保险产品中纯风险保费算支出,有现金价值部分不算支出。工作储蓄中养老金、医保、企业年金、公积金等均属于储蓄不算支出。
故此总储蓄所包含的范围要广的多。它既包含现金存款,也包含了保险、房产净值、养老金、医保余额、公积金等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